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175章 风暴来临!(求月票!就差几百票就破万了!) 第175章 风暴来临!(求月票!就差几百票就破万了!)
- 林予安踏着雪鞋,转身向着庇护所的方向走去,这个上午,对他来说,是一次完美的犹如教科书般的策略胜利!
上午的狩猎行动,从策略制定到陷阱升级,再到最终收获,都完美地印证了他的判断。
这不仅为他带来了超过五斤的优质蛋白质,更重要的是,验证了一套在雪地环境下行之有效的被动狩猎体系。
当他回到自己那座半地穴式的庇护所时,已是下午时分。
他将背包卸下,从里面拿出那两只已经冻得僵硬的柳雷鸟,扔在门口的雪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噗”声。
他没有立刻开始处理战利品,而是再次地抬头,观察着天气的变化。
林予安回来这一路,天气在不断的变化,越发的阴沉。现在他只看了一眼,他的表情就变得无比凝重。
天空中的云层,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他立刻启动了胸前的摄像机。
“各位,下午好。我刚刚结束了陷阱线的巡视和扩展,收获不错。但现在,我将面临一个更严峻的问题。”
“风,开始不对劲了,不再是之前那种稳定的冷风,而是一阵风从东南方吹来,带着海洋的咸腥味,下一阵又可能从东北方刮来,卷起林间的积雪。”
“风向乱了。”他对着镜头,声音低沉下来。
“在一个稳定的天气系统里,风向应该是持续的,这种混乱的阵风,说明有东西正在扰乱这里的气压场。”
他再次抬头,目光投向天空,试图寻找着更多的证据。
他指着最低空的云层说道:“看那里!那些被撕扯得如同破烂棉絮般的云,正贴着海面,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向内陆席卷而来,它们来自海洋,这是第一个危险信号。”
但真正让他心头一沉的,是更高空的景象,他的目光穿过低云,望向更高处。
“但更糟糕的,是上面看到那些羽毛状的,末端带着钩子的云了吗?”
“那是钩卷云!它们正被时速超过一百公里的高空急流,拉扯着向东南方移动。它们移动的方向,和下面这些来自东方的云,是完全不同的!”
“高空和低空的风,在打架!这意味着,我头顶的大气层,正在发生剧烈的扭曲和冲突。”
“有一个巨大的、我们还看不见的‘引擎’,正在搅动这一切!”
他沉默了片刻,将所有的线索在脑中串联起来,混乱的地面风、来自海洋的低云、方向相反的高空急流……
林予安在参赛之前,曾在资料中反复研究过这片海域的资料,一个恐怖的名词,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所有的这些迹象,都指向一个我最不希望看到的猜测。”
他的语气变得无比凝重:“我怀疑,一场‘炸弹气旋’正在生成!”
为了印证这个最坏的猜测,他需要一个最终的证据,立刻快步走到庇护所旁那块能俯瞰整个海湾的巨大岩石上,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线。
远方的景象,如同铁证,彻底击碎了他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那片连接着外海的广阔水面上,不再是近岸这种被浮冰覆盖的平静状态。
一道道如同山脊般的涌浪,正从遥远的天际线处生成,然后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向海岸线推进!
林予安表情严肃的对着镜头说道:“这个涌浪和本地风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本地风浪是由眼前的风吹出来的,波形短而杂乱。而涌浪,是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外的、一个巨大风暴系统产生的能量,传递过来的!”
“它的波峰之间相隔很远,周期很长,这说明它在传递过程中几乎没有能量损失。”
“现在的风是从东南方向吹来,而这些涌浪,却是从正东方涌来。”
“这说明,那个制造了它们风暴中心,就在我们的正东方,而且正在向我们高速移动!”
这些涌浪在接近近岸的浅水区时,便猛然向上抬升卷曲,最终形成一道道破碎的,翻滚着白色泡沫的巨墙!随后轰的一声,狠狠地砸在那些早已被冰层包裹的岸礁上。
每一次撞击,都激起数米高的水沫,然后伴随着如同远方重炮轰鸣般的巨响传来!
“在我来这里之前,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拉布拉多海岸的气象数据。”
他对着镜头,声音因为被风吹打而显得有些吃力:“这里是全球冬季温带气旋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当来自北极格陵兰岛的,冰冷干燥的极地大陆气团,与南方强大的湾流带来的,温暖潮湿海洋气团,在这片海域上空交汇时。”
“就会像混合两种化学试剂一样,产生剧烈的爆炸性能量释放!这会催生出一种威力堪比热带飓风的温带气旋!”
“气象学上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炸弹气旋’!因为它能在24小时内,中心气压下降超过24百帕,能量呈指数级增长。”
“根据我看到的所有迹象判断,我们马上就要亲身体验一次了。”
林予安看着那翻涌的海面,语气变得无比严肃:“这既是巨大的灾难,也是难得的机遇。”
“灾难在于,一旦风暴来临,我可能会被彻底困在庇护所里好几天,无法外出觅食。”
“但机遇在于,这样的大风暴,会带来惊人的风暴潮,有能力清洗整个海岸线!”
“可能会把深水区的东西,比如我们之前梦寐以求的贻贝、海胆、更多的贝类,甚至是海豹,北极熊的尸体,都翻卷上来!风暴过后,海滩上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前提是,我得先活下来,现在,所有的事情都要为应对这场风暴让路!”
他立刻行动起来,抄起手锯和短柄斧,穿上雪鞋,再次冲进了那片风声鹤唳的森林。
他需要在风暴彻底爆发前,储备足够燃烧至少三天的木柴。
这不是一个大概的估算,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将庇护所内紧挨着岩石后壁的那一侧,从地面到天花板,用干燥的木柴彻底填满。
林予安在森林里疯狂地工作着,他不再有时间去挑选那些需要费力砍伐的站立枯木。
他的目标是所有能被快速处理的,已经倒伏的木材,专门寻找那些被之前的风雪刮断、挂在其他树上或者倒在地上,大小合适的云杉和桦树树干。
风越来越大,卷起地上的积雪,形成了一阵阵白色的“地吹雪”,严重影响了他的视线。
他必须眯着眼,才能在纷飞的雪雾中辨认方向。
他找到一棵腰粗的已经倒下的枯云杉,他没有去处理最粗壮的树干部分,那太耗时了。
他用手锯,对准那些手臂粗细的枝杈,开始快速地切割。
“嘎吱……嘎吱……”
手锯在冰冷的木头中稳定地行进,锯末混合着雪花,被狂风吹得到处都是。
每当他锯下一段合适的木料,他都来不及清理,就立刻开始切割下一段。
时间,是他现在唯一的敌人。
他将截好的木料,用缆绳捆成一大捆,将绳子套在肩上,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向着庇护所的方向拖行。
他的身影在森林和庇护所之间来回穿梭,如同一个正在为世界末日而疯狂囤粮的蚂蚁。
雪地里,很快就被他踩出了一条清晰的、深陷的通道。
他将拖回来的木柴,整齐地码放在庇护所内,紧挨着冰冷的岩石后壁的一侧。
那里的温度最低,也最安全,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火灾隐患。
木柴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高,从脚踝,到膝盖,再到齐腰高。
这堆积如山的木柴,散发着干燥的木香,带给了他比食物更强烈的,能对抗未知天气的安全感。
但他知道,仅仅有燃料还不够,还要有水源的储备,一旦暴风雪来临,能见度几乎为零,外出取水将变得极其危险,甚至可能迷失方向。
而且,河面的冰层会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再想砸开取冰会耗费数倍的体力。
最重要的,他还必须对庇护所的屋顶,进行最后的加固。
他立刻行动起来,他带上背包又抄起了手锯和斧子,顶着越来越猛烈的阵风,向着那条早已封冻的淡水河走去。
河面早已被一层厚厚的白雪所覆盖,看起来与周围的陆地无异。
他走到河的中央区域。
“河流中心的冰,通常是最纯净的,因为这里水流最快,结冰最晚。”
“水中的杂质在流动的过程中,大部分都被冲走了,这里的水形成的冰纯净度非常高。”
他选定了一块区域,开始用脚,将表面的积雪全部清理干净,露出了下方青白色的、坚硬的河冰。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紧那把短柄斧,高高举起,对准冰面,狠狠地砸了下去!
“砰!!!”
一声沉闷而巨大的撞击声响起!冰屑四溅,坚硬的冰面上只留下了一个碗口大小的、布满裂纹的凹坑!
“好硬!”他甩了甩被震得发麻的手臂。
但他没有停歇,而是对准同一个点,开始进行高频率的,连续不断的砸击!
“砰!砰!砰!砰!”
他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打铁匠,每一次砸击,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斧刃与冰面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无数的冰屑,如同玻璃碎片一样,向四周飞溅。
几分钟后,他将斧子放在一旁,跪在冰面上,开始用手,将那些被他砸碎的碎冰块,一块一块地捞出来,装进登山背包里。
他将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块举到镜头前,满意地说道:“看,这就是最完美的饮用水源!”
“它的密度比雪大得多,同样体积的冰,能融化出的水量,是蓬松积雪的五到十倍!虽然需要多跑几趟,但这是最可靠的方法。”
————
(求月票!就差几百票就破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