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大秦巡天司-> 乱世中 第九十一章 满城米虫!

乱世中 第九十一章 满城米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关于通敌卖粮的产业链,陈廉和赵白曾做过分析和讨论。

    得出的结论是要完成这项买卖的难度非常大!

    叛军好几万人,要消耗的粮食必然相当庞大。

    而朝廷对粮食的管控程度,可不比御茶宽松多少。

    除了城内的官仓和民仓,更多的粮食基本存放在河道码头的漕运仓里。

    像云州府的漕运仓,就是东海行省的“粮食集散中心”。

    如果云州府内有人通敌卖粮,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采购、存放和运输三大环节。

    其中尤以存放这一环最为关键。

    采购和运输,只要足够的财雄势大,打通黑白两道的关系,总有机会办成。

    但存放就没那么简单了。

    因为需要足够大的场地空间。

    漕运仓肯定是不可能的,从进仓到出仓的过程,都要受到极为严格的登记和监察。

    这里面,隶属于户部的仓官,都察院的监仓御史、巡漕御史以及地方按察使司都会交叉监督、层层把关。

    别说一石米粮了,一斗米都不可能会在未登记的情况下进出仓廪。

    也不用指望能把这些监督的官员都买通。

    毕竟漕运码头的民夫和兵丁也都盯着呢。

    一旦有纰漏,他们都得被连坐制。

    综上所述,陈廉和赵白都认为,通敌的粮食藏在了云州城外一个隐蔽的地点!

    只要找到这个地点,通敌案几乎就能撕开口子!

    现在盛明舟指向了种植禾香茶的云霞山,陈廉不由产生了联想。

    既然云霞山上有御茶园,那肯定是受到戒严的,而且还建有大型仓廪,似乎具备存放粮食的条件……

    “那座云霞山,是否就在昊水河道边上?”陈廉问道。

    盛明舟回道:“昊水的源头便是云霞山。”

    闻言,陈廉心里的猜疑更浓了。

    只是这上山下山的大规模运粮,理论上又不太可能。

    这时,钱管家又递来一个锦盒,盛明舟接过后又拿给陈廉:“烦请上差回去后,将这盒茶叶送给泰王殿下,放心,这也是登记过的。”

    陈廉笑道:“那我就先代殿下谢过盛二爷的心意了。”

    但在接过锦盒的时候,盛明舟忽然又说道:“天气炎热,这茶一旦开封,建议尽快饮用。”

    陈廉迎上他意味深长的目光,心头怦然一动。

    …

    百无聊赖的等了一天,傍晚时分,陈廉三人就准备收摊走人。

    婉拒了盛明舟的饭宴邀请,三人纵马出城,往回走的路上低声交谈着。

    “二哥,他这么大方送御茶给咱们,是不是做贼心虚啊?”姜世生道。

    陈廉笑道:“就一定要把人想得那么坏嘛。”

    庞靖忠看着那一车车的粮食,皱眉道:“但这些粮袋上的禾云记印章,与在叛军那缴获的粮袋上被涂抹过的那个“记”字一模一样。”

    “那只能说,禾云记与通敌之事有关联,不能就这么断定盛明舟是主谋。”陈廉缓缓道:“他终究只是一介商贾,要能搞成这瞒天过海的勾当,那你们就太高看他了。”

    纵观云州府的粮商,有能力采集供应这么多的粮食,无疑就是以禾云记为首的几大粮商。

    当时在禾云记的内堂,陈廉起初也曾怀疑过盛明舟,然而,机缘系统又“推翻”了这个结论。

    【禾云记机缘】

    【福:无】

    【禄:韩德耀参与了通敌卖粮案,且背后还有庞大的黑色利益集团,建议宿主谨慎调查】

    【寿:盛明舟是云州府难得的良善豪绅,宿主在云州调查案子可结善缘,免除杀身之祸】

    【喜:无】

    【财:无】

    根据面板上的信息,陈廉又调整了思路。

    基本可以确定韩德耀就是通敌卖粮案的幕后黑手之一。

    而在这厮的背后,还有一个巨大的团伙。

    陈廉有理由怀疑,这云州的许多权贵都参与了进来,上到官僚、下到商贾。

    自己如果冒冒失失的调查,不仅会遭遇很大的阻力,还可能遭到这个团伙的反扑!

    耐人寻味的是,供应给叛军的粮食袋子,明明是禾云记的粮袋,但照系统的意思,盛明舟却没有参与这个团伙。

    莫非是禾云记里的其他人在助纣为虐?

    陈廉得出联想。

    再说回盛明舟。

    就系统看来,盛明舟是个正派人士,还提醒自己和他交好,以此避免云州城内暗藏的杀机。

    不过姜世生仍然没有放弃对盛明舟的怀疑:“那有没有可能,盛明舟是这起通敌案的帮凶。”

    陈廉没吱声,从怀里掏出那个锦盒,打开后,是一块禾香茶的茶饼。

    他再捻起茶饼,掀开底下的丝帛,在里面翻了翻,找出了三张银票。

    每张银票都是一千两的面额!

    姜世生的眼神顿时亮了,正色道:“二哥,我也觉得盛明舟是正派之人。”

    陈廉翻了个白眼,在三张银票中还找出了一张纸条:有人想嫁祸禾云记!

    庞靖忠和姜世生探头看到纸条上的这行字,顿时脸色又变了。

    陈廉掂量着纸条:“他肯定也听说了城内一些人通敌卖粮的事,又看我们在他铺子前设立陈情处,担心我们怀疑他,于是就借着献茶叶的机会,暗中向我们表达清白。”

    “那他为何刚刚不直接说?”姜世生纳闷道。

    庞靖忠沉声道:“因为那个韩德耀就在旁边。”

    “所以,这个韩德耀才是幕后主谋之一。”陈廉总结道。

    “告密就告密,干嘛还给咱们送银票,太客气了。”姜世生依旧眼馋着那三千两银票。

    陈廉将银票分给了两个弟兄,道:“他也在试探咱们,如果我们只是走个过场,那拿了银票后就不会再找他麻烦。如果我们真要秉公查案,那他也能通过这张告密函先把自己摘出去。”

    主打就是左右逢源,两头不得罪。

    “这个商贾还真是会精打细算啊。”庞靖忠沉吟道:“照这么说,这云州应该有一个庞大的势力,主导了这起通敌卖粮案,连禾云记都遭到了裹胁。而要操盘这么大的不法买卖,必然是有官员协助,莫非……”

    一个细思极恐的猜测,浮上了庞靖忠的心头。

    “不错。”陈廉寒声道:“当你在米缸里发现了一只米虫时,往往底部已经布满虫子了。”

    闻言,庞靖忠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本他只觉得是云州城有个别的奸商官吏在通敌卖国。

    但现在这么一看,竟疑似一座城内的权贵团体在卖国牟利!

    “真是这样的话,就没法查了。”庞靖忠一阵头大。

    要查两三个贪官奸商不难,但要把一个行省治所的权贵集团给一锅端,那恐怕皇帝出手都未必好使。

    “是啊,这伙人必然是铁板一块,根本无从下手,而盛明舟摆明了是想明哲保身,又被韩德耀他们盯着,必然不会透露有价值的线索。”

    陈廉看了眼远处的云霞山,低语道:“还是得想办法找其他的线索渠道。”

    ……

    此时,云州城的城楼之上,韩德耀正看着陈廉等人离去的身影,目光冷冽。

    而在他的身后,还站着一名衙役。

    “你说,在本官走了后,盛明舟给三人奉上了禾香茶?”

    “是,而且还进献了一盒子,让他们转交给那位泰王。”

    衙役汇报完后,猜测道:“大人,您说盛明舟该不会在盒子里传递消息吧?”

    “有可能,这家伙一向不老实,怎么威逼利诱都不愿上咱们的船。”韩德耀咂嘴道:“现在那几个军卒又在他门口摆陈情处,他估计会担心引火上身,搞不好就借助献茶的幌子通风报信。”

    衙役试探道:“那要不要去敲打一下?”

    “暂时不必了,这个泰王率军驻扎在城外,不好轻举妄动。”韩德耀幽幽道:“而且盛明舟也肯定掂量得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若是把这米缸的盖子揭开来,他们盛家也得有灭顶之灾,在此情况下,他必然优先明哲保身。”

    最后,韩德耀冷冷一笑:“秋后算账的机会多得是,本官就不信不能拉他上这艘贼船。”

    “怕就怕,这个泰王会动真格的,查到咱们这边。”衙役担忧道。

    “怕个球!”

    韩德耀不以为然道:“即便给这泰王知道了真相又能如何?这云州府,自上到下有几个人干净的?除非他有本事把行省到府衙的主政官员全给撸下来。这十余年来过多少钦差巡抚,全灰溜溜走了。”

    “再说了,光是证据线索,他们连边角都摸不着,这云州城早已是风雨不透。今天看他是奉皇命来办差的,姑且给他一些面子,但若是逼得急了,总有办法叫他有来无回!”

    韩德耀面露凛然的杀机。

    衙役闻言,沉声道:“但那位泰王似乎十分谨慎,都不愿意进城,只派了那三个士卒来探风。”

    韩德耀轻哼道:“那就更简单了,接下来几日,只要这几个士卒一进城门,你们就跟随着,并在那陈情处周围时刻戒备,本官还不信真有苍蝇能飞进去给他们传信!”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