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魏晋不服周-> 第137章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
-  第137章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
-     又是一年的春天。
 
 洛阳郊外,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在和煦的阳光下,勤劳的农夫们猫着腰,弓着背,如同耕牛一般拖动着耕犁在翻土。有些富裕的地主家,则是让佃户们拿皮鞭驱赶着耕牛替代人力翻土。
 
 还有不少人在挖掘堰塘与沟渠,从洛水中引水灌溉。
 
 放眼望去,就一个字:忙!
 
 石守信骑在马上,看着官道两旁田亩中的情景,不由得心生感慨。他离开时的春天,其实田间并未如这般忙碌。
 
 他从潼关过来以后,所见所闻,都是和平与新生的气息。
 
 大概是灭蜀以后,大家都看到即将上桌吃饭的场面,所以也能安下心来发展生产了。
 
 只有桌上的饭食多了,吃到嘴里的才能更多。即便是权贵,也需要有序的剥削和压迫,他们同样反对动荡的局势。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地主还是佃户,他们的利益是部分重合的。
 
 “现在佃户们的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十年后就难说了。”
 
 骑在马上的石守信喃喃自语道。
 
 他的部曲,家眷,亲信,现在全都在洛阳城以西的谷城屯扎,不许前往洛阳,只能在谷城听命。
 
 而允许前往洛阳的人,只有石守信和作为幕僚的李亮,以及刘禅本人(不包括随员),最后就是坐在囚车里面的邓艾了。
 
 一行人伴随着四个亲兵,加一起还不到十人。不得不说,这待遇还不如当初被钟会打发回长安的诸葛绪。怎么看怎么显得怪异。
 
 但却没有一点办法,昨夜司马昭派人来,以曹奂的名义下达的圣旨,不听是不行的!
 
 “石司马,这次朝廷的动向有点不对劲啊。”
 
 李亮策马上前低声说道。
 
 昨日接到朝廷的“圣旨”,让所有人都在谷城待命,只许个别人前往洛阳,李亮就察觉到这不符合常理。
 
 石守信带兵返回洛阳,不能进城是必然的,毕竟不是司马昭的亲信兵马。但连郊外扎营都不允许,那就很反常了。
 
 作为得胜而归的兵马,不该受到这样的待遇,他们又不是战俘!
 
 正在这时,远处有十几骑沿着官道而来。走近了才看到,这些人都是穿长裤不披袍子,上身仅仅套着短袄而来的骑手。
 
 只不过身上衣服并非军服样式,更像是某个世家大户养的私兵。款式大体一致,但颜色有黑有白有灰,各不相同,非常杂乱。
 
 一眼的草台班子。
 
 “止步!你们是什么人?”
 
 石守信拔出佩剑,指向这群来势汹汹的人询问道。四个亲兵策马上前将他护在圈内,手中弓弦已经拉紧了,全都是一脸警惕。
 
 “艾艾杀我家人,今日只为复仇而来!
 
 尔等都让开!”
 
 为首那人对石守信应付了一句,随即一挥手,身后数十人便绕过石守信等人,一股脑冲到后方装着邓艾的囚车旁,举起弩机便朝着囚车里射去!
 
 “贼子,快住手!”
 
 石守信大喝一声,手中一拉缰绳,调转马头就冲了过去。
 
 只可惜那些人似乎早有准备,看到囚车里的邓艾已经身中数箭,衣衫上一片血色后,也不恋战,转眼便朝着西面去了。
 
 这些人来去如风,只几个呼吸间就将囚车里的邓艾射杀,显示出其身手不凡,绝非庸碌之辈。
 
 石守信骑着马追出几十步开外,发现这么追根本毫无意义,于是又回到队伍里。
 
 他看到骑在马上的刘禅,已经吓得浑身颤抖,面色煞白,无奈叹了口气,只得放弃了追捕贼人的心思。
 
 那些人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杀邓艾,实际上都是明摆着的。
 
 只不过司马昭这个下马威,倒是给得很是时候啊。
 
 早一点动手的话,石守信身边有数千兵马护卫在侧,这些人根本挨不到邓艾;
 
 晚一点就进了洛阳城,司马昭就算是疯癫了,也不能派出刺客在城中杀人吧?
 
 这洛阳郊外的,谁能想到居然还有马队冲出来杀囚车里的囚犯呢?
 
 石守信心中自责,暗暗叫苦。只能说自己还是太高估某些人的底线了。
 
 他来到囚车旁,却见邓艾死不瞑目,身上起码有七八支箭,其中一支正中喉咙!早就死得不能再死了!
 
 事已至此,已经无可挽回,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接下来走一步看一步吧。
 
 石守信暗想,脸上却是波澜不惊,什么情绪也看不出来。
 
 邓艾若是进了洛阳城,那要不要给他定罪,怎么定罪,定什么罪,都是个令司马昭脑阔疼的大问题。
 
 群臣们每每讨论一次,就等于是把司马昭拎出来扇耳光。
 
 因为无论怎么说,蜀地都是邓艾拿下的,而不是司马昭拿下的。对待这样一个功臣,无论是关押还是释放,都会让司马昭名声扫地。
 
 所以邓艾死在路上最好!这样给司马昭省去了麻烦,也给朝廷省去了麻烦。
 
 石守信想起刚才领头那人说是为了报仇,心中暗暗揣摩,只怕这件事最后会不了了之啊!
 
 大概是为了印证他的说法,一炷香的功夫都不到,就又有一队人马迎面而来。
 
 不过这次来的人一个个都盔明甲亮的,打着的也是禁军旗帜,偌大的“司马”二字绣在上面分外醒目。
 
 这自不必说,一看就是洛阳禁军。
 
 领头的那位年轻将军单独策马来到跟前,看着石守信行礼问道:“可是石守信石司马当面?”
 
 石守信也策马上前行礼道:“鄙人正是石守信,暂代伐蜀大军军司马,请问阁下是?”
 
 “在下司马攸,奉晋王之命,领石司马一行入城,请!”
 
 司马攸说话的时候,这才注意到囚车里面的邓艾,身上都是箭矢,已经死透。
 
 他皱了皱眉,想起临行前司马昭的嘱托,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直接调转马头就走。司马攸身后那些骑兵,将石守信等人“护卫”在中间,生怕他们走脱了,或者遭遇什么意外。
 
 这迎面而来的遭遇,让石守信感受到了司马昭的愤怒。
 
 没错,司马昭的怒意就是这样明白无误的表达了出来。
 
 按照他此前的要求,石守信应该在蜀地就把邓艾杀掉,用什么理由都可以,比如说邓艾军中士卒杀他泄愤报仇之类的借口都可以。
 
 反正,让邓艾死得不明不白就行了。
 
 不仅不杀,还把邓艾带回来,就是石守信不听军令,有“自己的想法”。
 
 在司马昭看来,石守信可以是一把刀,一条狗,一匹马,一辆车。反正是什么都好,物尽其用都没问题,唯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看在这个问题并非生死攸关的份上,司马昭也没想着要杀石守信祭旗。只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吃点挂落是免不了的,这也是将来大用之前的敲打。
 
 这一路上,知道内情的司马攸都不敢跟石守信说话。
 
 进洛阳城后,石守信和李亮被勒令离开队伍,让他们带着亲兵,去羊祜在洛阳的宅院内居住,等候晋王的召见。
 
 而刘禅则是被司马攸“请”到了晋王府。至于装着邓艾尸体的囚车,则是被司隶校尉石苞派人带走了,说是查案。
 
 刚刚入城,石守信就感受到了一股寒意。
 
 灭蜀虽然结束了,但是怎么分饼却没有结束。事后的论功行赏与清算打压,也才刚刚开始!
 
 来到羊祜家,这里只有几个下仆在看管院落,羊祜似乎早有交代,石守信和李亮来了以后,这些人就听命行事,准备饭食和床铺,一点都没有感觉诧异。
 
 石守信和李亮来到书房,二人落座之后,李亮的面色就变得很难看。
 
 “石司马,卑职看洛阳这情况,似乎是有大事要发生啊。”
 
 他一副忧心忡忡说着,却见石守信摆摆手道:“什么大事啊,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你说大事那就是大事了。”
 
 这倒是句实在话。
 
 把曹魏改为司马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能不紧张嘛。
 
 “石司马不杀邓艾,一定要送他回洛阳。司马昭恼羞成怒,于是痛下杀手了。
 
 这件事还没有完,无论是司隶台,还是廷尉,都会来查案子。
 
 虽然只是走一个过场,但敲打敲打您,肯定是免不掉的。”
 
 李亮说出了心里话。
 
 千言万语就一句:司马家真踏马不是东西!
 
 “司马昭要是这点手腕都没有,那我会看不起他的。”
 
 石守信一脸淡然说道,显然并不担心。
 
 “石司马,司马昭肯定把这一茬记在心里的,以后时不时就会想起来,然后迁怒于您。
 
 而您为了把邓艾送到洛阳来,付出的太多了,好处没拿到不说,结果人还没送到。”
 
 李亮痛心疾首道。
 
 邓艾中箭死囚车里的事,谁敢说不是石守信做的呢?
 
 这件事没法自证,好在司马昭也不可能真的查。
 
 “应该还有一场鸿门宴。
 
 我毕竟是在成都料理了钟会,这件事的功劳,是要被记下的。
 
 如若不然,以后再有人兵变,就没人帮司马家了。
 
 此事你不必担心,我自有主张。”
 
 石守信沉声说道,对李亮提出的问题不当回事。
 
 其实吧,倒不是他不在乎司马昭的记恨,而是……司马昭已经没有几天好活了!
 
 西晋的开国皇帝,可是司马炎啊!
 
 算算时间,估计再过去半年最多一年,司马昭就会迫不及待的改魏为晋。既然前世历史上司马昭没有成功,那说明他必然死于急病,或者死于非命。
 
 不管怎样,死人没资格对活人说三道四的。一个期货死人,石守信怕他个鸟!
 
 正在这时,门外有人喊道:“石司马,在下司马攸,来给您送拜帖。帖子我放在门外了,这便告辞。”
 
 说完,也不等石守信开门,便离开了院落。
 
 石守信走出书房,看到放在地上的红色拜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让石守信及亲随明日入夜后去晋王府参加晚宴。
 
 他把拜帖递给李亮查看,后者看完后苦笑道:“司马昭倒是演戏都不想演了啊。”
 
 “那可不是么,灭了蜀国,不改朝换代,不趁着现在好好享受,难道等自己老得不能动以后再当开国皇帝?”
 
 石守信一脸冷笑道,将拜帖揣入了袖口。
 
 领导在宴会上敲打敲打桀骜不驯的能干下属,这一幕怎么看怎么熟悉啊。
 
 石守信暗想:司马昭也是想早点处理完这些杂事,然后开开心心的坐上龙椅!
 
 这位几乎连一天都不想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