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第一百八十一章 阴界居民户籍管理处

第一百八十一章 阴界居民户籍管理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搜刮了几日灵材,将布阵之事交由何禹负责后,张承道便将注意力转向了“鬼城”的内部。

    光有城墙和大阵只是圈出了一块地,真正的“城”,里面还是空空荡荡的。

    当然,具体的“城建”也不着急,毕竟以目前接触到的“鬼”的状态来说,应该很少有能正常在“鬼城”中活动的,都是一些浑浑噩噩的魂魄。

    不过,得先把最基本的“户籍管理处”,或者叫“鬼籍管理处”,给建出来。

    张承道琢磨着,打开了建造面板,搜寻着合适的建筑。

    其实他也可以自己搭建,毕竟有新升级后的功能在,加之自己“打灰”已经快一年了,经验丰富,手艺精湛,尤其是有金手指出品的灵材作为建材,什么地基之类需要现实考虑的东西他统统不需要考虑,只要将所需要建造的建筑当作大型乐高去建造就可以了,不可谓不方便。

    但是,能摸鱼谁会愿意主动当牛马嘛!

    翻了好半天,怎么都翻不出来合适的建筑,又实在不想自己建的张承道,只得找个看起来勉勉强强的建筑改造。

    比如【农坊】。

    一个在原游戏里用于研究和解锁各种农业科技,在这个时空的现实世界中堪称毫无卵用的玩意儿。

    除了此前为了升级金手指,不得不把它建造出来并升满级以后,这东西就再也没被张承道摆出来过,纯躺在背包里吃灰。

    在原游戏中,【农坊】可以点亮的科技点其实非常有用,比如缩短游戏里各种资源的成长时间、增加农作物产量等等,但问题是这些科技的研究必须消耗一种叫【天工造物】的道具,而这种道具,只能从游戏内的神秘商人处购买,或进行妖兽入侵战斗获取。

    可这两种玩法无论哪一种,现实中都不存在,【天工造物】这种东西,也就全无获取办法了,以至于张承道根本无法钻研任何【农坊】中的科技!

    好在这些科技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如果放在游戏里,或许6天长成的木料和8天长成的木料差别很大,长此以往下来,因为资源不足而导致升级缓慢,在排行榜上,甚至能拉开上百排名。

    可放在现实里……

    6天和8天真的没什么区别好吧!

    尤其是三日就能成熟的小麦……

    三天和两天半比起来,真的没啥区别,在百姓眼里都是神仙手段——就像普通牛马没人会在乎高铁突破的时速是453公里每小时还是403公里每小时,反正放在全球也是独一档的。

    总之,【农坊】这个既用不了,也没什么用的建筑,在被张承道遗忘很久之后,终于看到了眼里。

    主要是这个建筑比较大,用来作为居民服务类型的建筑很合适。

    而且不算太大,比【桃源殿】小了一圈儿,不至于杀鸡用上宰牛刀。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农坊】建造的材料价值低、存量大,甚至自己本身就已经有这么一座已经升满级的,正可以摆出来用!

    只要把院子里的农田、水田之类的东西都铲掉,仅保留主体的建筑,再将牌匾换个字,建筑内的各种杂物再清理一番,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比重新搭个建筑要简单多了。

    于是,偷偷跑到深山老林里把【农坊】改造完毕后,张承道才端着一副尽在掌握的轻松模样,于“鬼城”内,将改造后的【农坊】摆了出来。

    青瓦、白墙、朱门,虽然看着比较大,但并不奢靡,连檐角和瓦当都没有做雕饰,甚至都能称得上朴素了。

    只见朱砂红色的大门上方,一块簇新的牌匾上,紧凑地写了好长的一串儿字:居民户籍管理处。

    虽然只有七个字,放在张承道穿越前的现代社会,比这名字长的各种政府机构比比皆是,但是在何禹看来,还是有些……

    “不大好听啊!”

    何禹压根儿没给张承道留面子,指指点点道:“你说你,叫个什么‘录籍司’、‘户籍寺’的,都比这一长串儿的什么‘居民户籍管理处’要好听多了!”

    张承道不为所动,斜了一眼何禹,说道:“叫那种名字好听是好听了,要是没念过书、不懂得之乎者也的鬼看着了,他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么?”

    何禹“嘶”了一声,倒是完全没从这个角度考虑过,但旋即又对着那牌匾继续指指点点起来:“可你这一长串儿字,不识字的也看不懂罢?”

    “确实是个问题……”

    张承道沉默起来。

    虽然“居民户籍管理处”这几个字听起来浅白易懂了,但不识字的照样不识字,管你浅白不浅白呢!

    就在他思考着要不要搞一个什么新登记的鬼都要强制进行“义务教育”好识字时,何禹在旁边一拍巴掌,轻描淡写地就解决了这件事:“也好办!到时候规定所有的文字都必须附加神识通感术,这样就算不识字,也能感知到这些字的意思!”

    张承道闻言,默默地将自己还未来得及说出口的什么“义务教育”给憋了回去。

    差点忘了自己这是搞的修仙文明,有无数非常规手段可以用了!

    何禹哪里知道张承道心中来回心思,刚说完不过一顿,又补充道:“咦?可若是用上神识通感术,那叫什么名字就都无所谓了,我还是觉得道友你这什么‘居民户籍管理处’实在难听!”

    考虑到何禹所说,张承道仔细想了想,总算妥协道:“也罢,既然用神识通感之法,那就改为‘录籍司’罢!”

    大不了到时候再在外院加一个横着的巨型“牌匾”,标上“居民户籍管理处”的字样!

    “神识通感术”并不是一种法术的名字,而是一种特性。

    最常见的就是白石仙宗内宗门藏书楼里记载着各种功法秘籍和术法神通的玉简,就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神识通感之术,让使用玉简的人,可以顷刻间犹如被醍醐灌顶一般,理解并记忆玉简中所记载的内容。

    这种特性并非没有代价,往往会消耗非常大的精力和元神,像还未筑基的弟子,数日之内至多只能用一次,而且还得是一些低级的术法神通或功法秘籍。若是擅自用了记载高级些的功法秘籍和术法神通的玉简,轻则损耗极大,需要静养多日才能恢复,重则元气大伤、修为倒退,而且也根本学不会——使用者会因为玉简内记载的内容太复杂而冲击得昏迷,就更妄论记住了。

    这也是张承道为什么特地将藏书楼分层,还要设定修为门槛的原因。

    其实他早就在考虑,要不要多设计几个藏书楼,分成甲楼、乙楼、丙楼、丁楼等,不然目前宗门里只有一个藏书楼,弟子一多,扎堆进去人挤人的,楼里空间太小,实在不够用。

    而且分楼以后,直接设置修为门槛的禁制,反而不用分派人手看守,一举多得。

    不过何禹口中用在牌匾、标识上的神识通感之法,就没玉简所用的那么复杂了,而是很简单的小术法。

    毕竟,一般的牌匾、幌子、标识等,至多能有几个字?

    就算是脑子比瓜子仁儿大不了多少的小狸,都不会因为这个受伤,那么推广起来也就不是难事了。

    除了“居民户籍管理处”,“鬼城”中迫在眉睫需要先建起来的,还有“物资传送处”。

    “物资传送处”的物资可不是“鬼城”或张承道给将来的“鬼”居民的补给,而是专门用来传递这些“鬼”的亲属给他们的供品和祭祀时候烧过来的东西,有点像阴界的“邮局”,只不过邮递的是活人传递给“鬼”的东西。

    这就不得不提到,从本质上来说,单纯烧一件衣服或纸扎衣,并不能在阴界出现对应的东西。

    那么无数世界中,只要存在阴界、存在鬼,就都有类似的祭祀烧东西给死去的亲人的习俗,原因就在于只要经过香火供奉、念着死者的生辰八字或名字,这些原本不会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偏偏还真能出现在“阴界”,而且往往是和祭祀时候烧掉、供奉的东西本来的材质无关,只和这些东西被认为的状态有关。

    比如烧掉的明明是一个纸扎的衣服,大小甚至可能只有八掌大,但如果这个纸扎的衣服被认为是“丝绸衣”,经过重重祭祀程序后,最后出现在对应的“鬼”那里,还真就会是一件丝绸衣服,十分神奇。

    其中道理张承道还请教过何禹,可惜何禹对此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给出什么涉及根本的解答,只大概提到是和什么“香火愿力”之类的东西有关。

    这未免有些太玄幻了,说得难听点,不就是“俺寻思”之力么?

    不管怎么说,只要还有亲朋,人死后总是会进行一些“仪式”的,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明下会有不同的“仪式”,但大抵不过分为几种,焚香祭祀、烧纸烧物,或陪葬物品,还有陪葬活人、活物的,林林总总各不相同,但归根究底,都是为了给死去的亲人或朋友“送去物资”。

    如果不存在阴曹地府,也没有什么“鬼城”和阴界专有的类似“邮局”一般的东西的话,经过这些“仪式”所在阴界出现的东西,往往会直接砸到“当事鬼”的身边。

    嗯……还挺狼狈的。

    听何禹说,他曾经去过的一个小世界里,因为整个阴界都在内斗不断,也没什么管理者,导致祭祀的物品都像下冰雹一样啪啪啪地直接砸到鬼的身边,最夸张的是有个老鬼因为生前爱吃烧鸡,死的时候又颇有名望,以至于总是有子孙后代和学生弟子给他供奉烧鸡,这个老鬼的身边就总是冷不丁地掉下来许多烧鸡,周围鬼都调侃其为“烧鸡公”,也是十分有趣了。

    像何禹原本诞生的那个本源世界中,阴界就比较完善,这些祭祀和供奉的物品会有专人来接收,再进行发放,就是据说会有阴差克扣一些,以肥己身,但至少不会出现走到哪,哪里就在掉烧鸡的尴尬场面。

    也有的世界是专门划分了放置处,需要鬼们自己去找,有时候去的晚了,还有可能会丢……

    张承道听着一阵嘴角抽搐——这和自己穿越前的现代社会里的快递站有什么区别啊喂!

    总之,考虑到管理方面和未来的阴界秩序,这个“物资传送处”,或者说是“阴界邮递处”,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就像现在,远处那群无意识游荡在城墙内的鬼们,就偶尔掉下来几个饼、几盘菜的,有时候还会掉下来几个果子,散落的衣物也有。

    如果这群鬼还清醒就好说,起码能让他们自己收拾起来,但现在他们一个比一个茫然,看着都和二傻子似的,甚至对外界的刺激都无法做出反应,估计还不如草履虫,这些祭品和陪葬品,就只能任由它们散落,还要辛苦何禹派遣手里的几个纸傀儡去收拾,确实很麻烦。

    自然,比起“居民户籍管理处”,写作“祭物所”、读作“快递站”的“物资传送处”,就不需要多么规模大了,更不需要什么过于巍峨的建筑,只要保证实用即可。

    于是张承道就选了个【礼厅】改造,并在【礼厅】后摆了十几个【仓库】,前面的跑【礼厅】用于分拣和领取,后面的【仓库】就是用来储存的了,功能分区十分明晰。

    “‘祭物所’未免也太难听了!‘物资传送处’听着也不对味儿,和道友方才取的‘居民户籍管理处’一般古怪!”

    何禹皱着眉头,再度提出了意见:“不如直接叫‘祭品司’就是!”

    说着,他有些好奇地看向张承道:“张道友为何取名总是这般古怪,虽说个个都意思精准,但听着总是浅白了些,莫非道友的本源世界竟流行这般风格么?”

    张承道尴尬地答道:“啊哈哈是啊,我那本源世界,取名一向如此……或者说,总是要以百姓都能看懂为准。”

    何禹闻言一愣。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