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第一百三十八章 修个屁的武道

第一百三十八章 修个屁的武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眼见马上面临悲惨下场,师易之一急,叫嚷道:“你这么凶悍!哪个婆家敢再要你!”

    “你说什么!?”

    听到师易之的叫嚷,年轻妇人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她旋即就提起来红缨枪,怒喝道:“你有胆子再跟老娘这里说一遍!?”

    师易之不敢了,小声嘟囔道:“二姐,我错了,我真错了,你,你先回去,我保证马上就回去……”

    “我管不了你!”

    可没想到方才那两声“威胁”,也只是随口放的狠话,年轻妇人脸上带了疲惫,并未再纠缠师易之什么禁足出逃的事,而是终于用了正常的语气,说道:“我管不了你,你自好自为之罢!”

    说着,年轻妇人就拖着红缨枪,匆匆离开了市西门街。

    又过了一会儿,那商贾拍了拍棚子的台面,语气里带了几分关心:“喂,汝那小子!你二姐走了,你还不出来?”

    随着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师易之总算是爬出了棚子,就是模样看着惨了些,一副皱皱巴巴的不说,脸上还蹭了好几块灰。

    那商贾识趣地没有再劝两人之间的事,反而将刚刚年轻妇人留下的三枚金叶子塞到了师易之的手里,道:“喏,这是你那二姐给的金子,本来说是要拆我这棚子,不过我看着也用不着拆棚子了,所以你还是拿回去嘛!谁家的钱赚的也都不容易!”

    师易之抹了一把脸,没有接金叶子,而是高高地扬起下巴,神态骄傲道:“不用!二姐给你,那就给你了!我师家还不至于计较这些!”

    “师家,我晓得,和慜烈帝一同殉国、教那妖怪害了的师将军!”

    不想这商贾居然是个有见识的,他说着,硬是扯开师易之本就皱了的衣服,将三枚金叶子塞进了他怀中的暗袋里,才补充道:“师将军死国,我等百姓亦有耳闻,我虽比不得师家富裕,却也不愁吃喝,如何能讨要师家的钱财?师家如今老的老、少的少……”

    说到这里,那商贾犹豫一瞬,忍不住还是将心底话露了出来:“小公子,你当是师将军的小公子罢?听闻师将军七个儿子,六个都战死,如今师家上下就小公子你一个男丁,只怕这担子,就要压在小公子你的身上了,总还是莫要与家人置气了……”

    师易之被这素不相识的商贾教训得心底烦躁不已,又听得人家如此说父亲和师家,面上更是一红,也顾不得推拒金叶子了,摆了摆手就敷衍道:“我知晓了!”

    语毕,师易之越发觉得没面子,又使了真气,几个纵跃跑出了市西门街,不见了踪影。

    好不容易逃离了那让他窒息的地方后,师易之并未回师家,而是漫无目的地在一处没什么人烟的小巷子里闲逛。

    师家原是周国数得着的武将世家,总领着“师家将”的师老将军当初名气大到能和萧国的纥石烈突地相提并论,年轻时曾多次带兵打退金沙国的攻势,又在几次北萧国和南楚国的试探中,牢牢地守住了周国的国土,很得慜烈帝李仁顺的信任。

    师老将军在民间的名气也不小,而且一直是李仁顺的亲信和左膀右臂,既是殿前将军,又掌控着御林卫,以保李仁顺的安危。

    不过也正因为此,才不幸遭难,成了当初明镜国师第一批弄死的周国官吏。

    师老将军一共有七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六个儿子因为帮助父亲联络传递消息,意图解救李仁顺,而都死在了明镜国师手上,只有行六的师易之,因为去了萧国玉虚派求学武道,躲过一劫。

    那场浩劫中,除了师家,许多武将世家都殉国了,比如师老将军已经出嫁的大女儿一家,和小女儿的夫君,都是因此而死。

    因为师家的家传功法是分阴、阳两种,是以男女也是单独排行的,所以师易之口中的“二姐”,就是师老将军唯一存活的女儿,叫师缨,而行六的师易之,则是唯一存活的儿子。

    所以仔细论起来,师缨如今是个寡妇,师易之还因此想为自家二姐再寻个俊俏的少年将军作配,以免让她守在破败的师家黯然神伤,却收获了好一顿毒打,这才就此作罢。

    师家如今的境况,正如那商贾所言,整个家业的重担,都让师易之担在了自己的身上,可偏偏他才十六岁,无论做什么,都要被讥讽一句乳臭未干,就连武道,也因为从前一向懒散,而只修得八品。

    八品,在江湖上走南闯北也勉强算够用,但是放在堂堂师家,作为曾经修得四品后天尊者的师老将军的儿子,师易之甚至耻于提及。

    师家落魄了。

    师易之越是听着百姓对往日师家的追捧,心底就越是难受。

    因为这就像无时无刻都在提醒自己:你不及你的父兄,远远不及,甚至师家都要在你手上败落了。

    这对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人来说,实在有些残忍了。

    师易之这次被禁足,其实也是因为被种老太君——也就是师易之的祖母发现,他在偷偷修习仙道!

    这怎么得了!

    种老太君不是不知道仙道的起势,更不是不知道如今的掌权者白石仙人,就是修的仙道,也推崇的仙道。

    但是师家已经禁不起任何尝试失败了,仙道可以让孙女、让外孙去修,但是唯独不能让长子唯一的继承者去修!

    若是修不出来什么,武道也放下了,那师家,就真的要败落了!

    可师易之却不这么想。

    因为表哥当初以举人的身份,侥幸考进了白石仙道大学,师易之便缠着表哥,也看了白石仙道大学的那几本“教材”。

    什么《白石仙道书》、《白石感气书》和《基础引气入体论》,其中描述的那个修仙的体系,看得他如痴如醉,也意识到,武道,才是真的要没落了。

    那自己还修个屁的武道!

    就算师家老祖宗独创的阴阳道功失传又如何?只要保住了师家,总有一日,他也能创造出来什么独属于仙道的师家阴阳功!

    决不能放过修习仙道的机会!

    但是师易之当初只顾着天南海北地四处游玩了,就算去玉虚派待了两年,也只学了点粗浅的剑法,根本没有考科举!

    而白石仙道大学入学的要求,除了要进行考试,那可是最低也要举人的身份的!

    无奈之下,听说了长安城那位长安城客运传送站的假站长(假在古代是代理的意思)居然靠自学,比白石仙道大学的学生还要早引气入体,师易之就动了心思。

    既然那位假站长可以,自己也可以!

    师易之自信满满地花了许多零用,淘到了那三本白石仙道书,可没成想还没来得及钻研,就让家里的老仆给发现了。

    然后忠心耿耿地老仆为了防止自己“误入歧途”,扭头就告状告到了种老太君那里。

    三本书当即就被没收,修习仙道的计划也随之出师未捷而身先死,自己还惨被禁足!

    不过没关系,师易之又不是没被禁过足,他熟门熟路地偷跑出来,想到整个长安城最繁华的市西门街再淘一套白石仙道书,没成想这才一个时辰不到,就被二姐师缨发现并追了出来,这才有了方才那一系列意外。

    放弃仙道是不可能的,在师易之的心里,这可是师家唯一的机会。

    但是如何修习仙道,他实在没有法子。

    就算这次淘了书回去,总归还是会再被没收的,长此以往下来,自己辛苦攒的小金库都要消耗光了——这一套书可不便宜!

    正苦恼着,空荡荡的巷子里忽然拐进来一个蓄了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这大汉眉眼深邃,骨骼突出,看着是西域那边的样貌。

    接着,在师易之疑惑的目光里,就见那大汉径直走了上前,拱了拱手,粗声粗气地问道:“敢问小兄弟,这长安城的传送站怎么走啊?”

    官话倒是很标准。

    师易之先是有些困惑地打量了一番络腮胡大汉,旋即心中一动,两眼噌地一亮,问道:“你是……修士?”

    那络腮胡大汉答道:“哦,不是,在下是花剌子模国人,听闻东方出现了真正的神,特来参加仙缘大会的!”

    师易之半信半疑:“你是花剌子模人?京兆话这么好?”

    这络腮胡大汉虽然确实长得是一副西域人的模样,但是那边的人,师易之不是没见过,口音非常浓重,有时候他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实不相瞒,在下原是拜火教的行走使,后来转投到了大兴寺国师座下……啊,在下说的是那位老国师,”络腮胡大汉耐心地解释道:“大约因为在京兆府……也就是长安城待了十来年了,所以京兆话说的好,让小兄弟见笑了……

    “可惜老国师出事前,在下恰好回了一趟花剌子模国,不久前才跟着商队赶回来的,并不知晓老国师遇害的事,若是知晓,在下说什么也不会走的,总要报答老国师的恩情……”

    说到这里,络腮胡大汉神色黯然,语气也十分情真意切。

    “你留下来也没什么用处,那妖僧乃是妖魔,我父……我听说就连师老将军,也是悄无声息地让杀了的,真要留在大兴寺,只怕无非就是多一具尸体,反倒现在,有你这个弟子在,说不得还能再振兴老国师的佛道。”

    师易之的语气也是低沉,但说的话却意在安慰,颇有些共情的意思。

    络腮胡大汉闻言倒是坦然点头:“小兄弟说的极是,老国师宗师的修为都无可奈何,就更妄论在下这区区五品的修为了!只可惜在下当初过来讨教的并非佛法,而是心底对拜火教的困惑,故亦无法替老国师弘扬佛法了,惭愧。”

    师易之这才后知后觉地恍然大悟:“哦对,我看你确实也没有剃度!”

    络腮胡大汉点头道:“在下俗人一个,可受不得诸般戒律……”

    语毕,他倒还没忘了自己的目的,再次追问道:“对了,还请小兄弟不吝赐教,在下多年未归京兆府,对这一带看着实在眼生,到底这长安城的传送站,到底该如何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