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 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周建国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陈识反应这么快,态度还这么谦和,他嘬了口烟,没再继续刁难,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把脸扭到了一边。

    另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比较斯文的中年干警站起身,笑着打圆场.

    “欢迎陈队长!我是队里的指导员,孙明。以后咱们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了,工作上互相配合,生活上互相照顾。”

    他主动伸出手。

    陈识赶紧上前握住:“孙指导员,您好!早就听吴所……听吴土根所长提起过您,说您是队里的笔杆子,思想工作做得好,以后还请多指点!”

    孙明脸上的笑容真诚了几分:“吴所长过奖了。陈队长年轻有为,我们都很期待啊。”

    有了孙明带头,其他几位干警也陆续上前做了自我介绍,态度还算客气,但那份若有若无的疏离感和审视感,依旧存在。

    陈识一一记下他们的名字和职务。

    负责重案的一中队长老李,负责盗抢的二中队长大刘,负责技术勘查的技术员小赵……

    简单的见面会后,李干事任务完成,告辞离去。

    孙明陪着陈识,来到了大队长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不算大,靠窗放着一张深色的旧办公桌,两把木头椅子,一个文件柜,墙上同样挂着辖区地图。

    桌子上堆着一些卷宗和文件,显得有些杂乱。

    “陈队长,这间办公室以前是王队用的,他走得急,有些东西还没完全收拾利索,您先将就一下。”

    孙明解释道。

    “挺好的,孙指导员,您别客气。”

    陈识打量着这间即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他不仅要熟悉堆积如山的案卷,了解在办的各类案件,更要尽快赢得外面那帮经验丰富、心思各异的刑警们的认可和信服。

    这可不是光靠一纸任命和几句漂亮话就能办到的。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该怎么烧,从哪里烧起,他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而第一把火,或许得从熟悉这满桌的案卷和了解每一个手下开始。

    他挽起袖子,对孙明笑了笑:“孙指导员,麻烦您把最近正在侦办和积压的主要案件卷宗,先拿一部分给我看看吧……咱们,从案子入手。”

    孙明指导员见这位年轻的队长非但没有摆架子,反而主动要求投入工作,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应了一声,转身出去,没过多久,就抱着一摞半尺高的卷宗回来了,小心地放在陈识那张略显斑驳的办公桌上。

    “陈队长,这些都是近期比较棘手的,还有几件积压了一段时间的老案子。”

    孙明拍了拍卷宗上的浮灰,“您先看着,有什么不清楚的,随时叫我,或者问外面的同志。”

    “辛苦孙指了。”

    陈识点点头,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卷宗翻开。

    纸张有些发黄,油印的字迹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模糊感,还夹杂着钢笔手写的补充记录,字迹各异,有的龙飞凤舞,有的工整清晰。

    孙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拖了把椅子坐在对面,似乎想看看这位新队长如何入手,也存了几分考校和引导的心思。

    他掏出自己的烟盒,是大前门的,递给陈识一支。

    陈识倒是没有拒绝,领了一根,自己点上,“谢谢孙指。”

    这年头抽烟可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毕竟连伟人都烟不离手。

    孙明吸了一口,烟雾袅袅升起。

    “陈队长,不急着一下看完,慢慢来。咱们队里情况……你也看到了,老周那人就那脾气,心直口快,但业务能力没得说,你多担待。”

    陈识从卷宗上抬起头,笑了笑:“孙指放心,我明白。周队是前辈,有本事的人有点脾气正常。咱们都是为了工作。”

    他这话说得坦然,孙明听了,心里又踏实几分。

    他最怕来个眼高于顶或者畏畏缩缩的年轻领导,把队里本就微妙的气氛搞得更僵。

    现在看来,这小陈队长至少态度是端正的,脑子也清醒。

    陈识不再多言,重新埋首于卷宗之中。

    他看的速度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但关键信息却一个不落地记在脑子里。

    这是一起入室抢劫伤人案,发生在半个月前,受害人是位独居的老教授,损失了一些现金和粮票,老人头部受了轻伤。

    现场勘查记录很详细,但有价值的线索不多,嫌疑人反侦察意识很强,戴了手套,没留下指纹,脚印也被破坏。

    走访摸排了几次,没什么进展,案子就这么搁置了。

    他放下这本,又拿起另一本。

    这是一起工厂原材料盗窃案,数量不小,怀疑是内外勾结,但排查了一圈,没找到突破口。

    再下一本,是几起连续的扒窃案,集中在几个菜市场和公交线路上,手法老练,应该是老手所为,但一直没抓着现行……

    时间在翻动纸页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

    办公室外,隐约传来干警们讨论案情的嗡嗡声,偶尔夹杂着周建国那略带沙哑的大嗓门,似乎在争论某个细节。

    有人推门进来找孙明签字,看到伏案疾书的陈识,眼神里带着好奇,又悄悄退了出去。

    陈识完全沉浸在了案卷的世界里。

    他发现,这些积压的案子,大多不是那种穷凶极恶、影响巨大的要案,更多是这种“牛皮癣”式的,看似不大,却严重影响着普通群众的安全感和日常生活,消耗着大量的警力,破不了,上级催,群众怨,最是磨人。

    这也正是基层刑侦工作的常态。

    看到其中一起关于鸽子市黑市交易的卷宗时,他心中微微一动,想起了之前系统情报里提到的一些信息,但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将这个案子的编号和要点默默记下。

    不知不觉,墙上的挂钟指向了十二点半。

    孙明掐灭了不知道第几根烟头,站起身:“陈队长,快到饭点了,先去食堂吃饭吧?工作是干不完的。”

    陈识这才从卷宗中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笑道:“好,这就去。孙指,咱们食堂伙食怎么样?”

    “大锅饭,能吃饱,味道嘛……就那么回事。”

    孙明也笑了,“比不得鼓楼派出所小灶灵活。”

    现在谁还不知道,陈识年前拿了那么多猪肉到所里,让公安系统哪个所哪个局不羡慕?

    两人说着走出办公室。

    外间大办公室的人已经少了一些,估计是先去吃饭了。

    周建国还坐在他那张靠窗的桌子后面,面前摊着地图和记录本,眉头紧锁,手里夹着的烟都快烧到手指了也没察觉。

    另外几个干警看到陈识出来,纷纷打招呼。

    “陈队长!”

    “队长,去吃饭啊?”

    “……”

    陈识一一回应,态度随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