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农家下堂妇:我靠种田翻身了-> 第344章 晦气啊
-  第344章 晦气啊
-     两个人衣裳被撕裂了一大块,腿也摔伤了,帽子也歪了,佩剑都甩了出去。
 
 “呸,真特么晦气!”
 
 “这可真是......怎么搞的!”
 
 两个伤残人士又气又急又窝火,伤的不重,但也不算轻,火辣辣的到处痛。
 
 反正这模样,肯定不能继续去柳湾村了。
 
 他们可是官差,代表的是官府,出场的时候得仪表堂堂、威严十足才能让那些村民们心生敬畏之心,进而对他们唯唯诺诺、唯命是从。
 
 这副模样,怕不是去给人笑话的!
 
 骡车已经毁了大半,车轮子都飞出来了一个,窗户也歪了,肯定没法继续赶了。两人找回骡子,轮流骑上,一拐一瘸的返回城里。
 
 被分派去别村的差役们都顺顺当当回来了,一番声色俱厉的呵斥下,将压力成功给到了各村里正,根本不管各村的怨气滔天和哀嚎连连。
 
 反正他们已经凶神恶煞的交代下去了,到期交不上来税粮,就要他们好看。
 
 狠狠的教训一番几个刺头,其他人自然就老实了。
 
 什么交不出来那都是没到那份上,那些贱骨头们贼精,不狠狠逼迫他们他们就敢偷奸耍滑嚎哭卖惨。
 
 呸!
 
 这俩倒霉催差役回到衙门,被同僚们笑得不行,纷纷打趣。
 
 大家伙儿——包括当事人两人在内,都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儿,毕竟,是意外么。
 
 意外什么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对不对?
 
 第二天,新上任的鲁县丞便随手点了另外两个差役前往。
 
 结果......这俩差役所乘坐的骡车将两人带河里去了。
 
 幸好河水不深,两人都没有性命之忧。
 
 但那惊吓可是实打实的。
 
 两个人惊慌之下喝了好多河水,呛得那叫个死去活来。
 
 好不容易爬上岸,浑身湿漉漉的,衣裳上还沾了水草和河底的淤泥。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才到了一半的路程呢,显然,搞成这样他们也只能先打道回府。
 
 两个人回到衙门,少不了也享受了一番昨天那两个人所享受的待遇,叫同僚们好一通打趣嘲笑。
 
 其中数昨天那两人笑得最大声。
 
 好了,终于有人跟他们一样丢脸了,痛快了!
 
 发生意外没办法,差事还得继续干。
 
 第二天,鲁县丞又派了两人去。
 
 结果......如出一辙。
 
 不同的是各有各的倒霉。
 
 这下子,没有人笑得出来了,都有一种古怪、以及微微不安的感觉。
 
 就算是个傻子也该想到了,这里头肯定有原因。
 
 “怎么回事?”
 
 “难道是柳湾村的人干的?太邪门了吧?”
 
 “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好大的胆子!”
 
 “真是岂有此理!”
 
 孙捕头心里颤巍巍的,他敢肯定,这一定和柳娘子、初七有关。
 
 他们俩可真是、胆子太大了......
 
 他们也想的太天真了。
 
 衙门里这么多人啊,一旦察觉了不对劲儿,再派过去的就不会只有两人了,他们要怎么收场?
 
 且此事肯定会彻查,那就更麻烦了......
 
 鲁县丞忙将此事禀报了安县令。
 
 安县令脸色很难看,冷笑道:“不用说了,肯定是那柳氏两口子干的好事儿!他二人本就胆大的很,什么都敢做,偏偏这么巧他们就是柳湾村的人,要说跟他们没关系,本官都不信!”
 
 “以往本官不跟这两个蛮横无状之人计较,如今倒好,他们还真以为他们自己有什么好本事啦?竟敢如此张狂!叫孙捕头明天带十几个人去柳湾村,将他二人请来。本官要亲自会一会他们。”
 
 鲁县丞一怔,迟疑道:“大人,可此事......并无证据,就这么抓人会不会......”
 
 安县令根本没当回事,冷笑道:“那又如何?随便找个什么理由将人带来便是,这还用本官教吗?”
 
 “是,大人。只是孙捕头病了,昨天便告了假,下官让章捕头带人去吧。”
 
 “嗯。”
 
 三天的时间,随着必须提前缴纳税粮的消息通知到各村,各村都炸了。
 
 哭天喊地。
 
 去年歉收,粮价上涨的厉害,本来大家伙儿的日子就很不好过,基本上就是熬着。
 
 好在今年春耕的时候雨水充沛,天气不错,看着水田里的禾苗一天天长起来,所有人心里都充满着希望,眼巴巴的盼着今年秋收的时候是个大丰收,也能好好的吃上两顿饱饭。
 
 没想到......就在这青黄不接、正是最最困难的时候,官府居然要提前收缴税粮!
 
 一收两年!
 
 天都要塌下来了!
 
 “官差老爷,如今家里一粒粮都没有啊,这要怎么交啊!”
 
 “官差老爷行行好啊,真的交不起啊。”
 
 “老天爷,还给不给人活路啊呜呜呜......”
 
 消息所到之处,一片哀鸿遍野。
 
 无一例外。
 
 官差们才不管,声色俱厉喝斥逼迫,撂下狠话便扬长而去。
 
 各村里正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当即就站不住坐在了地上。
 
 村里各家是什么情况,他们哪儿能不知道?
 
 两年税粮?把人给打死这也交不出来啊。
 
 可是,官府下了命令,就算交不出来那也得想办法。
 
 不然的话那后果谁也承受不起。
 
 官府是绝对不会通融的......
 
 于是,各家哭过嚎过、悲伤过、绝望过,抹掉眼泪,还是得掀老底的搜刮家里,一点点凑。
 
 实在凑不出来,只能抱着希望去各亲戚家借。
 
 柳湾村以及周边几个村子托柳采春的福,日子都过得不错,尤其柳湾村,简直叫人羡慕死。
 
 自然而然,上柳湾村以及柳湾村周边三个村子来借钱借粮的特别多。
 
 那三个村子倒还罢了,柳湾村上下,齐刷刷莫名其妙。
 
 “什么?官府提前收税粮?一收收两年?开什么玩笑!”
 
 “等等等等,你在说什么?我怎么、怎么没听懂啊?”
 
 “我说二表舅你们这就胡扯了啊,就算想借钱借粮也不用撒这种谎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们村怎么就没官府的人来?”
 
 “你们不会遇到骗子了吧?我看准是!”
 
 “......”
 
 双方鸡同鸭讲、牛头不对马嘴,好不容易彼此搞清楚了对方的意思,双方都傻眼了......
 
 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