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我靠伪装神女攻略整个皇朝-> 第175章 大宣盛世,可自此而启

第175章 大宣盛世,可自此而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姜芜不曾特意去关注蝗灾的情况,她一直秉持着她和谢明朔之间维持的一个底线,点到为止。

    帝王所请,神女点化,仅此而已。

    此事之后,姜芜便又回到了无所事事的时候,没事去看看她的攻略目标成长的如何了。

    浮笙自那之后,便安分许多,大多数时候都如从前那般,将自己锁在府邸之中,但若是市井之中传出有关神女的什么事,他便会关注一二。

    姜芜去看过,这个小子也和她一样,在复盘呢,自从她出现之后,发生的所有事,都事无巨细的开始复盘,所有,神女特别在意过的人,都在浮笙的名单之上。

    姜芜坐在他的书房之中,慢悠悠的翻看着,浮笙的攻略进度,以极快的速度冲到了八十,就如同她所想的那般,不,应该说,就和她的计划一模一样,半点偏差都没有。

    姜芜便不再去看了,看了也无用,系统倒是问过几次,姜芜都只说,再等等。

    不着急,现在,她才是真正不着急的那个。

    至于其他人,一个个都按部就班的生活着,神女现在已经不需要频繁的做什么了,神赐之物已经融入了这些人的生活之中,姜芜就不必再去画蛇添足了。

    这是姜芜来到大宣的第二年,大宣迎来了近千年的第一个丰收季。

    整个九月,户部都忙的脚不沾地,各地收了粮食,仔细核算,然后报往户部,如今,朝中都在等着今年的收成呢。

    从神农的粮种,到墨家的农具,最后是这一次的蝗灾,虽然添了些麻烦,但总算是顺利解决,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但谢明朔这个新帝,却是在民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威信。

    古往今来,能得一个被百姓这般信重的皇帝,也是难得。

    谢明朔倒也没有隐瞒了神女的功劳,甚至可以说,谢明朔主动的,将神女推到了大宣百姓面前,对大宣的百姓而言,如今的日子,都是神女带来的。

    这样说倒也没错,但……

    浮笙曾“偶遇”了姜芜,“神女娘娘可知,咱们陛下是什么打算?”

    “汝不是最忠于大宣陛下,难道不知,小皇帝是什么打算?”

    “陛下想要留住神女娘娘,为了大宣。”

    “好成算。”

    如今这大宣的香火,的确是可以供奉出一个神明来了。

    “那陛下此举,可得娘娘心?”

    神女垂眸,“吾说过,吾不需要信徒。”

    的确,神不需要,但凡人却趋之若鹜。

    “看来,陛下最后的法子,也是不顶用的。”

    “汝觉得呢?”

    他觉得,浮笙摇摇头。

    祂要走,该是谁也留不住的。

    “人间这般,很好。”

    九月,户部整合了各地的收成,户部尚书一笔一划的写下那个数字,然后在第二日的早朝,珍而重之的禀告给谢明朔。

    那是他们从未想过的收成,足足是从前的三成,而这,还是因着粮种实在不够用。

    周既白上书,提出常平仓制度,在丰年购粮储备,灾年平价出粮,此举从前并非没有人提起,但实在是太难了,做这些的前提是,户部有粮啊。

    谢明朔允了。

    丰收的时候,苏拾卷行走于村落之中,风吹麦浪,收割的百姓知晓,他们是不能将这些粮食全都留下的,但今年的收成,交了朝廷的税,留给自家的也是不少,至少,家里不会饿死人了。

    苏拾卷带着自己的学生,一步步的走过田垄之间。

    “如今的日子,是比从前好过许多。”

    苏拾卷长叹一声,至少,百姓都能活下去了,圣人所言的乐郊,他或许一生都不能见到,但眼前这一幕,已算得百姓心中的乐郊了。

    苏拾卷想起,被他刻意遗忘的那本书,神女曾说,他是苏拾卷,所以,哪怕是神女,也给了他足够的信任。

    可这一切,不过是因为,神女为这个天下,带来了希望。

    那是圣人,一生都在盼望的事情。

    他苏拾卷,何其有幸啊,得见希望。

    那是大宣丰收的第一年,往后,粮食只会越来越多,直到天下无人饿死的那一刻,或许往后,还会出现昏君奸臣,或许百姓还会受到压迫,但总是会越来越好的。

    京城修建了一座粮仓,源源不断的粮食送到了京城,户部尚书那些时日,没事就去看着粮食入库,一车车的倒入粮仓,堆起了一座粮山。

    “看到没,往后,这便是咱们户部的底气了。”

    也会成为大宣的底气。

    京城附近的村子,得了什么都是最快的,自然收成也是最好的,谢明朔亲自来给神女递了请帖。

    竟是秋游的请帖。

    神女很少接受他们的请帖以及邀约,他一向知道,但这一次,他想要试一试,他希望神女去看一看。

    姜芜应约了,她知道,谢明朔想要她去看什么。

    那是京城附近收成最好的村子,村里人也知晓,秋收以后,总有穿着富贵的大人来瞧热闹,原本,村里人,总还是诚惶诚恐的,但见得多了,倒也不足为奇,一心都放在粮食上了。

    乖乖,便是村里种田的老把式,种了一辈子的田,也不曾见到这样的收成,那稻谷往自己家里一堆,人都得不错眼的盯着,生怕这是一场梦,梦醒了,稻谷就没了。

    神女今日倒也有意换了一身寻常些的衣裳,只是气质实在出尘,让人无论如何都忽视不得。

    谢明朔和神女一起走过田间的道路,走过堆满稻谷的农家院落,碰上用午食的时候,家家户户都飘起了炊烟。

    谢明朔看着一户人家在院子里用午食,一人端着一个碗,压着敦实的饭食,自然不都是细粮,多是粗粮,但总归,他们能吃饱肚子了。

    神女自然也看到了。

    “过去千年,朝代更迭,这样的画面,却也是极少见的。”

    走出这个村子的时候,一路无话的二人终于开了口,神女说的随意,可谢明朔,竟是觉得双眼泛起微微的热意。

    “汝说,这会是开始吗?”

    “大宣盛世,可会自此而启?”

    神女在问谢明朔,又好像在自言,这一次,神没要答案。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