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第190章 册封郭子仪

第190章 册封郭子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后宫。

    金仙公主最后那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苏绾的脑海中炸开,震得她整夜无眠。

    皇后?

    母仪天下?

    这两个词,像两团鬼火,在她眼前飘来荡去。

    她翻来覆去,锦被冰凉,怎么也暖不热。

    她只是个才人,一个被皇帝当作棋子的才人。

    金仙公主的话,究竟是提点,是试探,还是一句不经意的……

    期许?

    苏绾不敢深想,越想,心就越乱。

    次日,天还未亮,宫中的钟声便已沉沉响起。

    太极殿,神武朝的第一次大朝会,即将开始。

    天光晦暗,巨大的殿宇如一头蛰伏的巨兽,沉默地匍匐在长安城的龙首原上。

    殿前的白玉阶上,文武百官早已按照品阶分列站好,鸦雀无声。

    冷风卷着残雪的寒气,吹动着官袍的下摆,却吹不散那股凝滞在空气中的压抑与紧张。

    每个人都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带着小心翼翼的算计。

    位列文官之首的右相李林甫,半眯着眼,神情一如既往地高深莫测,对周遭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而他身后不远处的赵奕,脸色却有些发白,紧紧抿着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他们都在等。

    等那个以雷霆手段夺取了江山的年轻人,等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陛下驾到——”内侍尖锐的唱喏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

    沉重的殿门缓缓开启,身着十二章纹玄色衮龙袍的李璘,在侍卫的簇拥下,龙行虎步,踏入大殿。

    他头戴通天冠,十二旒的玉珠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遮挡着他深邃的眼眸,却遮不住那股扑面而来的,属于帝王的森然威仪。

    他很年轻,年轻得让许多老臣感到刺眼,可他身上的气势,却比久坐龙椅的太上皇李隆基还要沉重,还要令人心悸。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百官俯首,跪拜于地。

    李璘走到御阶之上,转身,在龙椅上缓缓坐下。

    他没有立刻叫众人平身,只是用那双被玉旒半遮半掩的眼睛,冷漠地扫视着脚下乌压压的人群。

    大殿内静得可怕,只能听到众人克制的呼吸声。

    良久,他才淡淡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平身。”

    “谢陛下。”

    百官起身,重新站回自己的位置,头颅依旧低垂,不敢直视天颜。

    李璘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那富有节奏的笃笃声,像是死神的催命鼓,敲在每一个心怀鬼胎的人心上。

    “昨日,朕特开恩科,选拔天下贤才。今日,朕要当着诸位爱卿的面,为我大唐,为我神武新朝,嘉奖栋梁。”

    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

    但“神武新朝”四个字,却像四根针,扎进了以赵奕为首的世家门阀官员的心里。

    这是在宣示,也是在警告。

    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传新科状元,郭子仪,上殿。”

    话音刚落,一名身材魁梧的青年自殿外走入。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状元红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刚毅,眼神清亮。

    他不像个文弱书生,那双布满薄茧的手,和行走间沉稳的步伐,无不透着武人的干练之气。

    他走到大殿中央,撩袍跪下,动作干净利落。

    “草民郭子仪,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璘看着他,嘴角似乎微微勾了一下。

    “郭子仪,朕问你,‘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匹夫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你以为,何为天子之怒?”

    这正是昨日殿试的策问题。

    满朝文武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他们也想知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是如何凭借这个刁钻的问题,夺得状元魁首的。

    郭子仪俯首,声音洪亮如钟:“回陛下,草民以为,天子之怒,不在伏尸百万。而在其一怒之下,能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使四海清平,使奸邪宵小,闻风丧胆!”

    “好!”

    李璘抚掌,龙椅上发出一声轻响。

    “说得好!朕要的,就是能让奸邪宵小闻风丧胆的臣子!”

    他站起身,走下御阶,亲手将郭子仪扶了起来。

    “郭子仪听封!”

    郭子仪再次跪下,神情激动。

    “朕,册封你为正三品,殿前将军,赐府邸一座,黄金千两,云锦百匹!望你日后,尽忠职守,莫负朕望!”

    此言一出,整个太极殿瞬间死寂。

    殿前将军!

    正三品!

    一个白身书生,一场科考,一步登天,直接被封为执掌禁军的殿前将军?!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荒唐的任命!

    文武殊途,一个新科状元,不入翰林,不进六部,反而去掌管兵权?

    无数道目光瞬间集中在了郭子仪身上,有惊愕,有嫉妒,有鄙夷,更有深深的敌意。

    武将那边,几位宿将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

    他们拼杀半生,才换来如今的地位,一个黄口小儿,凭着几句漂亮话,就爬到了他们头上?

    文官这边,御史大夫的嘴唇哆嗦着,几乎就要出列死谏。

    而赵奕,他只觉得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明白了。

    皇帝这是在用最直接,最羞辱的方式告诉他们这些世家门阀:他选人的标准,与你们无关。

    他要用的,是只忠于他一个人的刀!

    郭子仪此刻也懵了,他预想过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入翰林院做个编修,或是外放当个县令。

    殿前将军,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

    他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几乎要将他刺穿的目光。

    但他抬头,看到的是皇帝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有期许,有信任,更有不容置疑的威严。

    热血瞬间涌上心头。

    士为知己者死!

    郭子仪重重叩首,额头砸在冰冷坚硬的金砖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臣,郭子仪,谢陛下天恩!臣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字字铿锵。

    李璘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朝堂,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就是要让他们看,看他是如何破格用人,如何提拔寒门,如何将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的。

    “传榜眼王昌龄,探花王维上殿。”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