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与军行-> 第二卷 十将军 第十六章 皇帝的决心

第二卷 十将军 第十六章 皇帝的决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皇帝的决心

    直到林公公的身影走出了大殿,殿内一众官员这才回过了神。

    有些知道内情的官员相视一眼,眼中俱是果然如此的神色。

    高庆武身为太傅,早年曾教导过皇帝一段时间,皇帝如此处理高家,明显是念了以往的旧情的。

    “草原一战,伤亡颇大,战后的安抚事宜要尽快落实。”秦志缓缓地说道。

    “是。”下面立即有人拱手躬身应道。

    现在赵征云那里的战报统计还没有送上来,但先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在开始做了。

    大秦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套颇为完备的制度。

    “镇东将军那边。。。”秦志开口刚要说些什么,却被殿外突如其来的一声长喝打断。

    “边关急报,北蒙十七万大军兵临平城。”

    殿内诸位大臣闻言一惊,纷纷抬头看去,果然看到秦志的脸色沉了下来。

    “传。”

    秦志沉喝一声,立即有一名小太监向殿外走去。

    回来时小太监手中捧着一卷密封好的文书,身后则跟着一名风尘仆仆的百夫长。

    秦志将密封的文书打开看了一遍,“嘭”的一声拍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哼,好一个北蒙”秦志寒声道,“真当朕不会动杀心么。”

    看向下面跪着的百夫长,厉声问道,“现在平城如何了?”

    “回陛下,”这名百夫长俯身跪地,说道,“大将军正带着五万人马驻守平城,还请陛下速速派兵增援。”

    秦志闻言点了点头,挥手示意那人退下,看向下面站着的一班人马,寒声道,“现在人家已经打到家门口来了,该怎么办,诸位说说看吧。”

    诸位大臣左右看了看,一时没人敢上前答话。

    之前有过前车之鉴,大家心中都清楚此时陛下是铁了心要和北蒙打一场,这时候只能顺着皇帝的意思来。

    丞相李相默了默,上前抱拳道,“回陛下,北蒙再三对我大秦无礼,应当速速派兵将其击溃,唯如此才能扬我大秦天威。”

    下面的一众大臣闻言也都在一旁附和。

    “丞相认为应该怎样增援才合适?”秦志问道。

    缓了缓,李相说道,“平城有赵将军镇守,不需要派遣将领,依臣之见,只需要增兵即可。”

    点了点头,秦志缓缓地说道,“言之有理。”

    看向下面众人,秦志沉声道,“传令,上雍郡、河西郡各派遣十万士卒前往平城,限期十五日内集结完毕,不得有误。”

    “是。”身旁立即有太监写好了调令,呈送给秦志确认无误后加盖上皇帝的大印,交予早已等候在殿外的传令兵。

    确认封漆完好后,传令兵立即抱拳上马而去。

    眼看着传令兵迅速远去,掌管钱粮的官员顿时露出了一抹苦笑。

    每次朝廷有战事都是他们最提心吊胆的时候,粮草一旦跟不上,前方的士卒打了败仗不说,连他们都得跟着脑袋搬家。

    可这种事情碰上了也没有推脱的办法。

    秦志在战事上一直都是雷厉风行的风格,平常大家都相安无事还好一些,可一旦听说周边有哪个国家或部族敢挑衅大秦威严,秦志定然要出兵前去剿灭。

    最近北蒙的态度有些嚣张,看皇帝的态度是不准备轻易放过了。

    果然,心中刚掠过这个念头,秦志在上面缓缓开口道,“传令镇东将军乐天寿,让他密切关注高胡人的动向,若高胡人再敢妄动,杀无赦。”

    “是。”这个不需要调兵遣将的命令,立即有人前往执行。

    “钱大人,”秦志突然看向众大臣中的一人,说道,“这次粮草调动又需要你来费心了。”

    钱宗闻言立即上前抱拳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敢辱命。”

    身为大秦的钱粮总管,钱宗这时候必须要站出来表个态,不然朝堂上的一班武将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钱宗虽然属于文官序列,但他本人也有着万夫长的实力,乃是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之人。

    是以殿中的武将虽然对文官们瞧不上眼,但却很少有人说钱宗什么。

    钱宗掌管着大秦的钱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万夫长的实力了。

    点了点头,秦志沉声道,“这两年边境越来越不安稳,也是时候敲打敲打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蛮夷了,省得他们过了几天好日子就不知道自己姓谁了。”

    下面的诸位大臣闻言不由得一凛,相视一眼,心中嘀咕道,‘陛下这是话有所指啊!’

    下了朝,众位大臣鱼贯走出了金殿。

    此时皇帝对高家的处置已经在帝都内流传开来,没有人同情高直的下场,秦人性情大多刚烈,对于背叛之事犹为痛恨,是以皇帝对高家的处置一出,有些人犹自愤愤不平,更有人自发跑到高府的大门前扬声痛骂,直到巡街的士卒前来驱赶这才离开。

    高府内,高全花看着躺在床榻上脸色蜡黄的高庆武,眼中的泪水止不住的流下。

    高庆武自那天昏倒后便一直躺在床上未醒,林公公前来宣旨时也只是在床边念了一遍,一刻也没有多留。

    高全花虽然对朝堂上的事知晓不多,但她也知道高家这次是彻底的完了,没了高庆武和高直,高家就只是一棵被掏空了内里的大树,一阵风吹来就能让他彻底的倒下。

    ‘上官青你这个贱种,若没有你我高家何至于此。’高全花心中暗暗想到,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

    “咳。。。”床榻上的高庆武突然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高全花闻言连忙向床榻上的高庆武看去,只见高庆武正睁着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自己。

    “爹,你醒了。”高全花抬袖擦了擦眼角的眼泪,轻声道。

    高庆武瞥见放在一侧的一卷圣旨,眼中露出询问之色。

    高全花露出了有些牵强的笑意,说道,“爹,这是陛下听说您身体不适,特意派人前来问候的。”

    说着,就要把圣旨收起来。

    高庆武被中伸出有些枯瘦的手,紧紧的握住了高全花伸出的手臂。

    “打开。”高庆武声音有些嘶哑的说道。

    高全花愣了愣,眼中泪水止不住的掉了下来。

    “爹。。。”高全花再也忍不住,伏在高庆武床沿,将额头紧贴在高庆武的手背上哭道,“他们说小弟通敌叛国,还把您的官职都给免了,让您告老,爹。。。”

    高庆武闻言双眼睁了睁,盯着床顶的纱帐,眼中泛起一抹无力。

    在官场混了大半辈子,虽然不知道秦志是怎样做的这个决定,但依照高直所犯的罪行,直接把他高家抄家灭门都够了,皇帝这是对他格外开恩了。

    虽然心中清楚,但高直的惨死高庆武心中一直不能释怀。

    死死的盯着床榻顶部的纱帐,高庆武沉声道,“扶我起来。”

    “爹。。。”高全花闻言有些愣神,不知道高庆武想要做些什么。

    “扶我起来。”高庆武又重复了一遍,声音坚定,不容置疑。

    高全花闻言不敢犹豫,手忙脚乱的把高庆武扶坐在了床榻上。

    谁知高庆武却摸索着来到床边,抓着高全花的手臂伸脚下床。

    “爹。。。”

    高全花的声音有些发颤,不知道高庆武想要干些什么。

    高庆武指了指不远处的书桌,示意高全花带她到那里去。

    高全花不敢犹豫,搀扶着高庆武一步一步的走了过去。

    扶高庆武在桌案后的椅子上坐下,高全花突然发现高庆武的背弯了好多,整个人几乎都要趴在桌案是上。

    高全花心中一颤,眼泪又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

    “研墨。”高庆武轻声道,声音很是虚弱无力。

    高全花闻言立即来到桌案一侧,在砚台中注入了些清水,缓缓地研磨了起来。

    高庆武伸出颤抖的手拿起毛笔,缓缓地在面前铺展开的奏折上下笔。

    高全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随着高庆武写的越来越多,高全花这才发现是一份认罪折。

    高庆武坦诚自己教子无方,理应受罚,会在三日内带着全家老小返回上党郡的老家中悔过。

    高全花在一旁一边看一边流眼泪,看到最后已是泣不成声。

    待高庆武写完,查看无误后交给高全花,轻声道,“去让老何把折子送进宫吧。”

    老何是高府上的管家,在高家几十年一直尽心尽力,之前的那道圣旨下来,高府中的下人走了大半,只有管家老何带着几个人还留在这里。

    高全花擦了擦眼泪,上前扶起高庆武,轻声道,“爹,我扶您进去休息。”

    高庆武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我在这里坐会儿,你让府里的下人去收拾东西吧,我们明天就走。”

    高全花闻言,眼泪又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哭什么,”高庆武嘶哑着嗓子说道,“我高家的人就这么没出息么?”

    高全花闻言抬袖抹了抹眼睛,扯了扯嘴角,说道,“爹,我不哭。”

    点了点头,伸手摸了摸高全花的头,高庆武轻声道,“我走后你和上官静好好地,毕竟是二十几年的夫妻,我高家又对他上官家有恩,又有诤儿在,他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不,爹,我和您一起回去。”高全花带着哭腔说道。

    摇头轻轻叹了口气,高庆武说道,“傻孩子,爹知道你一心想着高家好,可你毕竟是嫁入了上官家的儿媳妇,爹之前糊涂,已经害了你小弟,不能再接着害你了!听爹的话,回去好好的,不要再想着高家,你就守着诤儿好好过日子就行了,听到了吗?”

    高全花此时已是泣不成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