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 第568章 主任的任务

第568章 主任的任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这份材料整理出来后,将作为我们医院内部的一份临床参考资料。”

    “目的,是为其他同事在处理类似情况时,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李志国的话说得很明白。

    周逸尘心中一热。

    这可不仅仅是一个任务。

    这是一种认可,是一种肯定。

    更是医院在给他一个机会,一个把他的技术摆上台面,变成一份正式履历的机会。

    他知道,这份材料一旦完成,他在县医院的地位,就不仅仅是一个会诊时好用的外援了。

    他的想法和方法,将会被白纸黑字地记录下来,供全院的医生学习和参考。

    这对一个刚来医院不久的年轻医生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周逸尘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地伸出手,接过了那份提纲。

    “主任放心,我一定把这份材料,认认真真地整理好。”

    周逸尘的态度,让李志国很满意。

    他点了点头,又补充道:“格式上,就按照标准的病案分析来写。”

    “不用写得太复杂,但一定要把道理讲清楚,要让一个完全不懂中医理论的西医大夫,也能看明白你为什么要这么用,用了之后为什么会起效。”

    周逸尘立刻明白了李志国的意思。

    这是要让他把东西写得通俗易懂,方便推广。

    他心里有了谱,顺着说道:“主任,您看这样行不行?”

    “我打算在每个案例前面,先简单概述一下西医的诊断和治疗经过,点明遇到的瓶颈。”

    “然后再切入我的辨证思路和食疗方案,最后附上效果观察。”

    “这样一来,前后对比,中西结合,思路可能会更清晰一些。”

    李志国听完,眼里闪过一丝欣赏。

    这个年轻人,脑子确实转得快,一点就透。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个想法很好。”

    “就按你说的这个思路去办。”

    “有什么需要,或者要调阅哪个科的病历,你直接来找我,我给你批条子。”

    李志国这是把最大的方便都给了他。

    “谢谢主任。”周逸尘站起身,“那我先回去了,现在就开始构思。”

    “去吧。”李志国挥了挥手,重新拿起了笔。

    周逸尘轻轻带上办公室的门,将那份提纲拿在手里,脚步都感觉比平时稳了几分。

    走在安静的走廊上,他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这件事。

    这事办好了,对他来说,好处可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这是官方背书,确立权威。

    以前他给的那些方子,说白了,都是私人帮忙,是他用八级厨艺创造出来的土方子。

    可一旦这份材料整理出来,盖上县医院的章,印发到各个科室,那性质就完全变了。

    这就等于医院官方承认了他这套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以后他再提食疗方案,就不是个人建议,而是有医院文件支持的临床指导。

    这小小的一步,直接把他在这方面的地位,从民间高手抬到了院内专家的层次。

    其次,这是在积累最硬的资本,拓宽看不见的人脉。

    李志国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本身就是一种栽培和信任。

    干得漂亮,他在李主任心里的分量,只会越来越重。

    更重要的是,这份署着他名字的资料,会在全院流传。

    那些他不认识的,甚至都没打过交道的科室主任、资深医生,都会通过这份材料认识他,了解他的能力。

    这比他自己挨个去拜山头,去会诊一百次都管用。

    这是一张无声的名片,而且分量十足。

    第三,这件事对他自己也是一次绝佳的梳理和提升。

    他脑子里那些知识,加上这段时间的实践,其实还是有些零散。

    满级教学技能,最大的好处不光是教别人,更是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化。

    把一个个孤立的案例,用一套完整的理论串联起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和总结。

    他能感觉到,光是刚才跟李主任聊的这几句,他对药食同源和病后调理的理解,似乎又清晰了几分。

    这要是把整个材料写完,他的医术熟练度,肯定又能往上涨一大截。

    最后一点,也是最实在的,名利双收。

    虽然眼下没有一分钱奖金,但在七十年代的公家单位里,这种能写进档案、能在全院通报的成绩,比发一百块钱奖金都实惠。

    这是资历,是资本。

    是将来评职称、评先进,能摆在桌面上,让所有人都没话说硬通货。

    这几步棋走下来,他在县医院这块小小的地盘上,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而且,是靠着谁也拿不走的真本事,站稳的。

    心思电转之间,周逸尘已经将这件事分析得清清楚楚。

    他心里明白,这活儿必须干得漂亮。

    要让它成为自己离开县医院之前,档案里最亮眼的一份成绩单。

    带着这个目标,还有一丝压在心底的兴奋,周逸尘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现在看这件事,已经不觉得只是个任务了。

    更像是在经营一个对他未来至关重要的项目。

    他没有立刻动笔。

    而是先下来,拿起一份病历,有条不紊地继续处理下午剩下的工作。

    只是,在面对一个术后食欲不振的病人时,他的观察和思考,会下意识地更深入一层。

    他会多问一句病人回家后的饮食习惯。

    也会在病程记录上,多记一笔病人对不同食物的反应。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将是他那份报告里,最鲜活的素材。

    ……

    下班时间到了。

    周逸尘收拾好东西,江小满也从护士站那边走了过来。

    两人一道离开医院,骑着自行车回家。

    回到县城租的小院,周逸尘拉开电灯,屋里顿时亮堂起来。

    江小满放下挎包,熟练地走到屋角,开始生炉子准备做晚饭。

    看着炉子里跳动的火苗,听着锅碗瓢盆传来的轻响,周逸尘靠在门框上,把今天的事告诉了江小满。

    “小满,今天李主任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把之前那些食疗的病例,整理成一份正式的资料。”

    江小满正在淘米的手顿了一下,扭过头来,脸上带着惊喜。

    “真的?那可太好了!这说明院里领导重视你。”

    周逸尘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种谋划已久的沉稳。

    “这是好事。”

    “把这份材料做好了,对我们以后去市里,也会有帮助。”

    “真的?”

    “行。”

    江小满高兴的看着他,语气里满是支持。

    “那你从今天起,就安安心心写你的东西。”

    “家里的事,都交给我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