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第二百九十章 只是一介文官
-  第二百九十章 只是一介文官
-     一众番邦使者们,除了占城国使者心中早有准备外。
 
 其余所有使者全部被大明强大的火器给震慑住了。
 
 不是他们不想质疑大明火器的威力,而是他们一行人之中,有人亲眼见识过火器的威力。
 
 如今摆在沙盘上测试,说句不中听的话语,其威力远不如火器真实威力之万一。
 
 沉默了好一阵后,暹罗国使者这才对王宇拱手施礼。
 
 谄媚道:“想必大人应当是大明帝国顶级武将之一吧!能够得到大人的指点,小人着实是受益匪浅!”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诡计都是徒劳的。
 
 大明帝国若是早些将火器搬出来,他们这些国家架在一起也不够看。
 
 听到暹罗国使者这样说,其它国家的使者也纷纷将目光落在王宇的身上。
 
 如此年纪就拥有这样不凡的本事,大明帝国何愁不强大。
 
 自己败在这样一位有本事的人手中,也不是一件难堪的事情。
 
 王宇一脸错愕之色,实在是没有料到对方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语来。
 
 自己有几分本事,自己最清楚。
 
 都不用说那些劳苦功高的老将军们,单单是他们这些刚刚通过新型科举走出来的年轻官员们,其中就有几位的本事让自己自愧不如。
 
 自己只不过是运气好,承蒙皇孙殿下更改科举制度,这才侥幸获得站在朝堂上的资格。
 
 之所以在这里参加沙盘战术推演,仅仅是为了学习。
 
 如今说自己是大明之中,数一数二的武将,自己哪里有这样的资格?
 
 倘若自己没有得到皇孙殿下的赏识,估计自己这辈子只能空怀满腔的抱负,沉浸在乡野之间为生计四处奔波。
 
 根本就不可能会有今日这样的成就,所以,自己今日拥有的一切,全都是皇孙殿下对自己的恩赐。
 
 当下微笑道:“使者说笑了,本官只不过是朝堂之中的一节文官而已,本领更是处于微末之流!”
 
 “吾大明朝堂之中,能人志士多不胜数,又岂是我这小小文官能够比拟的!”
 
 虽说此话之中有很大的水分,将自己贬低的一文不值,却处处彰显出大明的强大。
 
 更何况,自己在新型科举时,成绩也不是很优越,这样说完全没有问题。
 
 其它文官听到这样的评价后,也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并未开口反驳。
 
 而这样的态度却让一众番邦使者们深信不疑,纷纷流露浓浓的惊骇之色。
 
 如此有本事的年轻人,在大明帝国之中,只能算一个文官。
 
 要是这样的话,那么大明帝国的武将,会恐怖到何等地步?
 
 想必那些武将若是对自己国家出手的话,他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安安静静的等死。
 
 一时间,众多番邦使者们的心中都暗自庆幸起来,好在自己比较沉稳,没有做出挑衅大明帝国的事情。
 
 当然,这些使者之中也有一人对此不以为意。
 
 他就是屡屡挑衅大明帝国权威的高棉使者。
 
 在此之前,他看大明帝国强大不假。
 
 但自己的国家距离大明帝国何止千万里,就算将大明帝国得罪了,又能如何?
 
 况且,自己国家相对比较渺小,又没有广阔的资源,大明帝国应当不会兴师动众去攻伐自己的国家。
 
 除非大明帝国的将军们脑袋中有泡,才会主动做出那种劳民伤财,却又得不到半点好处的事情来。
 
 但现实的结果却与整个高棉帝国皇室的想法有着天壤之别。
 
 整个大明帝国之中,像王宇这样有本事的官员,绝非是一两个。
 
 随便派遣出去一人,携带火器前往高棉帝国,都能够轻轻松松的将自己国家灭掉。
 
 劳民伤财,根本就不存在。
 
 想到这里,高棉使者不禁对自己之前的做法懊悔不已。
 
 更加不会想到,因为自己国家的无知,极有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
 
 为了挽救自己之前的错误,所以高棉使者彻底放下心中的高傲。
 
 对着燕王朱棣施以大礼道:“燕王殿下,是外臣不知天高地厚,有眼无珠,冒犯了大明帝国,外臣在此向您请罪!”
 
 “还望大明帝国大人有大量,放小国一马!”
 
 先后态度的转变,在场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大明官员心中暗爽的同时,神态并未有丝毫的变化。
 
 朱棣更是直言不讳道:“这样的话语,使者还是亲自与皇孙殿下说吧!”
 
 既然自己的大侄儿能够让侍卫过来传话,心中自然早就有了打算。
 
 自己绝对不能因为对方向自己说几句软话,就坏了侄儿的大事。
 
 如此不近人情的话语,让在场所有番邦使者们的心底都升起一抹寒意。
 
 至于高棉使者更是脸色苍白如纸,软软的跪倒在地面上,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其它使者见状后,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将此地发生的所有事情,丝毫不差的告诉自己的王。
 
 千万不可有丝毫对大明帝国不敬的想法,除非是想让自己的国家灭亡。
 
 至此,沙盘推演也到了尾声。
 
 在燕王朱棣的命令下,众人这才纷纷退去。
 
 负责陪同番邦使者们的礼部官员提议,让他们好好的见识一下大明帝国的夜生活。
 
 但都被各国使者婉拒了,不是他们不想了解大明帝国,而是不敢。
 
 对大明帝国了解的越多,他们越能发现大明帝国的强大。
 
 更何况通过沙盘的切磋,番邦使者们早就认识到自己国家的不足之处。
 
 哪里还在大明帝国境内逗留,恨不得现在立刻返回自己的国家。
 
 拒绝了礼部官员的提议后,这才番邦使者径直赶往鸿胪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择日向大明帝国辞行。
 
 一切完事后,这些使者们这才各自返回自己的房间中休息。
 
 而高棉国使者确定其它国家使者都休息后,这才独自一人悄悄出门,重返鸿胪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求见鸿胪寺卿。
 
 原本鸿胪寺就是一个清水衙门,平日之中也不用参与朝政大事。
 
 奈何这些番邦使者的到来,让整个鸿胪寺上下官员忙的脚打后脑勺。
 
 好在一切事物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并未出现任何的插曲。
 
 只要将这些番邦使者送走,鸿胪寺上下,便能够恢复往日的清闲。
 
 如今得知番邦使者辞行的消息后,鸿胪寺卿高兴的差点乐出声来。
 
 正打算回去好好休息时,却听闻高棉使者在外求见,一股无名火瞬间升腾起来。
 
 暗骂了一句后,这才让人将高棉国使者带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