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第256章 苦行者,慈悲者 第256章 苦行者,慈悲者
- 一个教徒国家是什么样的?
梵蒂冈不能是范例,因为它太小了,小到可能一些富裕信徒的捐献,就能填平这个国家的一切财政赤字。
况且,它还是全世界的天主教之宗,在新任教皇的上任下,铁腕的手段和超凡的权力,让梵蒂冈完成了从宗教国到教宗治世的彻底改变。
这个国家本身就不像是一个教徒国家,而更像是教权国家!
但在白杨面前的这个国家,更加符合“教徒”国家的定义,而这种定义,反而充斥着那种特殊的“宗教诡秘”特性。
因为肉眼可见的,除了贫穷之外,再无其他东西。
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就是,印度的贫困率他们自称是5.3%,世界银行给他们定的贫困率则是28%,而缅甸,是32%!
是的,在一个“人人平等”的佛教徒国家里,有着比种姓分明的国家更高的贫困率,怎么看都觉得很讽刺就是了。
而随着白杨的亲身下场,他也大概明白了这个国度的运行模式,和它本身的属性相斥,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是一个纯粹的佛教国家,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沿海的若开邦,那里还保留着现代的符号和其他的宗教气息。
所以那里经济较为繁荣富裕,也有着比较活跃的商业,至于其他的地方,战争和死亡就是一切!
当然了,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这个国度本身的那种麻木和荒凉,在经济崩溃、军阀混战、政治倾轧以及气候灾害频频发生的情况下,这个国度一点活力都没有。
只剩下的严重的贫困和饥饿,还有在所谓的“佛法”普照下,麻木的国民。
因为佛教他们忍耐,所以只要不是快死了,他们都在忍耐。
“这里的佛教,不像是一个引导人向善的宗教,更像是一种已经完全深入了他们国度内部的统治工具,他们深信佛教,不是因为信仰,而是因为不敢有情绪啊!”
白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只感觉到情绪的复杂莫名,因为他能够感觉到每一个人的情绪,也就知道这些人的“信仰”,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害怕”,这个佛教覆盖的最深的国度里,那种深切的虔诚信徒,反而少的可怜!
就好像,上座部佛教最初建立的原因,就是不想收金银等贵重物品,与试图收钱的“大众部”发生的矛盾,他们选择了出走,也就有了上座部佛教的雏形。
结果在这个国度里,最有钱的除了军阀之外,就是僧人了,那些金箔遍布的佛塔和干瘦的人群,形成了一种可怕的反差。
有的僧人甚至于能够公开选举,成为政府人员,开始煽动群体性热点和民族情绪,主打的就是一个反差!
说穿了,其实也很简单,这个国家就是草台班子一样的,被很多人拖着运行,因为谁都没有想它好,所以才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这是一个很反东方哲学思维的事情,但是主导这种方式的是西方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毕竟西方大国的逻辑里,只有混乱才能攫取好处,只有混乱他们才更方便插手,故而他们主动引导着这份混乱。
当然这都不在白杨的关注范围里,事实上,他更加关注的东西,反而是这个国度的信仰深度问题。
在经历了印度的“信仰之毒”之后,白杨就已经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愿力”都是可以抽取的,那些古老的信仰中愿力,很可能就藏着毒。
印度教的毒,是种姓制度、是那种传递了千年的卑躬屈膝,而缅甸佛教的毒,则是异化的社会体系、麻木不仁的人群和世界本身!
这么一想,阿美莉卡的愿力能够使用,还真就是因为自己披了一层名为“主”的壳子,把那些“毒”给吸收掉了而已。
中毒的是耶和华,跟他有什么关系?
白杨微笑着,把眼前的事情,全部都厘清了。
“冕下,最为混乱的秩序,也比最为秩序的混乱,要来的好得多!我本来以为阿美莉卡就已经是极限了,结果我来到了印度和缅甸……”
阿尔文都显得神情复杂莫名,和这两个国家比起来,阿美莉卡都堪称世界标杆了!
“那是你还不知道非洲和中美洲……”白杨忍不住吐槽道,战争向来是摧毁人性的地方,当秩序彻底失衡,一切的秩序都变成混乱的时候,居于最底层的人们,甚至连耗材都不如。
完成了对于这个国家的彻底性剖析,白杨才开始和阿尔文继续讨论工作的问题,“中枢留在地府,观察着真罗的一切,也会把剩余的灵魂收集起来,那么这个国度的一切布置,就需要依靠我们来完成了!”
“冕下,您需要这个国度,做到什么程度呢?”阿尔文问道,“是像阿美莉卡一样,有一支属于我们的力量,还是像印度一样,彻底推翻一部分的统治?”
“都不是!”白杨摆手道,“我希望的是,终结这里的混乱,无论用哪种方式,都无所谓!毕竟,每一个人都是我们潜在的信徒,少一点战争,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多收获一些愿力!”
“我明白了,那么这位僧人,应该符合您的要求!”阿尔文抬手,通过高亮显示的方式,把一个僧伽从人群中点了出来。
僧伽就是缅甸的僧侣,在这个每一个人都要出家成为和尚的国度里,其实并不算很突出,但是苦行者依然是每一个人都尊敬的对象。
毕竟这个国度中,还遵循着古老的“过午不食”的戒律,很多人当短期和尚没有什么,但是如果成为长期的和尚,常年的忍饥挨饿将会成为他们的本能。
而苦行者,甚至于还需要进行长途的跋涉、艰苦的修行和辛勤的劳作,因此这个被阿尔文点出来的男人,看起来非常的干瘦。
但相比于身体的瘦弱而言,他的眼睛,却显得无比的明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这双眼睛,白杨能够看到对方的精神世界,无比的坚实。
他穿着粗布僧衣,赤足踏在斑驳嶙峋的土地上,端着自己的僧钵,走过眼前的街道。
脚上的老茧,是他苦行的证明。
他没有像其他僧人一样,去进行化斋,而只是走在路上,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直到他看到了那些正在进行布施的豪族,才走上前去,合十祈祷,以获取食物。
在他获取了食物之后,有人好奇的问他,“敏昂大师,您为什么对街边人们的布施视而不见,只选择这些人的食物呢?难道您觉得他们不配您的祝福吗?”
听到这句话,名为敏昂的僧人摇头,低声说道,“不是的,我会平等的祝福每一个我所遇到的人,但是这里的人们,每天都吃不饱,却依然在布施僧人,这是不对的!”
“我少拿一点,可能就会有人家里的孩子吃饱一点……吃饱了,或许就会少生一点病!”
听到这里,周围人眼里显出很不理解的目光,他们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怎么在这位僧伽的眼里,反而显得不正常了呢?
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僧人,他的想法,和大部分人所认为的想法,都不一样。
因此,很多人都对他投去了异样的目光,因为他从怀里,取出了一个很大的白布,白布上面是他写下的话语。
“取消僧侣优待,取消军事管制,让民众吃饱!”
上面的话语出现,让他周围为之一清,也让很多人对他的行为,发出了声讨!
在这个佛教的国度里,他的行为甚至不能用“特立独行”来形容,而是“叛逆”!
他在掘这个国家的根!
这对于整个国度来说,还是太超前了一点,于是他很快就被拿着枪的军警们驱赶,那些人粗暴地抢走了他的白布,并且对着他来上了两下,打得他踉踉跄跄,打得他畏畏缩缩。
但是,他也只是吐了两口血,就神态如常的离开了这里,去往城市的远方。
有人好奇的问旁人,“敏昂大师每天都在这么做,但他这样做,好像没有什么效果啊!”
“敏昂大师说了,只要他的行为能让哪怕是一个人因此而受益,他就该做下去!”一个老人轻声说道,引导着身边的年轻人,“我们不敢多说,但我们不能嘲笑敢于开口的人,他们是我们普通人,唯一的助力了!”
PS:缅甸的信息真的是少得可怜,我们很少关注这个国家,所以也不知道这里的夸张和触目惊心。
PS2:今天断断续续睡了大概七个小时,还行,我继续码字,还是先发三章,第四章等晚上发
PS3:感谢终焉之蟒噬神之蛇的500起点币打赏,感谢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