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资本家小姐觉醒后,揣孕肚追夫!-> 第226章 她要和沈安结婚吗? 第226章 她要和沈安结婚吗?
- 她一连说了几次不用,其实也是心里想着刚才夏珍珍说的公平二字。
既然妈妈已经和那个人离婚了,那最好的结果就是留在边疆和魏雨萱在一起,谢宴止给出了提议,但是其中的很多问题还要魏雨萱去手把手解决。
魏雨萱不想留人话柄,要是妈妈能留下来,那住宿的问题大队会帮妈妈解决的,而且户口也是个问题,占着单人宿舍现在已经没有那么有必要了。
沈安被这拒绝打了个猝不及防,他眼眸微微暗了暗,随即反问魏雨萱:“就算是周阿姨不用住单人宿舍,但是你呢?你之后呢?你现在还不显什么,可要过上几个月......”
看着面前的不速之客,沈安没有继续说下去。
魏雨萱顺着他的目光回头,瞧见的是站在楼梯口的谢宴止,她的心脏微微收紧,只希望他什么都没有听见。
但是沈安说得很隐晦,之前谢宴止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就算是有什么怀疑也不会怀疑到这上面来。
“你们继续。”
沈安的话谢宴止没有听全,可他隐约能感受到这两个人之间有秘密,这个秘密还是排除他在外的。
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烦闷感,谢宴止已经习惯了她有什么事情就匆匆忙忙的找他商量,她从来都有点大事小事摸不定主意的小毛病,不过也算不上什么毛病,顶多就是选择困难症,所以谢宴止也习惯了替魏雨萱做主。
可当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那样亲密无间时,他们之间忽然出现了很多人,男男女女,都横在中间。
魏雨萱当然不可能在谢宴止的面前说那件事,她扭头又和沈安说:“总之沈校长,谢谢你的好意,我先回去了。”
“过两天我带你去接阿姨。”沈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她就还是舍不得,谢宴止就有那么好吗?沈安又看了谢宴止一眼,谢宴止的眼神只停留在魏雨萱的身上。
不知道是为了出气还是故意想知道她的态度,沈安在魏雨萱回答之前又轻声说:
“还有结婚的事情,我想你也好好考虑考虑,我说的都是认真的。”‘
结婚两个字一出来,魏雨萱的心脏骤停了一瞬间,随即便有些心虚的瞄了谢宴止一眼。
时至今日,她还是有种和沈安商量这件事挺对不起谢宴止的错觉,就好像他们没有分开过。
可那一眼却让魏雨萱看得心堵,他那样审视的看着她干什么?明明刚刚找了魏媛单独说话的是他,还真觉得只要她明白他心里的是她,他是为了她才屈身于魏媛所以就不会生气不会介意?
错,她只是不去想,想来想去难过的总是她自己。
谢宴止这个人总是这样,虽然说到底是为了魏雨萱,魏雨萱也知道唯此不可,可这种事情理解之后怎么能做到不在意?
魏雨萱的鼻腔里淡淡的应了一声:“我会好好考虑的。”
“回去吧,路上小心点。”沈安的声音又轻又柔,就好像已经得到了回答似的。
魏雨萱抿唇乖巧的点点头,刻意往旁边一步,和谢宴止隔着一条银河一般的过去了。
她晓得谢宴止要抓她胳膊,她才不给呢,她也要和谢宴止一样,一点都不解释!
他知道她在生气了,不然不会这样刻意,谢宴止跟着匆匆离开的脚步声往后走了几步,微微叹了口气,最后还是回头:
“我有正事要找你商量。”
沈安的心情好得不得了,所以难得给了谢宴止一个好脸色,他摘下眼镜眯了眯眼睛:“你说。”
一大早就去了县城,连轴转的奔波早就让沈安的眼睛疲惫不堪,面对魏雨萱的时候他想看清楚她的每一个表情,但是对谢宴止倒是不必了。
他懒得琢磨这人,且谢宴止也不是轻易就能看出什么的,不过吧,看出什么也没用。
如果谢宴止不是那个和魏雨萱结婚过的人,不是她肚子里孩子的父亲,沈安对于谢宴止还是有着高度的认可的。
谢宴止是有能力,有理想抱负的人,这样的人落在这个艰苦的年头尤其珍贵。
谢宴止按下心里对于魏雨萱事情的好奇,看着沈安的眼睛:
“之前下山之后我就一直在想一件事情,我们村的交通太不便利,以至于大把的物资只能砸在村里,运输要么通过隔壁村,要么就是从县城绕远路,很阻碍村里的发展。”
沈安的眼神凛了凛,立马就明白了谢宴止的想法:“你想修路。”
“没错。”谢宴止立马承认了,“要想搞好建设共同富裕,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闭塞,村里离县城的路途确实不算远,但是要去市区,要跨省,可以说是长路漫漫。所以马背村即便是坐拥草原、畜牧区、高山,却依旧是信息落后,经济发展缓慢。”
谢宴止很快又说:“这里的人可能认识不到这一点,但是你我都能想得到的。”
谢宴止说的话很现实,也很真实,沈安其实想过这件事,但是修路所要看到的效益太过于长远,沈安没有那个信心可以做到。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是一点私心都没有的认为自己一心只需要做贡献就行了,他开办学校也是想要获取自己的利益的。
就算是俗,沈安也承认自己是个俗人,名和利,他都想要,他是一气之下下乡的,可不代表沈安真就是稀里糊涂的没有任何私心。
马背村的村民们确实如同谢宴止所说,他们吃喝不愁,甚至还有富余,在整个边疆来看,马背村都属于数一数二的富饶村庄。
村里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能通过内部解决,边疆本来就盛产棉花,而动物的毛皮也很充足。
吃喝不成问题,所以往前发展的意识就很浅薄了,之前沈安过来的时候也惊讶的发现这边的人居然丝毫不重视教育。
其实这也是人最基本的要素,缺什么才会想到要从某个途径去弥补,对于贫困地区或者配额短缺的城市来说,接受教育和把教育放在第一要素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想要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来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这边的人根本不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无论是教育,还是修路,提出来对于当地人来说很大程度上都是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出钱出力却没有让他们看到切实的利益,实行起来太过于艰难。
沈安在创办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经历过一次如同泰山压顶一般的艰难了,现在谢宴止提出来的修路在他的眼里就和陨石撞地球差不多。
再者就是谢宴止所说的“认识不到”,沈安也有切身体会。
因为没有见到过,所以不明白也不向往。
就像是在沪市早就已经通了电灯和自来水,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用油灯和自己挑水就能解决,也不算困难,本质上提供的东西也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可是要付出的劳力和财力是巨大的,所以没人想参与进来。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交通的便利不仅仅是使生活化的东西迅速发展,修路只是第一要素,有了便捷的交通,上面很多项目首先会想到的也会是马背村,而很多别的类似于医院,车站之类的地方也会围绕着交通便利,便于聚集人群的额地方建立。
“我是能想到,可光是想到,然后呢?你想过要怎样让所有人都认识到吗?”
沈安的这个问题也不是空口无凭,他们能想到医院、车站甚至百货商场,可这些对于普通的村民来说就是一句空话,天马行空般的悬挂在天上,看不见,也没有影子。
怎么说服?又怎么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