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第544章 闺蜜抢渣男,我祝你们锁死

第544章 闺蜜抢渣男,我祝你们锁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尼康公司的代表伊藤健二,收到消息的速度并不算慢。

    但他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他没有第一时间选择雇佣卡尔商业咨询公司这样根植于德国本土的老牌团队。

    这导致他费尽了心力,才通过各种私人关系搞到一张酒会的邀请函。

    当他终于走进这座位于耶拿郊外的古老庄园时,酒会已经进行过半。

    水晶吊灯下的男男女女衣着光鲜,谈笑风生,空气中弥漫着香槟与雪茄混合的奢靡气息。

    伊藤健二的亚洲面孔,在这种场合本该相当显眼。

    在过去,这是一种优势,西方人会主动上前,礼貌地询问他是不是来自日本,然后恭维几句日本制造的精良。

    但现在,情况变了。

    自从那个庞大的国家加入了世贸组织,一切都变了。

    他进来不过十分钟,已经有侍者和两名宾客用蹩脚的口音问他。

    “Are yOU frOm China?”

    这让他感觉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冒犯。

    华夏人。

    在他的印象里,那是一群贫穷、落后,但又充满着一种野蛮生长般渴望的矛盾群体。

    他不得不承认,那片古老的大陆正在进行一场他无法完全理解的深刻变革。

    他们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出现在世界贸易的舞台上。

    用一种越来越开放,甚至有些不计成本的姿态,疯狂地吸引着外资的进入。

    没有人敢于真正忽视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尼康,乃至整个日本,都是华夏改革开放的首批受益者。

    日本的产品和投资,曾如潮水般涌入那片土地。

    从皇冠轿车到尼桑皮卡,从东芝彩电到索尼随身听,日本的商品一度是时尚和品质的代名词,横扫了整个华夏大陆。

    《血疑》和《追捕》让高仓健和山口百惠成为一代华夏人的偶像。

    那种文化和商业上的绝对优势,曾经让伊藤这一代日本人充满了自豪感。

    然而,这一切都在变化。

    随着华夏经济的不断发展,他们越来越想摆脱外资的影响,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一大批华夏企业揣着大把的现金,走出国门,来到了陷入经济危机的欧洲。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那些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技术积累的老牌制造业。

    伊藤不止一次地在提交给总公司的分析报告里,一再强调这种危险性。

    华夏人想要的不是市场,他们想的是技术,是全盘吸收,然后超越。

    但无奈,那些坐在东京总部办公室里,思想早已僵化的董事们,根本不把他的话当一回事。

    他们沉浸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前的辉煌旧梦里,没有人认为华夏能够在可见的未来,威胁到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这次针对阿斯麦公司的狙击行动,就是这种傲慢思维的典型产物。

    公司高层依然只把欧美公司当成唯一的竞争对手。

    哪怕阿斯麦只是个规模不大的荷兰公司,虽然背后有美国资本的影子,但和尼コン(NikOn)这样的行业巨头相比,在他们看来,差距依然巨大。

    总部的命令很清晰:不惜一切代价,破坏积架公司和阿斯麦公司的技术合作。

    伊藤这些天想了很多办法,也直接找过王坚。

    但尼康的威胁,似乎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积架公司确实顶着巨大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不仅仅是“断供”的商业威胁。

    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日美关系,日岛关系。

    作为曾经的殖民地,岛内受日治时期的影响非常深刻,双方的政商关系盘根错节,极其复杂。

    当年所谓“四小龙”的腾飞,背后就有日本产业转移的巨大推动力。

    明眼人都清楚,美国一直在亚太地区玩着微妙的平衡游戏。

    日本崛起时,就用广场协议打压,同时扶持韩国和岛内。

    现在,似乎又是一个新的轮回。

    伊藤健二的视线在宴会厅里快速扫过,很快,他就锁定了一个角落。

    那里坐着两个亚洲面孔。

    在白人扎堆的地方,同样肤色的人总会让人下意识地多看两眼。

    其中一个,他认得。

    积架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王坚。

    而站在王坚身边,正与他交谈的那个年轻人,他却完全没有印象。

    刘清明也注意到了那个刚刚走进偏厅,正径直朝这边走来的男人。

    他停下和王坚的谈话,略带一丝惊讶。

    他直接用汉语问身边的王坚。

    “认识?”

    王坚顺着他的方向看过去,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

    “尼康的代表,伊藤先生。”

    刘清明一听“尼コン”这个词,瞬间就明白了。

    他轻笑了一下。

    “看来,关注这件事的,不止我们一方。”

    王坚的回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你们和日本人,又有什么区别?”

    刘清明摇了摇头,很认真地纠正他。

    “有区别。”

    “我们是想成就你,而日本人,是想毁掉你。”

    “这就是我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王坚彻底愣住了。

    他没想到对方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成就我?

    毁掉我?

    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别扭。

    就在他愣神的工夫,伊藤健二已经走到了他们面前。

    他脸上带着职业性的笑容,主动朝王坚伸出手。

    “王桑,我们又见面了。”

    他的中文带着明显的日式口音。

    王坚伸出手,和他简单握了一下。

    “伊藤先生,你怎么也来了?”

    伊藤健二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把探寻的目光投向了刘清明。

    “这位是?”

    不等王坚介绍,刘清明主动上前一步,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

    他伸出手。

    “伊藤先生是吧,我姓刘。”

    伊藤健二和他握了握手,试探性地问。

    “刘桑……是华夏人?”

    “对。”刘清明坦然承认,“伊藤先生的动作很快啊,这么快就找到这里来了。”

    伊藤健二的笑容里多了一丝了然和警惕。

    “看来,我们有着同样的目的。”

    “未必。”刘清明松开手,不置可否,“不过,王先生可能有他自己的想法。”

    伊藤健二转向王坚,姿态放得很低。

    “王桑,关于我们上次谈到的事情,不知道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只要积架公司愿意终止和阿斯麦的谈判,关于设备供应的问题,一切都可以谈。”

    王坚显得有些不耐烦。

    他感觉自己像一块被两块巨石夹在中间的饼干。

    “我和刘先生已经谈完了。”

    他站起身,理了理西装的下摆。

    “你们聊,我失陪一下。”

    说完,他便头也不回地朝着大厅的方向走去。

    “王桑!”

    伊藤健二想叫住他,但王坚根本没有停留的意思。

    “请便。”刘清明对着王坚的背影说了一句。

    他看着一脸尴尬和恼怒的伊藤健二,慢悠悠地坐回沙发上。

    “你看,这就是你们的问题。”

    刘清明的姿态很放松。

    “一味地施压,却不帮忙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积架公司没有别的选择,最终还是只能转向阿斯麦。”

    伊藤健二的注意力被拉了回来。

    他盯着刘清明,这个年轻的华夏人,似乎知道的太多了。

    “你连这个都知道?”

    刘清明没有回答他,反而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很好奇,为什么尼康公司不选择和积架公司合作呢?”

    “你们有钱,有成熟的设备制造能力。积架有领先的技术理念。”

    “这难道不是一个完美的组合吗?”

    伊藤健二的表情僵硬了一下。

    这个问题,正戳在他的痛处。

    “如果我是社长,我一定会全力促成这件事。”

    他苦涩地回答。

    “可惜,我只是一个驻欧洲的代表。”

    “董事会的那些老家伙们,他们看不到危机,只看得到眼前的利润。”

    刘清明像是没有听到他的抱怨,继续说。

    “还是说,阿斯麦公司背后的美国资本,让你们投鼠忌器?”

    “毕竟,飞利浦虽然退出了,但美国那几家半导体巨头的股份还在。”

    伊藤健二立刻反驳,这关系到尼康公司的尊严。

    “尼康可不会害怕那种程度的资本!”

    他的反应很激烈。

    刘清明点了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

    然后,他抛出了一个更致命的问题。

    “既然不怕,那为什么,阿斯麦公司会拒绝你们的注资提议?”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伊藤健二的脑海里炸响。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大惊失色。

    这是绝对的商业机密!

    这件事,根本没有向外界透露过分毫。

    尼康总部确实有过这个想法,并且通过非正式渠道,向阿斯麦方面进行过一次非常隐晦的试探。

    他们想通过注入一笔资金,换取一部分股权,从而在董事会层面影响阿斯麦的技术路线,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但阿斯麦的CEO布林克,态度强硬到不可思议,直接拒绝了任何形式的接触。

    这件事,也就无疾而终。

    知道的人,在尼康内部都不超过五个。

    眼前这个年轻的华夏人,他究竟是怎么知道的?

    伊藤健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可能!

    “你……你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他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刘清明看着他惊骇的样子,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果然,前世在某个小众论坛上看到的一篇分析小作文,居然是真的。

    他只是拿出来诈唬一下,没想到直接就试出了真假。

    他摊了摊手,一脸无辜。

    “好吧,既然不是你说的。”

    “那就只能是阿斯麦那边的人说的了。”

    他故作同情地看着伊藤。

    “伊藤先生,你真的能保证,那些白人会像你们日本人一样,恪守商业诚信吗?”

    “也许在他们看来,把你们的底牌透露给我们,可以抬高他们自己的价码呢?”

    伊藤健二的脑子一片混乱。

    是啊。

    荷兰人!

    那些该死的欧洲佬,他们有什么诚信可言!

    为了利益,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

    一定是他们!一定是布林克那个混蛋,为了向华夏人显示自己的价值,把尼康给卖了!

    “可恶的荷兰人!”

    伊藤健二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他完全没有怀疑,这个消息的来源,其实是来自十几年后,一个普通网友的键盘。

    看着伊藤健二那副咬牙切齿,信以为真的模样,刘清明心里暗笑。

    他决定再加一把火。

    “所以,你们华夏人,是不是也想搞光刻机?”伊藤健二平复了一下情绪,用审视的目光重新打量着刘清明。

    刘清明回答得非常坦诚,甚至有些轻描淡写。

    “想啊,试一试嘛。”

    “没办法,谁让尼康公司的光刻机卖得太贵了呢。”

    这个回答让伊藤健二有些措手不及。

    他原以为对方会遮遮掩掩,没想到这么直接。

    他下意识地摆出了行业前辈的架子,告诫道。

    “刘桑,你们要想清楚。”

    “那可不是有点钱就能玩得转的。”

    “光刻机的研发费用是一个无底洞,需要非常巨大的持续投入,还有整个产业链的支撑。”

    刘清明笑了。

    他靠在沙发上,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我是官员。”

    他看着伊藤健二,一字一句地说。

    “我不在乎以后要花多少钱。”

    “我只在乎,现在能不能把这件事办成。”

    伊藤健二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这才是他认知中,那个国家的官员该有的样子。

    为了政绩,不计成本,不考虑后果。

    原来如此。

    想通了这一点,他的心态反而平稳了下来。

    既然对方也是光刻机领域的潜在入局者,那就不再是单纯的搅局者。

    或许……

    “如果是这样的话。”伊藤健二的脑子飞速转动,“我们之间,或许可以合作。”

    刘清明要的就是他这句话。

    “我的任务,是让积架公司的技术和兴趣,转向我们国内。”

    他坦白了自己的主要目标。

    “如果这个目标无法做到,那么退而求其次,也要让他们选择一家对我们友好的公司进行合作。”

    伊藤健二也说出了自己的底线。

    “我的任务,是阻止阿斯麦公司获得这项新技术。”

    刘清明总结道。

    “看来,我们至少在第二点上,目标是完全重合的。”

    伊藤健二的眼睛亮了起来。

    “搅黄阿斯麦?”

    “是的。”刘清明点头,“你们可以做什么?”

    伊藤健二有些泄气。

    “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是持续向积架公司施压。”

    “我们毕竟是他们目前最主要的设备供应商之一。”

    刘清明毫不客气地指出他策略中的漏洞。

    “或许,你们这种不痛不痒的强硬,反而会坚定他们摆脱你们的决心,不顾一切地倒向阿斯麦。”

    伊藤健二沉默了。

    因为刘清明说的,是事实。

    “的确如此。”他承认道,“但我们远在欧洲,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刘清明提示他。

    “外交关切呢?”

    伊藤健二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无奈。

    “刘桑,你应该知道原因。日本政府,根本不可能为了一件单纯的商业并购案,向德国政府,或者是荷兰政府进行官方施压的。”

    “我们的外交,从来都不是独立的。”

    刘清明笑了。

    “我知道。”

    “所以我找了别人。”

    伊藤健二猛地反应过来。

    “卡尔!原来是你们雇佣了卡尔!”

    那个在德国商界呼风唤雨的男人,他一出现,伊藤就感觉不对劲。

    “德国政府也许不会直接向荷兰政府施压。”刘清明慢条斯理地分析着,“但他们可以向自己的企业,比如蔡司公司,表示一下‘关注’。”

    “等着瞧吧,林顿先生的选择,不会太多。”

    伊藤健二还是有疑虑。

    “你们难道不担心美国人从中作梗吗?”

    “为了一个现在还不是行业巨头的阿斯麦?”刘清明反问。

    “我不相信。”

    “阿斯麦公司,或者说它背后的那几家美国资本,如果真的财大气粗到付得起昂贵的国会游说费用,那他们也就不必为了区区几亿欧元的新技术研发资金而到处伤脑筋了。”

    “他们早就和积架公司达成协议了,根本轮不到我们在这里见面。”

    一番话说得伊藤健二哑口无言。

    他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这个年轻人的思路。

    对方的每一句话,都像是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开问题的表象,直抵核心。

    “你的商业嗅觉和谈判能力,让我感到非常吃惊。”伊藤健二由衷地感叹。

    这不像一个官员,更像一个浸淫商场多年的老狐狸。

    刘清明身体微微前倾,终于抛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

    “想不想合作一把?”

    “一起……坑死阿斯麦?”

    伊藤健二的心跳漏了一拍。

    “我很有兴趣。”

    “那就去做一件事。”刘清明说。

    “什么事?”

    刘清明看着他。

    “别光是在嘴上威胁啊,伊藤先生。”

    “让你们的社长,马上给积架公司发函,就说因为生产线检修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推迟履行和积架公司的下一批设备供应合同。”

    “无限期!”

    “借口越随便越好,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切实的痛苦。”

    伊藤健二的脸色瞬间变了。

    “这怎么可以!”

    “公司高层根本没有打算和积架公司彻底翻脸!他们可是我们的大客户!”

    刘清明嗤笑一声。

    “得了吧。”

    “过去两年,阿斯麦抢了你们多少业务?你们的董事会还看不清形势吗?”

    “积架公司这次选择阿斯麦,不仅仅是因为新技术。这是一个信号!”

    “如果你们再不拿出一点真正的强硬手段,我敢保证,一旦阿斯麦的新技术研发成功,尼康公司将会被整个行业彻底抛弃!”

    “好好想想吧,伊藤先生,除了这一招,你们手上还有什么牌,可以真正威胁到他们?”

    伊藤健二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他无法反驳。

    因为刘清明说的每一个字,都戳中了他内心最深的恐惧。

    口头上的威胁,只会暴露自己的软弱。

    董事会那些老家伙,难道真的看不到这一点吗?

    不,他们看得到。

    他们只是在犹豫,在权衡,在计算得失。

    他们既想保住积架这个大客户的订单,又想阻止阿斯麦崛起,还不想付出任何实际的代价。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刘清明看着他阴晴不定的脸,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他站起身,拍了拍伊藤健二的肩膀。

    “我的话说完了。”

    “是把刀递给你的敌人,还是握在自己手里,你自己选。”

    说完,他便转身,朝着偏厅外走去,留下伊藤健二一个人呆坐在沙发上,脑子里乱成一团。

    许凝一直等在不远处,看到刘清明走过来,立刻迎了上去。

    她好奇地看了一眼那个还处于呆滞状态的日本人。

    她压低了声音,小声问。

    “你跟他说了什么?”

    “他那样子,跟死了爹一样。”

    刘清t明端起一杯侍者托盘里的清水,喝了一口。

    “没什么。”

    “日本人就是这样,又想占尽便宜,又不想得罪人,还总想着别人能替他火中取栗。”

    “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这件事,最着急的根本不是我们。”

    “我倒要看看,尼コン公司是不是真的那么沉得住气。”

    许凝还是有些担心。

    “那这事……到底能不能成啊?”

    “我看那个王坚,态度很坚决。”

    刘清明放下水杯,看向远处热闹的人群。

    “所以,我们得先断掉他所有的退路。”

    “让他除了我们,别无选择。”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