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封疆悍卒-> 第301章,各怀心事 第301章,各怀心事
- “收编?”
林川摇头头,“收编还要改造,现在做这些太麻烦……我要的是立规矩。”
他看向众人,声音陡然提高,“西梁山的地盘,得有西梁山的规矩。不然的话,以后商路难免要出问题。只要出一次问题,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有人犹豫道:“大人的意思是,借着灭了黑骷寨的势头,让其他寨子跟咱们合作?”
“对。”林川站起身,“你以黑旋风的名义发帖子,告诉所有寨子,三天后到黑风寨议事。愿意合作的,咱们歃血为盟:第一,共同护商,过往商队抽一成利,按人头分;第二,统一抗鞑,鞑子来犯,各寨按人数出兵;第三,不准再劫附近村子,违者全寨共讨。”
“要是不来呢?”
“不来?”林川眼里闪过冷光,“不来就是不想守规矩,那就就按黑骷寨来办。”
“那有些寨子的帐怎么算?!”
“在大是大非上,让他们自己选。守规矩的话,商路的利他们能分,遇到困难咱们也会出人出粮帮他们;不守规矩,要么滚出西梁山,要么就别想再升起寨旗。”
“周老虎跟廖云天有仇,会不会趁机来抢地盘?”
“他敢抢就打,正好让西梁山看看,谁才配定规矩。”
“分商队的利,怕是有人不乐意。红石寨专劫商队,那些商队油水厚,他们自己抢能得十成,跟咱们分只能得一成,未必肯答应。”
“那就让他们算笔账。商队一年来几趟?十趟?二十趟?他们能劫到几趟?劫一次,商队下次就绕路了。可要是护着商队走,每趟都能抽一成,一年下来比他们抢的多得多。再让他们想想,鞑子要是占了西梁山,他们抢谁去?”
胡大勇补充道:“帖子里可以写明,归顺的寨子,要是缺粮,黑风寨先借;要是被鞑子打了,黑风寨第一个出兵。但谁要是敢私劫商队,或者勾结鞑子,其他寨子一起出兵剿了他。”
“对。”林川点头,“把规矩写死。大寨子有大寨子的好处,小寨子也有小寨子的活路。比如那些只有三五十人的小寨,护商时出不了人,就负责探路、报信,照样能分利。咱们要的不是吞并,是把这盘散沙攥成一只拳头。”
“只怕……他们各怀心事,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各怀心事是一定的。”
林川笑起来,“我要的是西梁山安稳……这么说吧,商路通了,山下的盐、布、药材能运进来,山里的铁器、石炭能运出去,跟羌人的买卖能做长久,妇人们能织布换粮,孩子们能在读书认字,这才是正经日子……时间长了,真心合作的寨子才会留下来,怀着别的心思的,少不了会被灭掉。说白了,规矩不是求出来的,是打出来的,以后的西梁山,也只能是咱们说了算的西梁山……”
其实如果有条件的话,林川更愿意对西梁山的各方势力统一收编。
那样更快,也会少很多麻烦。
只是眼下黑风寨还是太弱。
这个弱不是指打仗的实力,而是行为意识和思想高度。
自从上次收服刘三刀一众白龙寨的兄弟,开始对黑风寨进行改造,到现在建立起石炭矿、铁矿、焦炭、炼铁这个最基础的产业链,就连黑风寨的所有人也都在茫然和兴奋交织的情绪中,快速适应着新的生活。
从接受到认同,再到相信,这其实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就像现在,弟兄们会念叨“林大人让咱们有饭吃”,妇人们忙着织布换粮,觉得日子比以前好,他们却未必真的明白,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时候,真要把别的山寨的人一股脑收编进来,只会是一团乱麻。
做惯了山匪的人,眼里只有好处,没有规矩。
黑风寨自己的人还没把根扎深,怎么去同化那些饿狼?
说白了,现在的黑风寨,就像块刚烧红的铁,看着滚烫,却经不住骤冷骤热。得慢慢捶打,让里面的杂质一点点出来,才能真正成钢。
所以林川才让陆沉月发帖子,先摆出“抗鞑护商”的旗号。
这旗号既是给外人看的,也是给黑风寨自己人看的。
就是要让弟兄们知道,咱们不是为了抢地盘,是为了能在这西梁山站稳脚跟,能让日子真的好起来。等矿上的铁能铸出像样的刀枪,等更多的商队开始走西梁山的路,等黑风寨的人人都知道什么是规矩……
那时候再谈收编,才是水到渠成。
至于那些不肯合作的,肯定会有,而且不少。
无所谓。黑骷寨的例子摆着呢。
真要挡了大家的活路,不用他动手,那些想安稳过日子的势力也会不答应。
……
……
白龙坡前山的谷底,这几日火就没停过。
铁林谷的弟兄们围在火堆旁,一个个脸上黑乎乎的,分不清是烟灰还是泪痕。
按照铁林谷的规矩,阵亡的兄弟若是带不回去,要么就地掩埋,留一缕头发或者衣服带回去给家人;若是失踪在外,就在忠魂碑下埋一个写了名字的牌子。
“咱铁林谷,就是弟兄们的第二故乡。”
负责烧火的老卒抹了把脸,“死在外头,总得魂归故里的。”
前些日子那场针对两千鞑子铁骑的伏击战,打得惨烈。
最终清点下来,阵亡的兄弟一共是七十二人。
尸首收敛完,胡大勇带着大伙大哭了一顿。
哭完了,众人就按林川的吩咐,把弟兄们的尸身一具具抬到这谷底火化。
“把老六的腰带解下来,他媳妇给绣的平安结,得带回去。”
一个老兵嘱咐年轻的后生。
那后生小心解下腰带,塞进专门的布袋里,眼泪哗哗往下流。
“还有李大哥的烟杆,他说留着给儿子当念想。”
另一个人捧着根铜烟杆,也是边说边哭。
七十二具尸身,烧了整整两天。
弟兄们轮流守着,谁也不肯走,直到最后化成一捧捧灰白色的骨灰,装在陶罐里,贴上名字,准备带回铁林谷。
等处理完自家弟兄,谷里还堆着一千多具鞑子的尸体。
那些尸体横七竖八地摞着,有的还保持着死前狰狞的模样。
要不是入了深秋天气变冷,恐怕早就腐烂变臭。
战兵们也开始处理鞑子的尸首,可黑风寨的寨民们却不干了。
“烧他们?凭啥?”一个汉子啐了口唾沫,“这些狗东西烧了村子,杀了我全家,就该让野狗啃了他们的骨头!”
“就是!凭啥给他们留全尸?”旁边的人跟着嚷嚷,“埋都嫌脏了咱的地!”
寨民们对鞑子恨得牙痒痒。
要不是鞑子打过来,他们原本在山下有田有屋,日子虽不富裕却安稳,哪至于被逼到这深山里?亲人的血债还没算清,现在还要亲手火化这些仇人的尸首,心里这坎儿怎么也过不去。铁林谷的战兵们倒是对此已经习惯了。
毕竟战后卫生防疫,在铁林谷已经成为所有战兵们的必修科目。
“大哥,不是咱心善。”
战兵耐着性子解释,“这些尸体烂了,要是不处理,非闹瘟疫不可。到时候别说打仗,咱自己人就得病倒一半。大人说了,防疫是保命的事,跟恨不恨没关系,再说了……”
他指了指周围的一帮战兵弟兄:“这些兄弟们有一个算一个,哪个和鞑子没有血海深仇?”
黑风寨的人红着眼不说话了。
一个老人叹了口气:“烧吧。烧干净了,免得他们再祸害人。就当是……替老天爷收了这些畜生。”
火又烧了起来。
这次的火势更旺,把天都映得发红。
烧鞑子用的可不是大伙砍的木头,而是石炭。
寨民们远远站着,谁也不肯上前帮忙,只是看着那些尸身在火里蜷缩、变黑,直到化成灰烬。铁林谷的战兵们则有条不紊地该干嘛干嘛,脸上没啥表情,只有在火星溅到身上时,才下意识地躲一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