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第469章 :三征之事,恐势在必行也

第469章 :三征之事,恐势在必行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各位贵人,无事吧?”

    从门外进来个文武袍打扮的年轻人,笑容满面的躬身询问,几个大汉正拖着死狗一样的刺客从他身旁出去。

    王朗的眼神从浑浊到清澈,酒意很快就没了,尴尬的神情布满整张脸,冲着年轻人讪笑道:“无事。”

    “那就好,在下卫东,是醉仙楼的掌楼,贵人若是有什么吩咐,尽可告知。”

    “醉仙楼几年不曾有乱事,而今倒是头一遭,今夜我等急审之后,定问个水落石出。”

    “你等敢私设刑堂乎?”王朗和善的问道,这也太无法无天了吧。

    卫东乐道:“当然不是,我们请大理寺的捕役、丞掾来旁听,亦可算是公堂。”

    哦……有大理寺的关系。

    这醉仙楼背后的人不得了呀,得好生问问是何人的产业了。

    王朗来时只知道这里出名,似韩融、赵戬他们,还有各大家的富商,都喜欢来醉仙楼。

    而且宫中也经常来人要吃食,可见此处的地位和声望。

    却没去细想过是谁家的产业,现在看来,这般强势,恐怕是曹氏的家业。

    诶?

    王朗忽然想起来,眼前这人自称卫东,那是姓卫,“不知,商会的卫掌商是阁下什么人?”

    “掌商是在下族兄。”

    那就不奇怪了,王朗一下就恍然了,这醉仙楼是许泽和卫臻的产业!

    那韩融这个蠢猪,喝醉酒了居然敢在这里大放厥词,此前宴席上的话估计早就被人家听去了。

    王朗忽然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那自己这一出,恐怕要出大事。

    “掌柜,这刺客也没闹出什么大事,不如就让老夫带回去审问如何?”王朗的语气转脸就好了很多。

    卫东却淡笑摇头:“这可不行啊贵人,前几年,月桂楼阁出了一桩刺杀之事,刺杀的是校事府府君郭嘉,所幸是当时校事统领拼命护卫,否则早已酿成大祸。”

    “自那之后,一旦月桂楼阁和醉仙楼等重要之地出现乱事,必然是惊动三司。”

    “故此,刺客都要严加审问,这也是少卿的要求。”

    王朗心里咯噔一下,坏了,那玩儿这一手不就砸自己脚了吗?

    这刺客本来就是自己人,来京师之后,王朗担忧无人问津,在议郎这个位置上会待很久,所以打算以此事来表明立场,确立自己的站位。

    如此行事,十分灵活,日后只需表明刺客是何派人士,自己自然能有立场,也会获得盟友,当然,派来刺客者自然不能在京师。

    王朗本打算说明刺客是西凉人,以前在先帝时,自己的名声很大,那时得到边陲之地的敬重,加上王氏历来的渊源,定然能够引起重视。

    后来,时过境迁,王氏的名字都快被人忘记了,想要重回京师发展壮大,那就需要一点手段,先设计让“西凉人”刺杀自己,来引起重视。

    而后就可以尽抒己见,大谈治国之策,让曹丞相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

    紧接着以王氏余威,夺回在徐州的地位。

    想起徐州地位,也是王朗心中对许泽抱有不悦的缘由。

    徐州如今陈氏一家独大,举任皆有陈登。

    任哪家学子到了徐州,除却鲍信之外,首要拜会结识的人便是陈元龙,真正是东海郯城外,谁人不识陈元龙。

    “好,那就带去吧。”

    卫东行了一礼,带人退出房门外。

    王朗稍微缓了一下心神,继续宴客。

    他心里也只是慌了片刻而已,毕竟死士就是死士,事情败露了他自然明白自己的下场,是故,王朗并不慌,再找机会罢了。

    在场的宾客里,有一人名叫黄鲑,是原长水校尉王恺的人,长水校尉改许南校尉后,原兵马全数并入屯骑,又从屯骑改投鲁阳校尉。

    本来应该是伏完的人,不过现在伏完已经完了,表面上投靠了赵戬。

    但实际上,暗地里黄鲑曾经暗中送重礼给曹昂过,数次被曹昂请到府上赴宴,后来疏远,若是要论疏远的时机,就是寿春案之后。

    ……

    “这么多人?”

    曹操在家里喝茶,小嘬一口。

    自从被许泽在京师的圈子里普及了这种喝法,以前煮食根茎的吃法就慢慢落后了,如今不光带起了东南的茶叶为贡,还将江南的瓷器茶具也造势。

    每每提起,曹操都对许泽赞不绝口,要说做生意,还得是这小子点子多。

    在朝堂上做生意就更厉害了,动辄都是每年数十万万的增收。

    这都得感谢那个寡妇张夫人,要是留他在家族里,无非就是个富可敌国的家族而已。

    哪有现在这些极具贵胄气质的享受。

    郭嘉躬身在旁,冷静的分析道:“在下看来,这王议郎应该是自己派的刺客,但是没想到醉仙楼的水这么深,刚好被擒,迅速送入了许都府。”

    “那刺客在到许都府的路上,就已经毒发身亡了。”

    曹操笑道:“是事先吃的毒药,然后事后再给解毒的药,是吧?”

    “不错,定是如此。”

    这种手段是真的挺狠,事先吃下毒药,哪怕是事成了,估计都会造成内伤,以后老了病痛多得很。

    “他想做什么呢?”

    “想拿一个要职吧。”

    曹操又喝了一小口,问道:“昨夜哪些宾客在?去查那些宾客的往来。”

    郭嘉想了想,躬身道:“有个叫黄鲑的,辗转多营,官职始终不得擢升,但是在多年前,曾经和丕公子有故。”

    “丕儿……”

    要说知子莫若父,曹操最是感受深,只是这个瞬间,他就敢断定和曹丕有极大的关联。

    王氏和丕儿,应当双方都想在日后有立足之地。

    倒是真有这种可能。

    “再盯一下,”曹操笑道。

    “丕公子最近很安分,”郭嘉提醒了一句。

    “无妨,本相只是想知道,不会做什么。”

    “唯。”郭嘉明白曹操的脾气,如今五十几岁,仍然气血旺盛、精力十足,对于朝局的掌控还很清晰。

    “看来,三征之事,是势在必行了……要让许都空下来才行。”

    曹操摩挲着下巴浓密的胡须,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想起了当初擒陈宫张邈之计,引君入瓮,故作空虚。

    只要布局得当,或许今次可以将内外之事全部荡平,再引出些许苗头。

    “飞骑告诉子泓,回扬州之后,想干什么干什么,别有顾忌。”

    郭嘉眼睛一亮,躬身道:“唯,在下这就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