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魏晋不服周-> 第173章 虎啸洛都(1) 第173章 虎啸洛都(1)
- 许都郊外禁军大营的中军帅帐内,司马骏屏退了亲兵,和石守信对坐于书案前。
二人双目对视,军帐内的气氛有一丝凝重。
“其实,今日我本想将那司马洪扣下,没想到被石司马抢先动手了。”
司马骏叹了口气,从袖口里面摸出一封信,将其递给石守信。
居然是司马孚的亲笔信!
“噢?有点意思。”
石守信一目十行的看完信,面色如常道,心中却是在不屑冷笑。
司马孚这个老乌龟,果然是在暗地里布局!
在信中,司马孚告诉司马骏:
因为晋王病重的事情,近期洛阳局面有些不稳。
你就呆在许都不要带兵来洛阳,以免手中兵马被人利用了。
待晋王身体恢复后,自然会论功行赏的。
你说这封信正常吗?
从表面上看,非常正常,这是家中长辈对晚辈的告诫,也是告诉司马骏:你不要乱动就行了,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不动就行,坐着就能天上掉馅饼,多好的操作啊。
所以此前司马骏也没太当回事,他当然不可能在没有收到命令的情况下,私自带兵去洛阳。
司马骏只是内心隐约感觉司马孚以他“老祖”这个身份,写这封信有狗拿耗子之嫌。
司马炎写这封信还差不多!
然而今日石守信到来,提到的那些事,几乎就把事情摊开摆在明面上了!
司马骏原打算今晚在军中举办宴会,顺便让石守信和司马洪二人当面对质。
谁心虚,谁就是在说谎,到时候一目了然。
没想到,有人并不希望自己陷入被动,更不想玩什么“自证游戏”。这样的人,向来就喜欢掌握主动权。
于是便有了今日斩杀司马洪的一幕。
现在石守信彻底掌握了主动,司马骏反而成了陷入被动的人。
即便是他之前不想站队,现在也必须要站队了!
“今夜本来想让石司马与司马洪当面对质,不过现在看来,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
司马骏叹息了一声,随即询问道:“让我马上调兵去洛阳勤王,这是世子的意思,还是晋王的意思?”
“晋王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所以经常勉励世子每日三省吾身。
如今晋王时醒时昏,自然是不可能下令。所以石某只能说,这确实是世子的意思。
但也未必不是晋王的意思。”
石守信实话实说道。
当然了,他一点都不着急,反正到最后,死的一定都是司马家的人。他忙前忙后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是对得起司马炎和司马昭了。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司马骏点点头,不置可否,似乎是在考虑什么事情。
他和司马亮不一样。
司马亮知道自己也成不了什么大事,所以考虑的问题比较少。石守信建议他回关中调兵勤王,他就老老实实的回去调兵。
但司马骏本身就有自己的想法和对时局的判断,绝非石守信说什么他就会乖乖听话。
“在石司马看来很艰难又很紧迫的事情,在我看来却并非如此。
我叔父(司马孚),应该只是希望世子低头吧。
世子低个头,去求他,然后他站出来,扶持世子上位。
这困局也就解了。
即便是我不带兵去洛阳,也是没有问题的。”
司马骏面色平静说道,像是在说一件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或许在司马骏看来,司马炎太过于强势,对他来说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确实如此,但如果世子不想低头呢?”
石守信反问道。
“世子一定会低头的,这件事没有那么严重。
反倒是我带兵去洛阳,会有不测之事。
昔日袁氏若不是利欲熏心,引董卓之兵入洛阳,又怎么会让董卓得逞?
前后左右四军,就不该出现在洛阳。”
司马骏叹息道。
石守信不由得坐直了身体,他发现自己之前倒是有些小看司马骏了。
司马骏不想带兵到洛阳“勤王”,并不是因为他站队了,恰恰相反,他是出于一种相对的公心。
不想站队,也不希望国家统治的构架崩溃。
“你的想法不能说错,可是如果我告诉你,晋王……他是在装病呢?
如果说从一开始,这就是个局呢?”
石守信微微一笑,从容的扔出了王炸。
司马昭是在装病,与司马昭真的病重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司马骏的应对方式,也会完全不一样。
前者他要自证忠诚,免不了手忙脚乱。
后者他只需要待价而沽,便可以从容应对。
“原来如此,晋王是想替世子扫清障碍,此为引蛇出洞之计。”
司马骏恍然大悟。如此一来,很多原本解释不通的事情,也可以解释了。
“恕石某直言,右将军这次若是不去洛阳。
将来无论谁坐那个位置,你……都将必死无疑。
只要你不坐那个位置,无论是谁去坐,都容不下你的!
这个时间大概不会太久,最多不过三五年。
甚至,很可能就是明年。”
石守信看向司马骏说道,这不算是威胁,应该说只是陈述事实而已。
听到这话司马骏沉默了。
谎言从来都不会伤人,只有真相才是快刀。如果石守信只是危言耸听,那么司马骏只需要一笑而过便是。
痴言妄语,谁又会当真呢?管他说什么,只当是有条狗在路边狺狺狂吠罢了。
然而现在这场游戏,却是司马昭在考验臣子与宗室子弟的“忠诚”!
忠诚得到了验证,那事后当然会论功行赏。
而政治资源的总数是有限的,赏了一个人,就必定会处罚另一个。
罚谁呢?很可能就是没有通过考验的人!
更别说,还有石守信这般新锐人物,在这次的“考验”中出色发挥,获得了晋王一脉的信任。
他们,也要获得自己的那一份赏赐!
石守信不但没有说谎,反而是说话太坦白,非常的直爽。
司马骏额头上渗出汗珠,一股发自内心的畏惧,从心底升起。
这一趟,他不能不去,也不敢不去。
若是不去,恐有灭顶之灾,一如石守信所说。
“我明日便点齐兵马,即刻奔赴洛阳勤王,请石司马与我同行。
运粮的车队跟在后面,许都到洛阳之间无甚阻碍,直接去便是了。
定然不会耽误晋王的谋划。”
司马骏终于下定了决心,狠狠一拳砸在桌案上。迈出这一步,就再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兵马先动,粮草跟在后面,这是速度最快的办法。洛阳地区本身就不缺粮,倒是少了一些后勤方面的忧虑。
“如此,石某便在此谢过右将军了。
您杀了司马洪,又在第一时间带兵勤王,相信晋王会记住这些的。
未来,必有厚报。”
石守信赤裸裸的暗示道,反正是司马昭结账,他可不在乎画大饼。
司马骏面露苦笑,现在他即便是跟司马望解释,司马洪压根就不是他杀的,司马望难道就会相信么,就算装作相信,难道就不会怀恨在心么?
这些都是明摆着的。
石守信亲手杀了司马洪,但司马洪却是司马骏杀的。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有时候啊,杀人还真就不是个什么大事!
司马骏原本想“大公无私”,没想到人性的规则,让他压根没得选。
起风的时候,骑墙之人会最先死。
自从石守信砍死司马洪的那一刻起,司马骏就已然没有了任何退路。
“石司马,当初钟会在蜀地是怎么败的,我现在大概了解了。
你果然是智勇双全,是我小看你了。”
司马骏看向石守信叹息道,他是真的佩服面前这个人。
先进军营,假意装傻,暗地里打听原因,再以最快的速度动手,造成既定事实。
这些事情旁观者说起来都感觉简单,然而真正事到临头的时候,谁能当机立断,如同这般行云流水一样把事情做成的?
他认识的人里头,一个也没有!
然而,面对司马骏的恭维,石守信却不为所动。
他淡然摆了摆手道:
“右将军这就说笑了,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钟会背主自立,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已。
石某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外人的传言不可信,都是虚名。
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见对方压根就不吃这一套,司马骏转了个话题询问道:“世子的计划,就是带兵去洛阳么?”
“当然,但不止于此。
具体是什么,等到了洛阳再说,亦是不迟。”
石守信故意吊着司马骏,慢悠悠的说道。
其实司马炎哪里有什么计划啊!所谓“世子的计划”,其实都是石守信自己的计划。
司马骏这厮不老实,所以不能将他的计划告知对方。万一事到临头的时候,司马骏缩那么一下。
会发生什么事情,可就不好说了。
石守信很讨厌这种嫡系部曲不在身边,手脚都被捆住办事的情况。可是世事无常,现实中往往就是类似的环境居多。
不过嘛,强者从不抱怨环境。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如此也好吧。”
司马骏点点头,心中有种憋屈之感,像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却不知道该怎么发泄。
……
就在石守信离开洛阳的当天,司马孚上书朝廷(也就是把奏章递给曹奂),在奏章中,他这样说:
近期,有一颗巨大的彗星在西面出现,据说“赤气满野”“星陨如雨”,这是大灾将起之兆!一定是朝中有奸人作祟,蒙蔽圣听!
所以请陛下在近期召开朝会,让群臣们都聚在一起,商讨一下应对的办法。
一定要把那个奸人找出来,断然处置,这样才不会遭受天谴!
这个奏章可不得了!看完后,吓得曹奂一个哆嗦!说话都不利索了!
朝中有“奸人作祟”,那么,这个奸人到底是谁呢?
好难猜呀!反正曹奂是猜不到这个人究竟是谁!
曹奂当然不可能下达召开朝会的命令,他也没这个胆子。
他原封不动的,将司马孚的奏章交给了尚书何曾,后者又将其送到了晋王府。
送到了司马昭办公的桌案上。
这下,一直装病的司马昭,再也装不下去了。
如果他不及时“醒来”,那么这次朝会,就是罢黜他晋王之位的刑场!
而当司马炎拒绝司马孚提出的条件后,那位司马家的老乌龟,也彻底不装了!
乌云开始在洛阳上空汇聚,形成了一片浓郁粘稠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