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从军行-> 第348章 战略坚持

第348章 战略坚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韩简被杀的消息,陈从进听后,只是有些可惜,不过,幽州和魏博镇也不接壤,况且,陈从进和韩简的关系连个酒肉朋友都算不上,他自然不可能出兵去帮韩简报仇。

    但是李克用和朱温二人,相继归镇的消息,却是让陈从进有些重视。

    没想到,李克用居然能咸鱼翻身,南下跟着王铎混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从一个朝廷钦命的叛贼,摇身一变,变成了雁门节度使,领忻代二州。

    虽然眼下李克用的位置很尴尬,被大同和河东包围着,且这两镇和李克用都是敌人,但是陈从进对李克用却是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是有名的藩镇军头,再加上宣武镇朱温也就位了,唐末乱世的主角,也悉数登场了,陈从进的心中,既有不安,又有些跃跃欲试之感。

    原来陈从进定下的第一阶段战略目标,便是先取大同,再下河东,但是眼下又多了一个小目标,李克用。

    毕竟,在陈从进的眼中,赫连铎和河东的郑从谠,这两人加起来还不如李克用出名。

    至于大同镇,那也是个穷地方,再加上先前李克用叛乱时,又把大同折腾了一遍,陈从进打下蔚,云二州后,又洗劫了全部的工匠,打赫连铎,陈从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顾虑。

    河东虽然麻烦些,但陈从进觉得,以幽州重兵压制,再想办法把河东将门,东抽西调的,总是有办法解决的。

    再说了,就是加上李克用,陈从进也没有什么畏惧之心,毕竟先前李克用父子实力更加强大的时候,幽州军都能正面干翻他。

    虽然当初自己的兵力,是两倍于敌,但是别管怎么赢的,这赢了就是赢了,只要赢了,再对上李克用,陈从进就有心理优势。

    休整了一年多,陈从进心头痒痒的,于是忍不住又召集了萧郗,陶师琯,卢光启,杨建等一干藩府佐官,询问若是今年出兵,钱粮可够支应多久。

    钱粮之事,陶师琯责无旁贷,当即起言道:“大帅,去年不曾用兵,因此今年存粮充足了些,但是若此时用兵,兵力不超五万人。

    那么征召民夫,转运粮草,去年的存粮,尚且够维持到今年秋粮征收,但秋粮收起来后,战事若未停歇,那么恐怕只能支撑到明年三月,到四月份。”

    陶师琯的意思,就是存了一年粮,再加上今年的粮食,最多只能支撑五万军队,打一年,而且还有个前提条件,是军队不能打太远,军队离的越远,粮草转运的消耗也就越大。

    当然,如果军队打的太远,就说明这仗肯定是打赢了,既然赢了,那多少也能缴获些粮草,不过,这种缴获的事,是不可能拿在出兵预算的计划中。

    毕竟,你想的好好的,万一打过去了没缴获怎么办。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大帅还真是喜欢用兵,从登上卢龙节度使开始算起,去年一整年没打仗,这都已经是刷新了陈大帅的记录。

    但是先前都商量好了,要休整三年,现在就是把中和元年后面几个月没打仗的时间都算上,休整的时间也才一年半,大帅这就忍不住了,又蠢蠢欲动的想要打赫连铎了。

    这时,卢光启站了起来,正色说道:“大帅,我军虽有储粮,然支撑五万之众不过岁余,若遇缓急,恐难持久。

    况,今诸镇尚安,虽有小乱,但未有大动干戈之象,此正是我军蓄力之时。”

    陈从进道:“赫连铎据大同,实力尚弱,以我幽州之力,不用一年,便可平灭之!”

    卢光启摇摇头,道:“大帅,以属下之见, 李克用与赫连铎,世仇难解,李克用骁勇好斗,再加上忻代二州,被河东大同所围,河东军兵力众多,李克用平必然不敢在此时进攻河东。

    其定会再图大同镇,此乃必然之势,况且大同镇中,多有沙陀部民散居,属下敢断言,不出半载,彼等必然交兵。

    此时我军按兵不动,增储积谷,厉兵秣马,待其相争之时,或可收渔人之利。”

    说了这么长一通话,卢光启都有些口干舌燥,端起桌边的水壶,饮了一口后,接着说道:“大帅,况且我军再休整一年,也非虚度,仓廪可再实,甲兵可再利,民心可再固。

    若急于出兵,万一战事拖延,如河东镇出兵驰援大同,届时粮草不继,进退维谷,悔之晚矣,愿大帅持定力,待时而动,则功可成,业可就也。”

    何为战略定力,战略定力,便是目标定好后,没事不要瞎改。

    陈从进虽不是什么战神,也不是什么超级战略大家,但是他的性子,是听的进劝告。

    听着卢光启语重心长的劝说,陈从进也觉得,自己是有些心急了,自己确实是应该再稳一点,多储备些粮草,军械的数量准备的再充足点。

    陈从进想了想,也觉得现在出兵大同,也缺了点借口,要是就这么明晃晃的出兵,也缺少了些大义的成分。

    况且,以李克用的性子,杀父仇人就在跟前,他能忍着不去打赫连铎,到时候李克用和赫连铎一打起来,自己再伺机而动,确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想要争霸天下,那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卢龙镇的体量,一旦开始动手,那么藩镇兼并的速度,一定会加速开启。

    太平无事,本是一件好事,但是陈从进在幽州太平太久了,一些重要的政务也不是太难处理,而作为一个大军头,节度使,郡王,小事也没什么必要去过问。

    就像陈从进刚刚批复了一份文书,这份文书,是萧郗请示,长安已经收复了,幽州镇在长安崇仁坊的进奏院,不知道被哪股乱军焚毁了。

    萧郗给的应对是,支应五百贯钱,重修进奏院,还得再派队一人,去进奏院任职,作为传递公文,以及打探一下朝廷消息。

    这事,重要吗?重要,也不重要,但是这种事,陈从进不亲自批复还不行,虽然简单,但必须亲自批复执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