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第134章 归家路(三)

第134章 归家路(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钱先生,你醒了!"

    沈望看到钱先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钱先生,不要紧吧!"

    顾维钧也关心着他的身体。

    "没事,睡了一觉,已经好了很多了。"

    顾维钧看到钱先生的脸色比之前好了很多,说话也流利起来,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就放心了。

    "我们到书房去聊聊吧!"

    "这位是?"

    钱先生看向顾维钧身边的年轻人,看着年纪不大,像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些疑惑的向顾维钧问道。

    "这是我新收的学生,沈望。"

    "他大学毕业不久,现在主要跟在我身边学习外交。"

    顾维钧向钱先生介绍沈望。

    "钱先生,您好!"

    沈望向钱先生鞠躬问候。

    "你好!"

    "没有想到顾大使也会收学生,还这么年轻,看来这位沈望小兄弟前途无量啊!"

    "夫人,麻烦你准备一些茶水到书房。"

    钱先生让夫人准备茶水后,就把顾维钧和沈望带到书房。

    "坐。"

    "顾大使这次上门是有什么事情吗?"

    钱先生看向顾维钧,想看看这位东番的驻鹰酱大使究竟有什么目的。

    本来钱先生是想拒绝顾维钧的采访的,他不想要和已经退到东番的国府有任何联系。

    但是,经不过他夫人的苦苦哀求,夫人想要他放松下来,起码在顾维钧上门拜访这段时间内,让鹰酱放松对他的监视,让他的精神压力不要那么大,养好他的身体,好报效国家。

    他现在的情况非常不妙,在他夫人把关于他被鹰酱软禁的消息传出去后,鹰酱对他的监视更加严密。

    他现在的住所被鹰酱的情报人员24小时监控,以及全天候跟踪他和家人的日常活动,他甚至还在家里发现鹰酱情报人员安装的窃听设备。

    他的行动范围也被严格限制,只允许他在住所周边30米内活动,超出范围需向移民局报备。

    他现在所有的信件、电话都要被检查,禁止使用加密或敏感词汇。

    现在更是连亲人朋友的探视都被禁止了,鹰酱政府总是用国家安全为理由阻止别人靠近他的住所,禁止他与外界接触。即使是一起居住的妻子、孩子的探望,也需在特工监视的下进行。

    他的妻子和孩子及也受到严密的监视,就因为他的家人想要和与他一起生活。他的妻子去买菜会被鹰酱的情报人员跟着,平时带孩子散步也会跟着,连去加州理工学院上班也跟着。甚至连他的孩子的上学也在监视的范围内。

    唯有顾维钧的探访没有受到任何明面上的监视和阻碍,他希望顾维钧可以帮助他,把他的情况传递给需要的人和他想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

    他现在想传递消息出去,变得异常困难。甚至,连接收外面的信息都是鹰酱情报人员精心编制的,有几分真几分假完全不知道,他现在急需要了解外面的情况,回国什么时候能够回国。

    他想过其他办法来解决这些困难,但是都没用。之前为了摆脱鹰酱情报部门对他和家人的监视骚扰,选择频繁搬家,来减缓鹰酱情报部门监视带来的压力,到目前为止已经搬了五次家。

    但是在情报传出去后,这样的行为就不行了,现在他提出搬家都会遭到监管他的鹰酱情报人员的严厉拒绝,并且还会警告他。

    即便他自己强行搬家,也会在搬家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让搬家一事不能进行下去。

    "我这次过来拜访的主要目的是想招揽钱先生,想让你为我们的国家效力!"

    "钱先生,想必中原的情况你也是了解的,可以说是积贫积弱,没有任何工业基础,你回到中原什么也做不了!"

    "你回中原能做什么呢?"

    "难道要去种苹果吗?"

    "我们可以为你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和生活环境,虽然比不上鹰酱。"

    "这是我们可以提供的——"

    顾维钧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很抱歉,顾大使!"

    "来到鹰酱留学的时候,我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学成必归,报效祖国。"

    "谁也不能阻碍我!"

    "如果说,种苹果是报效祖国唯一的方式,那么我也愿意去做。"

    钱先生打断顾维钧的话语,把顾维钧递过来的文件推了回去,严肃的说道。

    "即便东番是中原的一部分,我也不会去东番的,东番的国府已经完全背叛孙先生的三民主义了,脱离了人民。"

    "我宁愿这样一直被鹰酱软禁着,也不会为东番的国府效力。"

    钱先生拒绝道,这不是他第一次拒绝国府的邀请了。

    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受国民政府委托,启动原子能研究委员会的计划,旨在培养核物理人才。

    胡适向他发出信函,邀请他回国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工学院并担任核心科研职务,当时他以教学任务繁重为理由婉拒了。

    在1947年的时候,他回国与夫人结婚期间,国府的教育部长朱家骅通过胡适再次邀请他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当时他用才疏学浅为理由拒绝了,并明确表示不愿卷入政治。没想到国府这次居然动用了顾维钧这尊大佛,不过他还是不会答应的。

    "顾大使,国府的腐败让我彻底看清楚这帮人,恕我不能答应你的邀请。"

    他拒绝国府,主要是出于对国府腐败无能的深刻认识。他虽潜心科研,但对国内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国府的腐败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了。

    在政治与行政上任人唯亲,派系林立,东番那位秃子依靠“CC系”、“政学系”、“黄埔系”等派系进行统治,官员晋升往往不看能力和政绩,而看重派系归属和个人效忠,这导致官僚体系效率低下,充斥着无能之辈。

    国府还进行“公开透明”的买官卖官,官职明码标价,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他在鹰酱这边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到。

    通过买官获得职位的人,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搜刮民脂民膏以收回买官的“成本”并牟取暴利,这些人已经形成“贪腐-买官-再贪腐”的恶性循环。

    再加上法纪废弛,特权横行,法律和制度对权贵阶层形同虚设。四大家族(蒋、宋、孔、陈)及其亲信利用特权,垄断国家资源,从事投机生意,甚至与黑社会勾结,更是无人敢管。

    在经济与金融上,更是崩溃式腐败。劫收敌产,中饱私囊,抗战胜利后,国府的官员以接收日伪资产为名,大肆劫收。

    国府这些人将工厂、房屋、物资等据为己有,或变卖牟利,导致原本可用于国家重建的资产落入私人腰包。

    他们的管理能力比小鬼子还要弱,敛财的能力却丝毫不弱于小鬼子的搜刮,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当时还流传着五子登科(条子、房子、车子、票子、女子)的讽刺。

    再加上官僚资本的垄断,扼杀了当时的国民经济,以孔、宋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利用手中权力控制银行、外汇、进出口和重要产业,排挤和吞并民族资本,严重扭曲了市场经济。

    更是在金圆券改革上,进行疯狂的掠夺,国府为应对内战军费开支,于1948年推行金圆券改革,强制收兑民众手中的黄金、银元和外币。

    这本质上,就是国府以国家的暴力作为后盾的,对人民群众的财富进行赤裸裸的掠夺。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金圆券迅速变成废纸,中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财富被洗劫一空,民不聊生。

    这样的政府还有救吗?还有什么值得他效力的,国府已经被他的人民抛弃了。

    在军事系统上的腐败就更不用说了,全世界都看到了。吃空饷,喝兵血已经是军队中的常态了,军队中高级军官普遍虚报士兵人数,以骗取更多的军饷和给养,而实际到位的军饷又常被层层克扣。

    导致前线士兵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士气极其低落。

    更离谱的还是倒卖军用物资,将鹰酱援助的武器、药品、汽油等战略物资在黑市上倒卖,甚至有的卖给了兔子的军队。

    "国府主动开启内战,政府和军队更是腐败无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恕我不能回去为国府装点门面。"

    而且他对国府治下的学术风气也感到非常失望,他认为许多所谓的大师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真正想做事业的人,却又没有合适的环境。

    "国府的行事风格我也不怎么认同。"

    在国府败退到东番后,国府就强制要求留学鹰酱的学者更换新护照(仅限往返东番)。

    他通过申请美国国籍、购置房产等策略,才规避了东番政治审查,又为未来回国保留通道。

    在他被鹰酱拘留后,国府还曾试图通过蒋百里家族施压让他前往东番,这样的行事情风格让他怎么同意国府的招揽。

    最后还是以学术研究需在自由环境为由拒绝了国府的要求,并且通过加密通信与兔子的地下组织取得了联系。

    "我想要报效祖国,报效民族,但更希望为一个清明、有为、真正致力于国家富强的新政府效力。"

    "在1949年后,我看到了这样的新政府。"

    "这几年,我了解到中原的政治风气和学术风气大有改观,各项建设蒸蒸日上,我看到了希望。"

    "所以,我才会拒绝鹰酱,拒绝国府,毅然决定回国的,即便是被囚禁虐待,被软禁严密监视,回国更是遥遥无期,但是这也未能动摇我的决心。"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