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魏晋不服周-> 第148章 论功行赏 第148章 论功行赏
- 自家书房里,石守信从柜子里面拿出一个大木盒。
上面沾满了灰尘,已经有许久没有人碰过了。
他将木盒打开,里面是一架样式别致的木琴。撂在桌案上弹奏比较合适,但抱在怀里弹奏也可以,与此时流行的古琴不尽相同,体积更小一些,也更容易携带。
“这是嵇康所制的琴么?是真品还是仿制的呀?”
一旁的凤娘惊呼道,她凑过来左看右看,这才叹息道:“不是仿制的啊,真是嵇康所造!”
“何止,还是他亲自送来的呢,来了直接把琴撂下就走,一句话都不说。”
石守信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在他出发去蜀地之前,嵇康某天悄悄的来到这里,将这个木盒子丢在门口,然后就上了马车跑路,生怕石守信看到他一样。
不过木盒子里面除了琴以外,还有一封致歉信。
嵇康不明就里的帮着吕安诬告石守信,后者不计前嫌的营救,嵇康又不是傻子,在多方打探后,自然知道他是怎么脱困的。
事后自然是羞愧难当。
于是这位脸皮薄的名士,就跟做贼一样,把自己经常弹奏的古琴“扔到了路边”,嗯,也就是石守信家门口,就跑路了。
“嵇康真是个怪人,有话就不能好好说吗?”
凤娘吐槽了一句,却没有多说什么。
“你长大了,嫁给他如何?”
石守信看向凤娘,又指了指细狗问道。
听到这话,细狗连忙跪下拒绝道:“阿郎,奴怎么能要您的女人呢,凤娘长大了也是您的禁脔,奴怎么能染指,不能乱了尊卑呀!”
“你看他做人多谨慎,又忠于家主,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石守信看向凤娘笑道。
“既然阿郎这么说,那妾也没什么话好说了,就这样安排吧,唉!”
凤娘扭扭捏捏的答应了下来,竟然没有拒绝。
自从差点被活埋那件事发生后,她就对所谓的权贵子弟,产生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畏惧。
“阿郎,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好?”
细狗面色为难道,他好像还挺不情愿的。
“你不高兴?凤娘长大后,那容貌可不得了。”
石守信一脸疑惑问道。
“如此美人,我将来保不住的,即便是娶回家,也是替别人养夫人。
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
细狗哀叹道,对自己有几斤几两非常清楚。
石守信愣住了,仔细想想细狗所说的,发现还真是这个道理。
凤娘这丫头片子身形还没长好,肯定是人憎狗嫌的。但她以后出落成大美人了,细狗这种身份,怎么留得住呢?
就算石守信高风亮节,不去抢夺,难道就没有其他人打歪主意吗?
到时候又是一场无妄之灾。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便是这个道理。
“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了。”
石守信点点头道,并不觉得自己被冒犯了。一旁的凤娘不说话,只是脸上的表情不怎么好看。
正在这时,院子外面有人敲门,声音很有节奏,不紧不慢,显出敲门之人的谨慎。
石守信走出书房,打开院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年轻的禁军军官,身后还有一辆马车。
“石司马,晋王有请。”
那人一脸恭顺说道,对石守信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已经不是司马啦,白身而已。晋王请我去是什么事情呀?”
石守信面带微笑问道。
那位禁军军官说道:“石司马说笑了,您现在是晋王次子府上的司马。今日前往晋王府,是给您授予官职的。”
嗯?我什么时候成了司马攸的人了?
石守信面露疑惑之色,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对那位军官作揖行了一礼,然后便上了马车。
“你是齐王的人?”
上车后,石守信看向那人询问道。
“齐王……大概吧,不过几个月后,才会有齐王这个称谓。
卑职现在是晋王次子府上的卫队长,目前在禁军中公干。”
这位军官明显是司马攸的亲信,只是言谈间非常谨慎。
传唤人去领赏,司马攸都是派自己的亲信来接。看得出来,司马攸对石守信非常上心,可谓是亲力亲为了。
一路上,石守信都在打听关于领赏的事情,但这位军官都是顾左右而言他,口风非常之紧。
来到熟悉的晋王府,也就是从前的大将军府,石守信被带到了书房。至于那位禁军军官,把他送到晋王府门前就离开了。
走进书房,石守信一眼就看到正在为篡位忙碌着的司马昭。不得不说,为了自家的事业,司马昭确实挺勤勉的。
外人可以说司马昭中人之姿不是什么聪明人,也可以说司马家篡位做得很卑鄙。
但绝对不能说司马昭是个懒政的人,在石守信眼里,这位晋王非常勤勉,每次见面的时候,他都看到司马昭在处理公务。
“坐吧,不必拘礼。”
司马昭指了指面前的软垫说道。
石守信落座后行礼问道:“不知今日晋王相招,有什么是草民可以做的呢?”
他一口一个草民,司马昭先是一愣,随即摆摆手道:“今日召你前来晋王府,是来给你授官的。”
果然!
石守信心中一紧,那位禁军军官确实没有骗人。
“青州刺史,假节,征虏将军,镇临淄。
你觉得怎么样?”
司马昭询问道。
这么大的手笔,是石守信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一个“单车刺史”就很了不得了,没想到居然还有正牌的将军头衔和假节!
所谓“单车刺史”,是指只有刺史头衔,而无将军名号的刺史。
不带将军名号,仅仅顶着刺史头衔上任,到地方上以后会如何,简直不用多想就能猜到,必定是跛脚执政。
当然了,这么安排,也不算很离谱,毕竟,石守信在蜀地,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阻止了钟会的反叛。
论功行赏,他就该有这个待遇。也算是司马昭千金买骨,做给外人看的。
总之,现在就差个都督青徐诸军事了!
石守信去了青州,依旧要听从青徐都督的调遣。但这种事情除非是打仗,否则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不过司马家开出这么大的筹码,肯定是有要求的。
石守信诚惶诚恐道:“晋王厚恩,下官无以为报。”
“孤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司马昭摆摆手,继续说道:
“孤的次子桃符很快要当齐王了,除了上面的官职外,你将来还是齐王府司马。我会另外任命一位齐王府长史,你们同去青州,为齐王将来赴任做准备。
营建行宫,编练军队,安顿佃户,监督庄园里的生产,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孤就一个要求,桃符去青州赴任时要舒舒服服的,不用操心打理封国,明白吗?”
司马昭面色严肃问道。
刺史什么的,那是朝廷的官。
而齐王府司马,那是司马攸私人的官。
在这个时代,两者是可以同时由一个人兼任的。
曹操开创的霸府时代,便是由府里的人外放做官,来控制地方政权。这种模式,也在一直延续到隋唐以前。
比如说某位朝廷任命的吏部尚书,同时也可以是霸府的主簿,两者并不矛盾。一个是为傀儡皇帝做事,一个是为权臣做事,两者“相得益彰”。
听到司马昭所说,石守信瞬间就明白了,怪不得司马昭给这么优厚的待遇,原来是要替他儿子打前站干苦力活呀!
封国建立,肯定需要很多物资和人力,这些都需要石守信在地方上搜刮和运营!朝廷就算会出钱,又能给多少呢?不足数的,都要石守信自己想办法!
反正这个活肯定是吃力不讨好的。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话都说到这里了,司马昭是先给胡萝卜,就算现在要当驴子拉磨,石守信也是不接也得接了。
“请晋王放心,下官一定做到最好。”
石守信对司马昭作揖行礼道。
大概是看到石守信态度很好,司马昭脸上露出笑容,轻轻摆手道:“你也不必紧张,你麾下的部曲,一同赴任。齐王有私军一万两千人的编制,给你五千安排你的亲信,好好为桃符办事。”
一万二的编制,石守信的世兵部曲就占了五千,这个手笔不可谓不小。
只不过,细细想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因为在司马昭看来,没有任何将领,是真正没有私心的。无论换什么人上去,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忠诚。
毕竟,司马家自己就是这样上位的。
所以,司马攸麾下的兵马多一点,也不算什么大事。石守信那五千人翻不出什么浪来,更何况只是五千编制,不是五千人满员!
在地方上,无论完成什么政务,没有堪用的兵马是办不成的,连修个河堤都要军队发动徭役。
让马儿跑路的时候,也得让马儿吃草!要不然,事情肯定是办不好的。
“下官替将士们谢过晋王!”
石守信再拜,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落地了。
“还有件事。”
司马昭点点头,继续说道:
“听闻你夫人在泰山郡,她为什么在那里而不在洛阳,孤也知道,那是安世的原因,责任不在你。
此番你去赴任,路过泰山郡的时候,把你夫人接到临淄安顿下来。
对了,晋王妃也要去泰山郡办点事,你顺便护送她去泰山郡奉高县。
至于军中将校士卒领赏的事情,在青州等消息,就不必带着赏赐上路了,白白消耗车马人力。”
听到这话,石守信立刻明白,司马攸归宗的事情,晋王妃是打算跟羊徽瑜摊牌了。只是这种事情,他完全说不上话也帮不上忙。
甚至为了避嫌,他都不会跟羊徽瑜见面。
司马昭刚刚那番话是绵里藏针,说明石守信和司马炎之间的龌龊“他全都知道”,只是不想计较。
“请晋王放心,下官一定会保护好晋王妃。”
石守信作揖行礼道。
司马昭却是摇摇头:“晋王妃有专人保护,你与你麾下部曲,在前方开路便是,无须你多做什么。所谓保护,只是提防着大股山匪劫道罢了。”
这点防范意识,司马昭还是有的。晋王府本身就有私军,自上而下都是家奴,王元姬也指使得动。
真要由石守信派兵保护,谁知道他麾下那些人会对王元姬做什么呢?
石守信听话懂事,但他麾下那帮汉中来的土豪,可不管是哪家的贵人!指不定就有人犯浑呢!
“晋王请放心,下官绝对会约束麾下兵将,一定不会惊扰到王妃的。”
石守信吓得连忙行礼告罪,心中暗暗叫苦。
司马昭真是想多了,王元姬这样的女人,他躲着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惊扰”。
他又对司马昭千恩万谢,然后才退出书房。出来以后,才发现后背全部被冷汗打湿了。
走出晋王府,又看到那位禁军军官,对方似乎等了很久了。
“石司马,这边请,我送您回家。”
看他客套的样子,石守信微笑问道:“你也要去青州?”
“石司马目光如炬,卑职也要跟着您一起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