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405章 忽悠老朱!咱这可是大神!

第405章 忽悠老朱!咱这可是大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翌日清晨,天光刚漫过窗棂,朱高炽与朱雄英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

    朱高炽把自己蜷成个肉球,嘴角挂着晶莹的口水,梦里似乎还在啃着酱肘子;朱雄英则四仰八叉地躺着,一条腿搭在朱高炽身上,睡得正香。

    “啪嗒”一声,房门被推开,太子标一身常服站在门口,看着床上横七竖八的俩孩子,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走上前,左右手各揪住一个耳朵,稍一用力——

    “嗷!”两声痛呼同时响起。

    朱高炽猛地坐起来,捂着耳朵龇牙咧嘴:“干嘛呀?好不容易睡个懒觉,丧标你这是要谋杀啊!”

    朱雄英也揉着眼睛,迷迷糊糊地抱怨:“爹啊,皇爷爷不是说今天不用早朝吗?”

    “别睡了,跟我去御书房。”太子标松开手,语气不容置疑,“军机处议事,你们俩也得去。”

    朱高炽一听“军机处”,瞬间清醒了大半。

    那地方可是商议军国大事的核心地,往常连皇子都未必能进,怎么会突然叫上他们?

    他拽了拽朱雄英的胳膊,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

    来不及细想,两人匆匆套上衣服,被太子标一路催着往御书房赶。

    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徐达沉稳的声音,夹杂着李文忠爽朗的笑谈。

    推门进去,只见老朱坐在主位,徐达、李文忠等几位老将分坐两侧,气氛严肃中带着几分热络。

    “哟,俩小兔崽子来了?”老朱抬眼瞥了他们一下,“正好,刚说到你们呢。”

    朱高炽和朱雄英连忙行礼,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

    李文忠见状,笑着开口:“陛下,太子殿下,臣今日请各位来,是想说说捕鱼儿海一战的事。”

    他转向朱高炽,眼神里满是赞叹,“此战能精准找到北元汗廷的位置,全靠高炽那套‘经纬度算法’。当时大军一度迷失方向,是他拿着那什么‘纬度表’、‘经度尺’,一算就定出了脱古思帖木儿可能藏在捕鱼儿海,我们这才成功抓住了这个北元大汗!”

    徐达也点头附和:“不错。臣与文忠商议后,都觉得这算法非同小可。以往我军在草原作战,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敌军踪迹,全靠斥候瞎闯,效率太低。”

    “若是能把这经纬度算法普及到军中,让每个将军、将佐都学会定位,那草原上的元军就再无藏身之处了。”

    老朱摸着下巴,目光落在朱高炽身上:“哦?这算法真有这么神?”

    朱高炽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他本就觉得大明如今的军制存在问题,只是碍于老朱的面子所以一直没有吭声。

    毕竟这卫所兵制可是老朱一手所创,当年他借鉴前朝府兵制,让士兵屯田自养,既减少了朝廷的粮饷负担,又能保证兵源稳定,为此他一直颇为得意,常对人说这是“兵农合一,永固江山”的良策。

    殊不知,这制度从根上就藏着隐患。卫所的土地看似归士兵所有,实则渐渐被军官、豪强兼并,士兵沦为佃户,甚至被当作私奴使唤;世代为兵的规矩,让士兵失去了上升空间,子弟们宁愿逃亡也不愿承袭军籍;加上后期军饷克扣、训练废弛,到了大明中后期,卫所的士兵大多瘦弱不堪,别说打仗,连农具都挥不动,整个制度早已烂到了骨子里,成了拖垮大明军力的顽疾。

    最骚的是,卫所将佐还是世袭制度。

    老子是千户,儿子就能袭千户;老子是百户,儿子就能接百户,管他有没有领兵打仗的本事,只要有这层血缘,就能稳稳当上官。

    这就导致大批卫所将官滥竽充数。有些将官打小养在深宅大院,连马都骑不稳,却能凭着世袭坐在指挥的位置上;有些连军阵图都看不懂,打起仗来只会瞎指挥,全靠底下的老兵硬撑;更有甚者,借着世袭的权柄,在卫所里作威作福,克扣军饷、侵占土地,把军营军屯当成了自家的摇钱树。

    久而久之,有本事的寒门子弟进不来,没本事的世家子弟退不去,卫所的指挥体系越来越臃肿低效。

    遇上硬仗,这些世袭将官要么临阵脱逃,要么乱下令,好好的士兵也被折腾得没了战力。

    这世袭制度,就像附在卫所上的毒瘤,越烂越大,把原本该保家卫国的军队,慢慢变成了一群只会混日子的废物。

    朱高炽虽没亲历过那时候,却从史书里看透了其中的弊病。

    卫所制度在开国初期或许管用,可随着时间推移,土地兼并、阶级固化等问题必然会找上门来,到时候再改,怕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此刻李文忠主动提及经纬度算法一事,朱高炽哪能放过这个机会?

    这对大明而言,或许是一次天赐良机。

    他往前凑了两步,清了清嗓子:“皇爷爷,几位老将军,这可不是小神,是大神!”

    “你们想啊,草原茫茫无边,没有城池地标,靠太阳月亮辨方向,遇上阴雨天就歇菜。可这经纬度不一样,”他伸出两根手指,比划着解释,“纬度看北极星高度,经度算时差,管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拿个图纸一计算,就能知道自己在啥位置。大军行军,按坐标走,不会迷路;斥候探敌,记下敌军的坐标,回来一画,敌军在哪、有多少人,一目了然!”

    他越说越兴奋,干脆拿起桌上的纸笔,唰唰画了个简易的坐标系:“比如咱在北平,纬度是多少,经度是多少;捕鱼儿海呢,纬度更高,经度偏西。按这坐标算距离,算路线,比老马识途靠谱多了!将来不光是草原,就是去海外,打倭寇、下南洋,有这算法,船队也不会在海上绕圈子!”

    朱雄英在一旁帮腔:“对!上次我跟高炽算过,从脱古思帖木儿逃离和林开始,就没闲着。我们先查了北元往年的迁徙路线,推测他可能去的几个地方——要么回哈拉和林故地,要么往克鲁伦河上游靠拢,那里水草丰美,方便他收拢残部。”

    “然后又算他的粮草辎重,北元汗廷带着那么多家眷和牲畜,行军速度快不了;再结合他们骑兵的耐力,每天最多走多少里地,算来算去,最后断定这家伙大概率跑到克鲁伦河上游谷地。”

    “等我们领着轻骑赶过去,果然在那边发现了他们扎营的痕迹,只是我们还是去晚了一步,让他带着核心部众先跑了,只抓到些掉队的老弱和辎重。”

    他说着还拍了下大腿,语气里带着几分惋惜:“当时要是能再快两天,或者算得再细点,说不定就能在那儿堵住他了!不过也多亏了这么算,才没让咱们像无头苍蝇似的在草原上瞎转,后来追去捕鱼儿海,也是按着这套法子算的路线,不然哪能那么顺利就摸到他们老巢?”

    老朱看着纸上歪歪扭扭的坐标系,又听着朱高炽与朱雄英唾沫横飞的讲解,原本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

    他虽不懂什么“时差”、“北极星高度”,但“不迷路”、“精准定位”这几个词,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这些年跟北元打仗,多少将士因为找不到敌军而白白牺牲,多少粮草因为迷路而浪费,若是真能解决这个问题,对大明军事实力的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