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是人干的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是人干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陈队长,孙指导员,欢迎欢迎。”

    韩指导员和他们握了手,泡的是茉莉花茶,味道比红星派出所的好不少。

    “我们永定路这边,情况比较复杂。”

    韩指导员推了推眼镜,开门见山,“靠近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最近啊,出现了一伙人,挺让人头疼。”

    他详细说道:“这伙人,大概三四个,打扮得跟普通农民没啥两样,挑着担子或者推着独轮车,走街串巷,打着换大米、收旧货、箍桶补锅的幌子。

    按理说,这年头搞点副业、以物易物也正常……可邪门的是,凡是被他们盯上,进去攀谈过的人家,过后十有八九会发现家里少了点东西。”

    “哦?都少什么?”

    陈识来了兴趣,又掏出了他的小本本。

    “多是些小零小碎。”

    韩指导员皱着眉,“像是比如,抽屉里的几毛几分钱没了,晾在院子里的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不见了,甚至还有人家说少了几斤粮票、几尺布票的。

    案值同样不大,但影响很坏!

    群众反映,这伙人口音杂,南腔北调的,不像本地人,而且警惕性非常高!我们接到报案后,组织过两次全区范围的集中清查和巡逻盘查,可这帮人就跟鼻子特别灵似的,每次我们刚有动作,他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等风头过了又冒出来。”

    陈识若有所思,用笔敲着笔记本:“他们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挑担和独轮车?有没有发现他们使用自行车,或者……固定的落脚点?或者说,附近有没有废弃的厂房、砖瓦窑、涵洞,或者价格特别便宜、不怎么登记的大车店?”

    韩指导员无奈地摇摇头:“我们都排查过。就是最原始的挑担和独轮车,机动性差,但混在人群中不起眼。落脚点……真没摸清。这片地方大,犄角旮旯多,私搭乱建也不少,他们随便找个窝棚或者桥洞一猫,很难找。”

    陈识在本子上记了记,他抬头又问:“有没有群众描述过他们的具体样貌?比如有没有什么显著特征?担子里或者独轮车上一般都装些什么?”

    韩指导员叫来了几个接触过报案群众的民警,大家七嘴八舌地补充。

    “有个老太太说,其中一个男的,左边眉毛上有道疤!”

    “对!还有个卖酱油的说,看见他们担子里除了旧物件,好像还有些用草绳捆着的、像中药包似的东西,不知道是啥。”

    “他们说话挺客气,但眼神滴溜溜乱转,老往人家屋里瞟……”

    “有次差点抓住一个,那小子跑得飞快,钻胡同就跟耗子似的!”

    “……”

    陈识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飞快地构建着这伙人的画像。

    流动作案,目标随机,偷的东西杂而小,更像是“搂草打兔子”,顺手牵羊搞点快钱,积少成多。

    口音杂,说明可能是跨地区流窜,警惕性高,行动敏捷,说明有反侦查意识,很可能是有组织的犯罪团伙,而且内部可能有分工,比如有望风的、有专门负责搭讪踩点的。

    一圈走下来,回到分局时,已是傍晚。

    夕阳给灰色的办公楼涂上了一层暖金色,但陈识和孙明都顾不上欣赏。

    两人直接在陈识那间堆满了卷宗的队长办公室里,就着昏黄的灯光,对着铺在桌上的市区地图和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开始梳理这一天的收获。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孙明烟瘾大,陈识偶尔也陪一根。

    “孙指,您看……”陈识用铅笔在地图上画着圈,眉头微蹙,神情专注,“城东红星所老棉纺厂家属院这个案子,特点很鲜明……盗窃集中在下午特定时段,目标明确只偷食物和小件生活品,对环境和人员作息非常熟悉,手法熟练,现场几乎不留痕迹。

    这不像外贼,更像是……内鬼,或者至少是长期踩点、对院内情况了如指掌的惯偷。甚至可能,就不是人干的……”

    他最后一句说得有点犹豫。

    “不是人干的?”孙明推了推眼镜,疑惑地问,“难不成是猫狗?可猫狗偷吃正常,偷腊肠、衬衫干嘛?”

    “我也只是猜测。”陈识神情不变,“或许是人利用动物打掩护,或者……盗窃者本身就有某些我们没想到的特长。”

    他没再深说,这个想法还有点模糊。

    他接着指向地图上城南永定路派出所管辖的区域。

    “再看城南这伙换大米的,完全是另一种路数。流动作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目标随机,偷的东西杂,钱、票、衣物都要,更像是标准的、有组织的流窜犯罪团伙。

    他们口音杂,说明成员来自不同地方,警惕性高,行动迅速,说明有经验,很可能在其他地方也作过案,而且团伙内部有简单的分工和联络方式。。”

    孙明仔细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陈识还想再说点什么,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一阵强烈的、无法抗拒的困意如同潮水般袭来。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马不停蹄地走访、绞尽脑汁地分析,即使他年轻力壮,精神力远超常人,此刻身体也发出了抗议的信号。

    此时眼泪都挤出来了。

    他揉了揉发涩发胀的眉心,对孙明道:“孙指,今天收获不小,但也够烧脑的。咱们都先歇歇,脑子不清醒,容易钻牛角尖。我就在这儿趴会儿,十分钟,就十分钟!缓缓神再说。”

    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疲惫。

    孙明看着陈识眼里的红血丝和那掩饰不住的倦容,理解地笑笑,把烟头摁灭在满是烟蒂的搪瓷烟灰缸里。

    “行,你也别太拼,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案子也不是一晚上就能破完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也回我办公室眯瞪一会儿,这岁数,比不了你们年轻人喽!”

    说着,孙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坐得发麻的腰腿,走出了办公室,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墙上老式挂钟“滴答滴答”的走动声。

    窗外传来远处隐约的自行车铃声和模糊的广播声,更衬得屋内一片静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