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第一百三十四章 醉酒

第一百三十四章 醉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别看巧儿赵的名气大,住的也算不错,店子后面连着的院子更是快赶得上地主乡豪的别院了,但实际上,生活条件还是很苦的。

    比如每天早上,张承道都能看到巧儿赵的一个弟子挑着粪桶从后门出入——这东西是能给乡下卖钱的。

    再比如最小的那个弟子,才十二、三岁的年纪,却也要天天干着洒扫的活计,这已经是院子里最轻省的活了。

    还有喂鸡、做饭、洗衣这些杂事,都是这几个徒弟分着干的,除此之外还要扎纸。

    这是这些徒弟们的“功课”。

    最小的那个弟子,每日都要额外扎两个纸灯笼——

    准确地说,不是只扎两个,而是要扎出来两个巧儿赵点头认可的,才算做完了“功课”,有时候得扎上几十个才行。

    据说这孩子已经扎了三年的纸灯笼了,到现在还没学别的。

    “我当年扎了五年的灯笼,红白事用的都要扎,也有节日里用的彩灯笼,那个要麻烦些,但是卖的好,有赚头,每扎成一个,师父还会给我一个铜板,眼下六子还不会呢!”

    大约是察觉到了师父的态度,刘八虽然不清楚张承道的“身份”,却也很热切,每每遇到张承道问一些店子里的事,也都尽量回答,对自家师弟的各种趣事亦毫不客气地拿来当添料。

    刘八口中的“六子”,就是说的那个小弟子。

    巧儿赵膝下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去了广阳府,小女儿打算招赘婿,相的人正是巧儿赵收的最小的那个关门弟子,因为其一共收了六个弟子,所以这小弟子才被称为“六子”或“小六子”。

    “六子”没有姓,打小被巧儿赵捡回来养着了,所以也一直跟着巧儿赵姓赵,叫“赵六子”。

    此时的百姓识字不多,取名也多从排行、辈分里取,就算是大户人家,也多用什么“伯仲叔季”,寻常百姓便取更简单的“大二三四”,能叫个“翠花”、“石头”之类的,都算是有文化、上了心的了,像巧儿赵的小女儿,名字就叫赵小童,意为“最小的孩子”,也是很浅白。

    赵六子很活泼,看出来巧儿赵也确实将其当儿子养了,总是大着胆子凑到张承道跟前问东问西,眼睛里几次三番都流露着想要拜张承道这个疑似“大宗师”的武者为师,却因为巧儿赵而作罢,为此甚至常常有些唉声叹气。

    “六子不是个坐得住的性子,也干不大来扎彩匠的行当。”

    闲暇时,已经和张承道熟了的巧儿赵也闲聊起来过自己这个小弟子。

    他的眼中带着深深的忧虑,也带着期冀:“但小老儿捡到他时,才巴掌点儿大,又瘦又小,小脸儿乌青乌青的,叫声和猫一样,这咋能不管呢?”

    巧儿赵喝多了张承道送给他的仙桃酒,一边比划着,一边打着酒嗝,接着说道:“他虽然面相薄情,但是命好,有大造化,合该与我那小闺女一块儿的!

    “我闺女是凤命,我看不差的——

    “他们那些不懂的,只道凤命是当皇后,不是的,才不是嘞!凤命是硬命!和皇后有个屁的关系!所谓凤命当皇后,那是因为只有皇帝老儿才能压得住凤命!我闺女这凤命,带了紫气,乃是有大造化的!

    “他俩都是有大造化的!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贵气的面相了!”

    张承道静静地听着,没有插嘴。

    “我相面没出过错,一次也没!这可是老道士教了我七八种本事里,我学的最好的!比扎纸的手艺还好!嗝!”

    巧儿赵说到兴起,甚至手舞足蹈起来:“老道士还说我能活至少两百岁!就凭这句话!我当初专门花光了老道士留下的银子,从武馆里学了《大河经》,可惜不是这块料,只修得了八品,哎呀!哎呀呀!”

    张承道见巧儿赵越来越耍起了酒疯,默默地看了眼桌子上度数根本不高的仙桃酒,有些无奈。

    大约是古代的酒度数都低,所以放在现代只能算是普通的仙桃酒,因为灵气排除了一些杂质,显得度数略高了一些,这才让巧儿赵吃不消……了吧?

    才耍了没半刻钟酒疯,刘八就熟练地取了块湿布子进屋,而此时的巧儿赵,还在那里念叨着什么“老道士害人不浅”、“我要是修了《正焰经》也是二品宗师”云云。

    刘八先是尴尬地冲张承道拱拱手,道:“教先生看笑话了,家师啥都好,就是一沾了酒就不好了,寻常红白事时候为了不耽误事,那是一滴不敢碰,这回先生带的这种‘仙酿’实在珍奇,家师这才没忍住……”

    接着,他又极其自然地将湿布子往巧儿赵的脸上一糊——

    “嘶——”

    冰凉的湿布子激起巧儿赵一身鸡皮疙瘩,也让他清醒了几分。

    “坏了!”

    巧儿赵清醒的一瞬间,正看到了张承道的身影,脸色大变。

    刘八又动作娴熟地不知从哪摸出来个指甲盖大小的乌黑药丸,硬塞到了巧儿赵的嘴巴里,正侍候着师父喝温水,口中则对张承道解释道:“按以往的情况,只要吃个解酒丸,消消酒气,也就好了,还请张先生见谅……”

    张承道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只怕我这酒,没那么容易醒……”

    仙桃酒虽然只是果酒,但因为仙桃里有灵气,导致更容易醉酒,也更不容易散酒气——

    张承道猜测,如果非要“科学”点儿分析,大约是因为灵气会裹着酒精挥发不出去。

    所以虽然无论是徐婴还是叶疏云他们,对仙桃酒都赞不绝口,张承道都从来一滴不沾。

    若非是修士,酒精对人体可是只有害处的,和烟一样都是慢性毒品。

    而且张承道实在不理解为什么这两种东西会让人趋之若鹜,自然也就兴致缺缺了。

    不想果然让张承道说中了,他话音才落,就见明明嚼着丸子咽下去的巧儿赵,咚的一声倒在了桌子上,接着打起了醉鼾,竟是就这么醉得睡过去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