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读书无用?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 第191章 没有真本事

第191章 没有真本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陈亢从书院离开后,一整天几乎都在兴奋中度过。

    他虽然不知道陆承安究竟有多大的本事,但既然是父亲再三叮嘱的,他便无条件相信拜陆承安为师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且拜师的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几乎没费什么心思。

    陈亢回家后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陈母,对此陈母也十分开心。

    两人来到陈长河的牌位前诉说了这件事,当晚又梦到了陈长河托梦,告诉陈亢,他们陈家即将大兴。

    怀着这样的心情,第二天天还没亮陈亢便醒了。

    洗漱干净随便吃了点东西便赶往书院,原本陈亢还以为自己来的够早的了,没想到进入院子里后却发现昨天那个接待他的少年还有一个小女孩竟早就在了,而且两人都在一丝不苟的读着书。

    陈亢顿时有些尴尬,连忙走到陆承安面前拱手道:

    “先生,弟子来迟了。”

    陆承安笑了笑道:

    “还好,还不算迟。呐,这本书给你,坐在那边去晨读。”

    陈亢看着手里那本写着《千字文》的书籍,心中有些疑惑。

    读书?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疑惑,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带着陆承安给的书坐在桃树下开始晨读。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一开始陈亢还能保持专注,只是当他翻来覆去读了将近大半个时辰之后,心思明显有些分散了。

    看了眼其他两个人,发现那个只有五六岁的小女孩都始终全神贯注,便不好意思分心,继续让自己专心读书。

    好在晨读没持续太久,陆承安终于开口打断了他们。

    “好了,晨读结束,开始练拳吧。陈渊,教新来的师弟练拳。”

    听到练拳,陈亢心头一顿,不由得暗道:

    “原来先生走的是武道路子,这...”

    他在道院修行的是仙道,而且已经六品了。

    如果这个时候转修武道,虽然进境肯定比从未开启修行的普通人快得多,但之前打下的仙道基础也差不多等于是白费了。

    虽然有些遗憾,但陈亢还是说服自己道:

    “武道也不错,能入上三品,将来成就不会比仙道差。既然父亲如此推崇先生,那就说明先生的武道必定是惊世骇俗。”

    说服自己后,陈亢便满怀兴致的跟着陈渊开始练拳。

    一招一式,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学的一丝不苟。

    只是学着学着便有些不对劲,这拳法慢悠悠的,像是不停地在画圈圈,似乎与他所知的武道淬体拳法不太一样。

    关键是这拳法虽然在师兄陈渊的讲解下似乎立意不俗,可引动气血的能力却微乎其微。

    不能引动气血那如何完成淬体?

    无法完成淬体,那又该如何强化体魄提升境界?

    陈亢不解,但却并未多想,只觉得应该是自己见识浅薄,看不出这拳法的高明之处。

    就这样,陈亢反而更加努力,一点细节都不愿放过。

    练拳结束后,大家一起休息了一段时间。

    趁着这个时间陈亢也跟陈渊和陆宁儿渐渐熟悉了起来。

    听到陈渊这个比他还小两岁的师兄如今竟然已经是六品上的修为,陈亢不由得暗自咋舌。

    心想先生门下果然都是绝世天才。

    自己若不是有父亲的关系,恐怕根本没资格拜入先生门下。

    因此,陈亢心中也愈发的坚定自己拜陆承安为师是多么明智的决定。

    之后的日子,不管刮风下雨,风霜雨雪,陈亢每日卯时四刻之前都会准时来到书院。

    每天早上都会跟着陈渊和陆宁儿在桃树下晨读。

    从《千字文》到《三字经》,再到《小学》、《孝经》等等...

    不知不觉半年时间过去。

    陈亢越来越疑惑,为何半年时间除了读书学习之外,陆承安便再也没有传授他任何关于修行的知识?

    那套拳法他也早就练的纯熟,依旧没有感觉到其中有任何神奇之处。

    以至于这半年来因为再也没有进行仙道修行,让陈亢的仙道六品修为都开始变得虚浮不定,有了跌境的征兆。

    虽然心里满是疑惑,但陈亢却并没有贸然去问陆承安,而是依旧老老实实的每天读书,学习。

    时光就这样快速流逝,一转眼陈亢来到书院已有三年。

    三年时间过去,陈亢依然没有得传任何修行之法。

    从一开始的疑惑,不解,到现在终于开始有些忍耐不住了。

    陈亢实在想不通,为何这三年来先生只是让他读书,从未教过任何修行之法。

    那套拳法经过三年练习他至今没看出任何神异。

    而他的仙道修行也彻底荒废,从六品一步步跌落,如今只剩下不到八品的修为了。

    三年的积累,心中的疑惑、不解还有一点点不满终于爆发了出来。

    这一天晨读开始,陈亢并未像之前那样老老实实坐着晨读,而是走到陆承安面前,跪了下来,二话不说,先磕了三个响头。

    磕完头后,陈亢脸色涨红,朗声问道:

    “先生,弟子有一事不解,不知先生能否为弟子解惑?”

    陆承安看着他这副模样,笑了笑道:

    “你说吧。”

    陈亢鼓起勇气,沉声道:

    “弟子拜先生为师,已有三年,三年来弟子从未有过任何懈怠,先生布置的课业也完成的一丝不苟。可弟子不解,为何三年过去了,先生始终不愿传弟子真本事?”

    “若先生是想以此考验弟子,弟子想知道,这份考验还有多久?”

    “修行人虽说寿元比寻常人长,可若误了黄金入门时间,将来还会有高的成就吗?”

    “先生能否给弟子一个准确的时间?也好让弟子心中安定。”

    陈亢说完,便俯身下拜,没有起身。

    陆承安笑了笑道:

    “忍了三年才来问我,倒是难为你了。”

    “我且问你,何‘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陈亢不假思索回道:

    “意思是中庸之道是离不远的,若有人遵循中庸之道却远离人群,那就不算是得道了...”

    陆承安又问:

    “何为‘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陈亢回道:

    “意思是君子做人的道理就像射箭一样,若射不中靶心,就要反过来看看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够好,下的功夫够不够深。”

    陆承安再问:

    “何为‘君子不器’?”

    陈亢再答:

    “意思是君子不应该以某种固定的方式约束自己的行为处事方式,另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当以道为本,而非追求术器手段。”

    一问一答结束,陆承安微笑着看着陈亢道:

    “三年学有所成,陈亢,你还觉得为师没有传授你真本事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