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血染长津湖,只为孙儿同伟早进部-> 第132章 重回林城

第132章 重回林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这两年多来,吕州的面貌日新月异,祁同伟身边的人和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钟淑仪十月怀胎并顺利产子。

    祁振国亲自为曾孙赐名祁怀远,取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之意。

    不久之后,戎马一生的祁振国也正式荣退,开始颐养天年。

    老爷子虽然退出了领导岗位,但是祁援朝、祁建设、雷凯华等二代子弟却都已能独当一面。

    尤其是雷凯华,按照现在的势头,再过十年,很有可能继承祁振国的衣钵。

    不仅如此,祁振国一手提拔、栽培起来的众多军官,如今也已遍布各个关键岗位,皆为大夏军方的中流砥柱。

    所以祁振国退下来之后,影响力非但没有减退,反而因少了职务的束缚,行事可以更加从容超脱。

    汉东省的政局也发生了变动。

    梁群峰在祁同伟升任吕州市长后不久,正式卸下了汉东省委书记的职务。

    他走之后,省委书记一职空缺半年多,最后由一年前升任省长的赵立春接任。

    祁同伟并不清楚这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博弈与权衡。

    但赵立春上位之后,对吕州的支持力度不减反增。

    各项政策、资源倾斜并未因昔日赵瑞龙那件事而有任何刻意的刁难。

    或许是不敢轻易触碰祁、雷两家的逆鳞,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几年赵瑞龙和赵小惠的惠龙集团在吕州挣了不少钱。

    此刻的吕州,城市地下管网已焕然一新,地面之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也初具雏形。

    而月牙湖畔的民居也已经全部妥善搬迁,并通过推动立法的方式,给后来者划下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一个月前,原市委书记到点退居二线,祁同伟以市长身份开始主持吕州市委、市政府全面工作。

    按照常规路径,他接任市委书记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一次在省里开完会后,赵立春的秘书却叫住了他,说赵书记请他到办公室谈话。

    祁同伟跟着对方来到赵立春的办公室。

    赵立春立刻放下手里正在批阅的文件,主动跟祁同伟打了个招呼。

    他仿佛完全忘记了多年前京州宾馆的事,先是笑着让祁同伟落座,寒暄了几句家常,然后又充分肯定了祁同伟在吕州这几年取得的成绩。

    祁同伟谦逊地一一回应。

    虽然赵立春明显在刻意放低姿态拉近距离,但是谈话的氛围始终不如跟梁群峰那样自然。

    客套话说完之后,赵立春才话锋一转,谈起了正事:“最近省里准备调整一批领导干部。组织部门的初步意见,是准备让你接任吕州市委书记,同时让高育良同志去林城市担任市委书记。”

    “但是,林城这几年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情况比较具体。育良同志学术功底深厚,但缺乏基层历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我担心他过去之后,难以打开局面。”

    赵立春一边组织着语言,一边不急不缓地道:“你在林城市林远县干过,经历过富源煤矿那样的大案要案,在林远县乃至林城市都有一定的威望。”

    “从我个人的角度,更倾向于由你去林城担任市委书记,把那里的工作彻底理顺。”

    “只是林城相比起吕州,工作难度更大,基础更差,对你而言是有点委屈的,所以我想听听你个人的看法。”

    赵立春说完之后,象征性地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算是给祁同伟留了一些思考的时间。

    祁同伟没有马上回答,心里在飞速权衡着利弊。

    林城这些年的情况他一直都有关注。

    郑铁军当年以铁腕手段对林城的治安和政治生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全市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秩序确实有了显而易见的改善。

    但他毕竟是公安系统出身,对经济民生这块不是很擅长,遗留了很多问题。

    而郑铁军的继任者,也没能化解掉那些问题,反而让林城市的局面持续恶化,甚至连社会秩序都出现了明显反弹,确实需要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人去力挽狂澜。

    相比于已步入快车道的吕州,去林城收拾残局的风险明显更大。

    但祁同伟偏偏就喜欢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与其在吕州按部就班地进步,他更愿意去林城这种地方,在一片废墟上实现从无到有、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另外,确实如赵立春所言,自己的老师高育良,长于理论规划和宏观布局,更适合吕州这种平稳的局面,缺乏在林城那种泥潭里摸爬滚打、破局而出的锐气与狠劲。

    毕竟是自己的老师,能帮衬,祁同伟还是很愿意帮衬一下的。

    所以无论赵立春是出于什么目的,祁同伟的答案都只有一个。

    他只是稍微沉吟片刻,便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赵立春:“赵书记,我服从组织安排。我愿意去林城。”

    赵立春脸上露出笑容,赞许地点点头:“好!去了林城,尽管放开手脚干,我和省委都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顿了顿,他又透露道:“省委在考虑,让李达康同志去林城担任市长,协助你的工作。他执行力强,也能打硬仗,你觉得怎么样?”

    李达康确实是一员干将,在金山县和后续的全市交通会战中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执行力。

    有他辅佐,应对林城的复杂局面无疑能增添不少助力。

    但祁同伟转念一想,吕州的交通大会战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持续攻坚。李达康熟悉相关情况,让他留在吕州,显然更有利于巩固已有的发展成果。

    他思忖片刻,然后才开口道:“赵书记,李达康同志的能力很突出,有他一起去林城当然是好事。”

    “但吕州这边的交通建设正在最关键的时候,很多项目是他一手抓起来的,突然换将恐怕会影响进度和效果。”

    “我个人建议,可以让李达康同志留在吕州,易学习同志去林城,他在月牙湖治理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协调和攻坚能力,性格也更沉稳。”

    “另外,如果可能的话,希望能把金山县的王大陆同志也调过去。”

    王大陆现在是金山县县委书记。

    经过之前的工作接触,祁同伟觉得这个人工作能力很突出,在处理经济方面的问题也非常谨慎,是个可用之人。

    去了林城,至少是个副市长,也算是帮他更进了一步。

    赵立春颔首道:“易学习和王大陆我都知道,也都是能力很不错的同志。你的意见省委会充分考虑的。”

    说罢,他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祁同伟会意,立即主动起身告辞。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