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第二百四十九章 又一年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又一年
-     在朱雄英的指挥下,沈万三所有的布局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
 
 大明首富沈家就这么覆灭了。
 
 对于这位历史中大名鼎鼎的沈万三,朱雄英对他没有半点的愧疚之心。
 
 商人永远就是商人,在国家的战争机器面前,顶多算的上是一只比较强大的蚂蚁罢了。
 
 至于沈府查抄出来的财富,全部送入了国库。
 
 虽说财富的数字很诱人,但在朱雄英的眼中,也仅仅是个数字而已。
 
 只要他想,随时都可以赚回来更多的银子。
 
 着实没有必要将这种银子纳入自己的口袋之中。
 
 至从自己帮助皇爷爷处理国事开始,皇爷爷到好,彻底成为了甩手掌柜。
 
 对于朝政大事,更是不管不问,全部交给自己处理。
 
 美其名曰:“有咱站在你背后,大孙,你放手去干就行。”
 
 想到此处,朱雄英不由咧嘴笑了起来。
 
 心中暗道:“这还是历史上那位工作狂人吗?”
 
 要知道历史中的朱元璋,因为出身贫寒,所以在建立大明后,一心为百姓们操劳。
 
 只要是朝中的事情,无论大小,他都要亲自过问。
 
 说白了,朱元璋就是对手下的官员们不放心,总绝对他们会鱼肉百姓,所以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现在好了,百姓们的生活要比历史中这个时期好上数倍之多。
 
 百姓们富裕了,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更何况,朱元璋也意识到自己的大孙在治理国家上,要比自己强上许多。
 
 他之所以整日废寝忘食的去工作,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如今大孙这般出色,他这个做爷爷自然开心。
 
 没有了烦心事,自然而然就开始享乐了。
 
 眼看年关将至,大明内部的发展,可谓是一天一个变化。
 
 尽管这一年中发生了不少大事,却都平安度过。
 
 国库充盈了,朱雄英对朝臣们的赏赐,自然也不会吝啬。
 
 而今年的赏赐相较往年,更是显得格外的丰厚。
 
 国库内的银子,早就堆积的如同小山一般。
 
 海外那边,还有源源不断的银子运送回来。
 
 这些银子在朝廷的运作下,也慢慢流入民间使用。
 
 加上各种税收,使得大明在短短的两年内,铜钱不再作为流通货币,皆使用白银作为日常交易的货币。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街道旁摆小摊的商贩们,都会随身携带些许的碎银子,用来交易使用。
 
 所以,群臣在前往户部领取今年的赏赐时。
 
 每一位官员的脸颊上都堆满了笑容,更是不断对杨思义拱手道谢。
 
 身为户部尚书,杨思义自然清楚群臣们为何会有这样的态度。
 
 急忙挥手道:“诸位大人不用谢本官,真心感谢的话,那就要多谢皇孙殿下!”
 
 听到这样的话语后,群臣赶忙神色赶忙正色起来。
 
 纷纷开始赞颂皇孙殿下。
 
 至于朱雄英则是将这些没有营养的事情,全部过滤掉了。
 
 只不过心中感慨不已,这一年的时间,平定了好几次叛乱。
 
 虽说这种事情对他而言,就是挥挥手的事情。
 
 却是属于癞蛤蟆上脚背,不咬人,它膈应人。
 
 如今的大明,在自己的治理下,已经被提高到一个不属于它的高度。
 
 好在有那些高产量的农作物存在,这才没有导致银子泛滥,物价上涨。
 
 对于这一点,朱雄英甚至都在心底直呼侥幸。
 
 按照惯例,直至年根,朝廷官员全部放假后。
 
 朱雄英这才准备礼物,前去看望皇爷爷。
 
 此时的朱元璋,虽然依旧在皇宫深院,却一点都不像是一个皇帝,反而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先来无事时,便在御花园中遛鸟,陪伴马皇后一起看日出,日落。
 
 不等朱雄英施礼问安,马皇后便急忙迎了过来。
 
 佯怒道:“大孙,你是不是都将奶奶忘了,这么久都不知道去看看奶奶?”
 
 朱雄英赶忙上前抓住马皇后的手,摇晃道:“奶奶,要不您跟皇爷爷说说,还是让他去处理朝政吧,孙儿留在您身边陪您好不好?”
 
 原本笑吟吟的朱元璋,听到这样的话语后。
 
 怒斥道:“胡闹,如今的大明,刚刚有所起色,说明你平日之中没有懈怠,仍需要努力。”
 
 “再说了,这个天下本来就是你的,皇爷爷帮你治理这么多年,也该休息了。”
 
 说完,朱元璋也不怕脸红,直接拉起马皇后的手,走向一旁的椅子。
 
 朱雄英有些愕然,不明白老朱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要知道皇爷爷才是大明的皇帝,而自己只是个皇孙。
 
 并且还是那种不喜欢坐在皇位上的皇孙,您老人家这么做,真的好吗?
 
 原本马皇后还想说重八几句的,奈何想到大孙的那些传闻。
 
 硬生生将想要说的话语,强行咽了下去。
 
 见奶奶居然也不忙自己说话,朱雄英急忙道:“皇爷爷正直壮年,勇武不减当年,就算那些蒙古人再来,皇爷爷依旧能将他们打的落花流水,所以孙儿觉得您应该……”
 
 可以说朱元璋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将蒙古人赶出了中原。
 
 正常来讲,这种马屁绝对会让朱元璋很是受用。
 
 着实没有料到朱元璋竟然转性了。
 
 只见他挥手道:“不行喽,岁月不饶人,咱真的是老了,即便蒙古人卷土重来,有大孙在,他们又能掀起什么浪花?”
 
 朱元璋很是想不明白,大孙哪哪都好,本事更是逆天。
 
 为何对那个位置如此的抗拒?
 
 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文正,又或者是那些淮西勋贵们,都对那个位置垂涎欲滴。
 
 自己的宝贝大孙可倒好,一而再,再而三的退缩。
 
 若他是庸才的话,或许还有那么一丝情有可原。
 
 奈何宝贝大孙无论在那个领域中,都是最顶级的存在。
 
 这种时候退缩,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太过于懒散,要狠狠的鞭策一番才行。
 
 就在朱元璋一本正经打算说教大孙的时候,小太监跑了过来。
 
 恭敬的汇报道:“陛下,皇后娘娘,晚膳准备完毕,现在是否用膳?”
 
 这下子,朱元璋刚刚想好的话语,全部憋了回去。
 
 高兴道:“大孙,难得你今日空闲,走,陪你奶奶一起用膳!”
 
 对于这种要求,朱雄英自然不会拒绝。
 
 但自己准备的新玩意,只能等用膳完毕或者是明日再说了。
 
 毕竟奶奶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实在是让他说不出拒绝的话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