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魏晋不服周-> 第85章 异父异母异地异国的亲兄弟

第85章 异父异母异地异国的亲兄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第二天一大早,石守信亲自在白水关城楼上擂鼓。

    鼓声响十次的时候,孟观、马隆、刘钦等将领已经风风火火的爬上城楼。在石守信身边待命。

    鼓声响三十次的时候,赵囵和李亮这才赶来。

    鼓声响五十次的时候,袭祚一边穿衣服一边在往城楼方向跑。生怕迟了被军法处置。

    城楼下的校场上,有一部分士卒已经在所属的序列站好了,但大部分人,还在匆匆赶来,脚步声非常急促,而且驳杂。

    虽然乱,但也陆陆续续列队整齐了。

    石守信面无表情的在城楼上看着他们,手却没有停下来,一直在以同样的频率敲鼓。一旁的众人似乎感觉出什么来了,也不由得跟着紧张起来。

    一百声,一百五十声,两百声!

    当鼓声最后停下的时候,校场周围有石守信的亲兵在跑动,稀稀拉拉的排出一行,将前往校场的通道拦住。

    远处还有几个人没有跑来,就差一点点而已。

    但是他们就是过不去了。

    “孟观,执行军法!”

    石守信对着身旁的孟观大喊了一声。

    “得令!”

    孟观一边喊着,一边往城楼下面跑。

    他一下城楼,石守信早就安排好的那些亲兵,就跟在他身后,把那几个迟到的人都给逮住了。

    这几个倒霉蛋被连拉带拽拖到校场的高台上,被死死按着跪在地上。

    紧接着,几个刀斧手上前,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手起刀落,尸首分离!

    校场上列队的士卒们,一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

    卧槽,你们真杀人啊!昨日不是打军棍就行了吗?

    在场所有人都心中骇然。

    他们都在努力回想昨日要求背诵的那十条军法,已经有些淡忘的记忆,在暴力的提醒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一条军法好像是说的迟到“杖毙”,也就是用棍子打死。

    但今日是斩首……反正大差不差,都是被处决。

    刚才还有人窃窃私语的队伍,此刻安静得针尖落地可闻,数千新兵就如同一个人一样,没有什么人敢喧哗,敢议论。

    很多人甚至腿肚子都有点发抖。

    见此情形,石守信心中长出了一口气。

    人教人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不杀几个违反军法,吊儿郎当的刺头,军中纪律是不可能好起来的。

    石守信也懒得发表演讲,他直接从身边亲兵手中接过木棍,然后狠狠敲击在铜锣上。

    当!当!当!

    洪亮而具有穿透性的声音,从城楼上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这是在鸣金收兵了。

    昨日宣布解散,虽然也敲锣了,但都是传令兵去通传的,还是那种传令主要靠吼的状态。

    但今日便直接开始实施军法,已经不再是用嘴巴提醒了,不听号令就直接送上黄泉路,看看谁还不听号令。

    校场中的队伍,孟观麾下那一千洛阳禁军率先整队离场,刘钦的部曲也开始离场,最后那些从汉中本地来的新兵们似乎也回过神来,跟着那些人后面整队离场。

    校场高台处,那几颗被砍下来的人头,以及无头的尸体,陪着站立一旁的刀斧手,不曾有丝毫的挪动。

    偶尔有人不经意间看向那里,都会迅速的收回目光,再也不敢看第二眼。

    石守信一言不发,自顾自的走下城楼,来到校场的高台处。他身后跟着马隆、刘钦,还有汉中土豪出身的一众将领,没有一个人敢私自离开。

    众人来到刚才砍头斩首的地方,石守信从亲兵手里接过一壶酒,然后打开酒壶的盖子,直接将酒倒在地上。

    “杀你们只是因为你们违反了军法,并非石某本意。

    下辈子若是从军,记得要令行禁止。

    喝下这杯酒,一路走好。”

    石守信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身边没人附和,没有应答,谁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抖机灵。

    “将他们厚葬了吧,按阵亡记在名册上。待大军返回的时候,再来安排他们家眷的抚恤。”

    石守信将手背在身后,转身便走。

    他回头看了看马隆等人,连忙摆手道:“别跟着我了,去整军,去清点辎重。白天酷暑难耐,到黄昏时再出发。”

    “得令!”

    众将齐声喊道,随即自行离去。

    然而当李亮也打算离开的时候,却是被石守信给叫住了。

    二人来到城楼签押房,落座之后,石守信吩咐屋内亲兵退到门口十步之外,不许任何人靠近。

    整个房间就剩下他和李亮二人。

    石守信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一封信,然后将其递给李亮。

    后者打开一看,居然是妹妹李秋的笔迹,顿时明白了什么。李秋跟石守信在床上有过很多次的深入交流,甚至直接搂着睡到天亮,这些事情李亮自然也是知道的。

    看这架势,妹妹离怀孕应该不远了。

    现在石守信将如此机密的信件让他这个“大舅哥”阅览,其中必有深意。

    李亮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在一旁安静的看信,越看越是心惊。这居然是石守信写给邓艾的一封信!

    至于邓艾是谁,不提也罢,蜀国投降的消息,对他们这些人而言也不是秘密了。今夜大军开拔前往汉寿,便是准备进军剑阁,奔赴蜀国腹地。

    “剑阁我估计蜀军应该已经让出来了,即便是留了人断后,也守不了多久。

    我们抵达汉寿以后,你就带着这封书信,悄悄的离开大营,去成都找邓艾,然后将这封信交给邓艾。

    办完这些事情,你就在邓艾军中打探消息,暂时不要回来了,以免节外生枝。

    怎么跟邓艾解释,任由你自己拿主意。

    邓艾大营中的情况如何,你且观之。待钟会带着这十多万兵马抵达成都以后,你再悄悄返回我军大营,告诉我邓艾那边的情况。

    这件事,你究竟能不能做?不能做现在就说,莫要等出发时再拒绝。”

    石守信看向李亮,目光深沉,不怒自威。

    这一趟是重要军务,也是终极考验。

    李亮心中打了个突,意识到人生的关键阶梯已经在眼前了。

    这一步走好了,凭着完成关键任务,凭着妹妹是石守信的枕边人,凭着外甥一年后出生,他这个舅舅应该已经在石守信身边站稳脚跟了。

    这一步若是出了什么岔子,不仅自己不会再被重用,妹妹也等于是被人白睡了,甚至有被扫地出门的可能。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石守信念旧情,李秋不被赶走,那她在石守信身边也没什么说话的分量了,未来的憋屈岁月可谓是一眼望到头。

    是接令,还是推辞呢?

    这个念头在李亮脑中转了几秒钟,他便已然打定主意,铿锵有力的说道:“请石将军放心,事情若是办砸了,李某提头来见!”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作出选择以后,他今后能走的路,就固定下来了。

    李亮是如此,李秋亦是如此。

    “倒是不需要你提着头来见我,只是此事若是办坏了,会增加不少风险。到时候不止是我,还有军中将士,还有你妹妹,或许都很难全身而退离开蜀地了。

    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石守信恳切说道,没有一丝一毫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明白了,请石将军放心!”

    李亮立刻表忠心说道。

    “嗯,信先不要拿走,等到了汉寿再说,现在只是让你有时间准备一下。

    邓艾军营之中如何,我也不知道。你在那边或许有风险,到时候见机行事吧。

    我也不想你去邓艾大营。只是不打探清楚,到时候两眼一抹黑,不知邓艾那边的根底,容易误判,到时候死的可不是我一人。

    拜托你了,你这一人,顶得上十万兵马。”

    石守信握住李亮的手恳求道。

    “石将军勿虑,李某这就去准备!”

    李亮点点头,起身对石守信作揖行礼,然后转身离去。

    等他离开后,石守信这才喃喃自语道:“我独宠你妹妹,让外人都知道这件事。你也应该用忠诚和干练来回报我。要不然,以后我怎么敢放心大胆的用你呢?”

    人和人之间,都是靠着互相试探互相磨合,逐渐建立信任的。这些东西,不会凭空产生。

    石守信用人,既要用,同时也防着一手。

    他对孟观是这样,对李亮也是这样。有制约和监督,信任才能建立起来,才能长久维持。

    石守信将一张简陋的蜀地地图摊开在桌案上,他已经将打听到的消息,标注到了地图上。

    “大戏很快就要开场了,让那些背后插满了旗帜的老将军们,一个个粉墨登场吧。”

    石守信用毛笔,在地图上写着“成都”的地方,重重的画了一个圈。

    ……

    一路急行军,一路绕过魏军占据的城池,几天之后,姜维终于带着两万多蜀军,抵达了郪县。

    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郪县和周边乡村,都没有被魏军占据。

    坏消息是,魏军先锋胡烈部,已经击穿了剑阁。廖化领兵且战且退,离开了剑阁防区,朝着郪县而来了,麾下兵马已经所剩无几。

    这意味着,蜀国门户大开,钟会麾下那十多万兵马,将会如潮水一般涌入蜀地!

    当然了,这也不奇怪,甚至可以说就是姜维的安排和选择。

    郪县那低矮得让人害怕的城头处,姜维正在眺望远方。这里的城墙是如此的低矮,即便是上面站立的士卒往下面跳,只要不是脑袋着地,基本上就摔不死。

    可以说拉胯到忽略不计的防御力,只能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

    “大将军,钟会派人送信过来。按照您的吩咐,人已经被我赶跑了。”

    张翼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将其递给姜维。

    “我们都已经这样了,如果不硬气一点,会更加被人鄙夷。”

    姜维随口解释了一句他为什么不会跟魏军使者谈判,然后拆开了钟会的亲笔信。

    一样的低姿态,一样的跪舔,钟会还是那个钟会!

    在信中,钟会直言:我和你是异父异母,异地异国的亲兄弟,你若是要投降,不可以投降别人,一定要投降我才行!

    如果你投降邓艾,那就是明珠暗投了,可惜可叹。

    派个使者来我这里商议投降的事情,我在涪城等你,我们一起开开心心的去成都吧。

    姜维一句话都没说,将其递给张翼观摩,后者看了又看,不知道钟会这是玩的哪一出。

    “投降钟会,依附于钟会,而不接受陛下的降表,不接受邓艾的军令,这是我计划的第一步。”

    姜维看向张翼说道。

    “大将军,干吧!现在已经是这样了,左右不过一死!”

    张翼右手紧紧握拳,支持姜维实行他的计划。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姜某深受国恩,被丞相提拔于微末。

    荣华富贵于我何干,高官厚禄于我何妨?

    大丈夫只求报效国家,至死方休。

    想让我为魏国效力,钟会还在做白日梦呢!”

    姜维冷笑不止,其双目透出的眼神,甚是坚毅。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