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左眼见飘心中喜-> 第三十一章猢狲讨封(一)

第三十一章猢狲讨封(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暮色像浸了墨的棉絮,沉沉压在青石山上。王二柱挑着半筐草药往山下走,草鞋踩过腐叶的声响里,忽然混进细碎的 “咔嗒” 声。他猛地回头,看见那只通身金毛的老猢狲正蹲在歪脖子松上,爪子里攥着颗野山楂,猩红的果肉汁顺着指缝往下滴。

    这已经是三天里第五次撞见它了。王二柱心里泛起一阵嘀咕,这青石山虽说向来不太平,可这般频繁地遇到同一只猢狲,还是头一遭。他祖上三代都在这青石山讨生活,听爷爷说过不少山里的怪事,可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却从未听闻。

    “你看我像人,还是像神?” 老猢狲突然开口,声音像被砂纸磨过的铜锣。王二柱后颈的汗毛 “唰” 地竖起来,他想起村头张瞎子说过的话 —— 山里修行百年的精怪会拦人讨封,答得好便成仙道,答得不好就要缠上你索命。

    他攥紧了扁担,指节泛白:“看你…… 看你像个披毛的畜生!”

    话音未落,老猢狲手里的野山楂 “啪” 地砸在地上。狂风骤起,漫天落叶打着旋儿扑过来,它那双琥珀色的眼珠翻出赤红,喉间滚出困兽般的低吼。王二柱转身就跑,药筐颠掉了也顾不上,只听身后传来树枝断裂的巨响,回头时望见那团金毛已经蹿到丈高的崖边,正用爪子疯狂撕扯自己的脸。

    王二柱连滚带爬地回到村里,一进家门就瘫倒在地,浑身的冷汗把衣服都湿透了。他婆娘李氏见他这般模样,急忙上前搀扶,“当家的,你这是咋了?”

    王二柱喘着粗气,把刚才在山上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氏。李氏听完,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当家的,这可咋办啊?张瞎子不是说过,这讨封的精怪最是记仇,你这般骂它,怕是要惹祸上身啊!”

    王二柱也慌了神,“我当时也是吓懵了,哪还顾得上那么多。” 夫妻俩在屋里急得团团转,一夜都没合眼。

    七日后,王二柱的独子王小宝突然得了怪病,整日蜷在炕角学猴子叫,浑身长满红毛。请来的赤脚医生束手无策,把了把脉,摇摇头就走了,只留下一句 “这病我治不了,另请高明吧”。

    王二柱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这时他猛然想起村头的张瞎子,或许他有办法。于是,王二柱急忙跑到张瞎子家。

    张瞎子摸着罗盘在院里转了三圈,眉头紧锁,说门槛上沾了百年狐臊,是被讨封不成的精怪缠上了。“那老东西修行差最后一步,非要人嘴里讨句金口玉言。”

    张瞎子往香炉里插了三炷香,烟圈刚飘起来就被穿堂风绞碎,“你骂它是畜生,等于断了它的仙路。”

    王二柱跪在地上 “咚咚” 磕头,额头撞得青肿:“仙长救救我儿!”

    “解铃还须系铃人。” 张瞎子从布包里摸出个黄纸包,“今夜三更带它去后山,见着那猢狲就说‘似人似神,位列仙班’,记住,一字都不能错。”

    王二柱接过黄纸包,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千恩万谢后急忙回家准备。

    三更的山风裹着寒气,王二柱抱着昏迷的儿子往山顶爬。月光透过树隙洒下来,照得满地银霜都透着诡异。快到崖边时,那只金毛猢狲突然从树后钻出来,这次它居然穿着件破烂的青布褂子,脸上还沾着烧过的黄纸灰。

    “你看我像人,还是像神?” 它又问,声音里带着哭腔。

    王二柱抖着嗓子复述张瞎子教的话,话音刚落,老猢狲突然仰天发出一声长啸。霎时间云开月朗,它身上的金毛簌簌脱落,露出底下光洁的皮肤,竟慢慢化作个穿道袍的长须老者。

    “多谢恩公金口。” 老者稽首作揖,袖袍一挥,王二柱怀里的孩子突然哼唧起来,脸上的红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此去蓬莱修行,留件信物护你家宅平安。”

    一片金光闪过,老者消失在云雾里。王二柱低头,发现儿子手里攥着颗莹润的白珠,正是那老猢狲常含在嘴里的东西。

    回到家后,王小宝的病果然好了。王二柱把这件事告诉了村里人,大家都觉得十分神奇。从那以后,青石山再没人见过那只金毛猢狲,倒是有猎户说在月圆之夜,见过个白胡子老道坐在崖边,往山下扔野山楂。

    王二柱家的事在青石村传开后,村里顿时炸开了锅。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在议论这件事,有人羡慕王二柱得了仙家信物,有人则对那猢狲讨封的事充满了敬畏。

    村里的老猎户赵大锤,听了这事却眉头紧锁。他想起了几十年前,自己爷爷遇到的一件怪事。那时候,爷爷也是在青石山打猎,遇到了一只通人性的猴子,也问了类似的问题,爷爷当时随口说了句 “像个小丑”,结果回来后没多久,就莫名其妙地摔断了腿,再也没能上山打猎。

    赵大锤把这事告诉了村里的老族长,老族长听完,长长地叹了口气,“这青石山啊,藏着太多秘密了。”

    老族长说,相传在很久以前,青石山曾是一座仙家道场,后来不知何故,仙家离去,只留下一些修行的精怪。这些精怪修炼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得到人的认可,也就是讨封,才能更进一步,位列仙班。

    但讨封这事,讲究一个缘法,若是遇到心善且会说话的人,精怪便能得偿所愿;若是遇到不懂事或者心术不正的人,精怪修行受阻,便会迁怒于人。

    村里还有一个叫刘寡妇的女人,她的丈夫前几年也是在青石山采药时失踪的,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听了王二柱的事,她心里泛起一阵涟漪,她总觉得丈夫的失踪和山里的精怪脱不了干系。

    刘寡妇找到王二柱,想问问那猢狲的模样,看看和自己丈夫失踪前描述的是否一样。王二柱仔细回想了一下,告诉刘寡妇,那猢狲通身金毛,眼睛是琥珀色的,很是特别。

    刘寡妇听完,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就是它,我丈夫失踪前,就跟我说过在山里见过一只这样的猴子,还说那猴子会说话。”

    王二柱心里也泛起一阵同情,“嫂子,你也别太伤心了,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就在这时,村里突然来了一个陌生的道士,自称是云游至此,听闻青石山有仙家异事,特来看看。这道士看起来仙风道骨,眼神锐利,一进村子就四处打量,像是在寻找什么。

    道士先是去了王二柱家,看了看王小宝手里的白珠,点点头说:“此乃灵物,能护佑家宅,是那猢狲修行的内丹所化。”

    王二柱连忙把道士请到屋里,好酒好菜招待。席间,道士说:“这青石山的精怪不止那猢狲一个,还有其他修行的生灵。讨封之事,以后或许还会发生,你们村里人要多加小心。”

    村民们听说来了个有道行的道士,都纷纷跑来请教。道士耐心地给大家讲解一些关于精怪讨封的禁忌和应对之法,还留下了一些符咒,说能驱邪避灾。

    刘寡妇也来找道士,把丈夫失踪的事告诉了他,希望道士能帮忙找找线索。道士沉吟片刻,说:“你丈夫的失踪,恐怕与精怪脱不了干系。我明日上山看看,或许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第二天一早,道士就带着一些法器,独自一人上了青石山。村民们都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着消息,不知道道士能不能找到线索。

    道士背着行囊,踏着晨露走进了青石山。山路崎岖,杂草丛生,他却走得十分稳健。一路上,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时不时停下来,拿出罗盘摆弄一番,或者俯身查看地上的痕迹。

    走到半山腰时,道士发现了一处奇怪的山洞。洞口被藤蔓遮掩着,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他拨开藤蔓,走进山洞。山洞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腥气。

    道士拿出火把,照亮了山洞。山洞不深,里面空荡荡的,只有角落里堆着一些破旧的衣物和杂物。道士走上前,拿起一件衣物翻看,发现上面有一些撕扯的痕迹,像是被什么野兽咬过。

    他又在山洞里仔细搜查了一番,在一块石头下面发现了一枚玉佩。玉佩上刻着一个 “刘” 字,道士心里一动,这莫非是刘寡妇丈夫的东西?

    就在这时,山洞外传来一阵响动。道士熄灭火把,躲在一块巨石后面。只见一只体型硕大的黑熊,摇摇晃晃地走进了山洞。那黑熊看到洞里的情况,发出一声愤怒的咆哮,像是在寻找什么。

    道士屏住呼吸,不敢出声。他知道,这黑熊看起来凶猛异常,自己若是贸然出手,恐怕讨不到好。黑熊在山洞里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又摇摇晃晃地走了出去。

    等黑熊走远后,道士才从巨石后面走出来。他拿着那枚玉佩,心里有了一个猜测:刘寡妇的丈夫可能是被这黑熊所害。但他又有些疑惑,这黑熊看起来只是一只普通的野兽,怎么会和精怪扯上关系呢?

    道士继续往山上走,越往上走,周围的雾气越来越浓,气温也越来越低。他拿出罗盘,发现指针在不停地转动,显然这里的气场很不稳定。

    走到一处悬崖边,道士停下了脚步。他看到悬崖下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水潭周围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气。道士探头往水潭里看了看,发现潭水清澈见底,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游动。

    他拿出一张符咒,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把符咒扔到水潭里。符咒在水面上漂浮了一会儿,突然 “噗” 的一声,冒出一股黑烟,沉入了水底。

    道士眉头一皱,这水潭里果然有问题。他正准备进一步探查,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冷笑。“一个小小的道士,也敢来窥探我的地盘。”

    道士猛地回头,只见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站在不远处的一块岩石上。那男子面色阴沉,眼神凶狠,身上散发着一股邪气。

    “你是谁?” 道士警惕地问道。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该来这里。” 黑衣男子说着,双手一挥,几道黑气朝着道士袭来。

    道士早有防备,拿出一把桃木剑,挥舞着抵挡黑气。黑气碰到桃木剑,发出 “滋滋” 的声响,消散在空中。

    “有点本事。” 黑衣男子冷笑一声,身影一晃,就来到了道士面前,一拳朝着道士打了过来。道士连忙侧身躲过,桃木剑朝着黑衣男子刺去。

    两人在悬崖边打斗起来,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道士的法术虽然厉害,但那黑衣男子的身手也十分矫健,而且身上的邪气越来越重,让道士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就在这时,黑衣男子突然使出一个诡异的招式,一掌拍在道士的胸口。道士闷哼一声,倒飞出去,摔在地上,吐出一口鲜血。

    黑衣男子一步步走向道士,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敢跟我斗,你还嫩了点。”

    就在这危急关头,天空中突然响起一声长啸,一道金光从远处飞来,落在道士面前。金光散去,露出一个穿道袍的长须老者,正是之前王二柱遇到的那个由猢狲化作的老者。

    “黑风怪,休得伤人。” 老者怒喝一声,一掌朝着黑衣男子拍去。

    黑衣男子看到老者,脸色大变,“是你?你不是已经去蓬莱修行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我虽去蓬莱,但心系青石山,今日感应到这里有邪气,特来看看。没想到是你在作祟。” 老者说着,掌风越来越凌厉。

    黑衣男子不敢大意,连忙拿出一把黑色的弯刀,抵挡老者的攻击。两人打得天昏地暗,周围的树木都被震得摇晃不已。

    最终,老者技高一筹,一掌打在黑衣男子的胸口。黑衣男子惨叫一声,化作一阵黑烟,逃之夭夭。

    老者走到道士身边,拿出一颗丹药递给道士,“快服下吧,这能帮你疗伤。”

    道士服下丹药,感觉胸口的疼痛减轻了不少,他连忙向老者道谢,“多谢仙长出手相救。”

    老者摆摆手,“不必客气。这黑风怪是青石山的一只老妖,修行千年,一直在这里为非作歹。你这次能从他手里逃脱,也算幸运。”

    “仙长,那刘寡妇的丈夫,是不是被这黑风怪所害?” 道士问道。

    老者点点头,“没错。那黑风怪最喜欢吸食人的精气,刘寡妇的丈夫恐怕已经遭了他的毒手。”

    道士叹了口气,“真是可怜。”

    “这黑风怪虽然逃走了,但他肯定还会回来的。我们必须想办法除掉他,否则青石山永无宁日。” 老者说。

    道士点点头,“仙长说得是。只是这黑风怪修行千年,实力强大,我们该如何对付他呢?”

    老者沉吟片刻,“我倒是有一个办法。黑风怪的弱点是怕阳光,我们可以等到月圆之夜,引他到山顶,让月光照射在他身上,他的法力就会大大减弱,到时候我们再合力将他除掉。”

    “好主意。” 道士眼前一亮,“那我们就依计行事。”

    两人商量好对策后,老者便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天际。道士也收拾好东西,下山去了。他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村民们,让大家做好准备。

    第四章 月圆之夜

    道士回到青石村,把在山上的遭遇和与老者商量的对策告诉了村民们。村民们听了,都十分害怕,但为了能除掉黑风怪,保护村子的安全,大家还是决定按照道士的计划行事。

    刘寡妇得知丈夫确实被黑风怪所害,悲痛欲绝,但她也表示要参与到除妖的行动中,为丈夫报仇。

    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们都在积极地做着准备。道士画了很多符咒,分发给大家,让大家戴在身上,以防被黑风怪的邪气所侵。王二柱则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准备了一些武器,如弓箭、砍刀等。

    终于,到了月圆之夜。这天晚上,月色皎洁,银辉洒满了整个青石山。村民们按照计划,悄悄来到山顶。道士站在山顶中央,手持桃木剑,神情严肃。王二柱和村里的青壮年则埋伏在周围的树林里,随时准备出击。

    没过多久,一阵黑风袭来,黑风怪出现在山顶上。他看到道士,冷笑一声,“小子,你还敢来送死?”

    “黑风怪,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道士怒喝一声,挥舞着桃木剑朝着黑风怪冲去。

    黑风怪也不甘示弱,拿出黑色弯刀,与道士打了起来。两人你来我往,打得十分激烈。周围的村民们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这场战斗。

    打着打着,黑风怪渐渐感到不对劲。月光照射在他身上,让他感到浑身不适,法力也在慢慢减弱。他知道自己中计了,想要逃跑。

    “想跑?没那么容易。” 道士看出了黑风怪的意图,连忙追了上去。

    就在这时,埋伏在树林里的村民们也冲了出来,挥舞着武器朝着黑风怪砍去。黑风怪腹背受敌,顿时陷入了困境。

    他愤怒地咆哮着,使出全身力气,想要冲出重围。但在月光的照射下,他的法力大减,根本不是道士和村民们的对手。

    最终,道士一剑刺中了黑风怪的胸口。黑风怪惨叫一声,化作一阵黑烟,彻底消失了。

    村民们见状,都欢呼起来。大家纷纷向道士道谢,感谢他为村子除掉了大害。

    道士笑着说:“这都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不用谢我。”

    刘寡妇走到道士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多谢道长为我丈夫报仇。”

    道士叹了口气,“节哀顺变吧。以后青石山应该会太平了。”

    从那以后,青石山果然再也没有发生过精怪作祟的事。村民们过上了平静安稳的生活。王二柱家的白珠,也成了村里的宝贝,据说只要有它在,村子就不会受到邪祟的侵扰。

    而那个由猢狲化作的老者,也偶尔会在月圆之夜出现在青石山,看看这里的一切。村民们都把他当成了青石山的守护神,每年都会在山顶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他保佑村子风调雨顺,平安无事。

    第五章 传承与守护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王二柱和村里的老一辈都相继离世,但青石山的传说却一直流传了下来。王小宝长大了,成了村里的族长,他把当年猢狲讨封和除掉黑风怪的故事,一代代地讲给村里的孩子们听。

    王小宝还把那枚白珠珍藏了起来,作为王家的传家宝。他告诉子孙后代,这枚白珠是仙家的信物,代表着青石山的守护,一定要好好保管,不能遗失。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