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15章 开辟商道,整治薛家

第215章 开辟商道,整治薛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俗话说得好,如果你感到岁月静好,那么一定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而此时此刻,替江瀚负重前行的,正是在勋阳一带和官军血战的高迎祥、张献忠等人。

    与高迎祥等人的狼狈不堪相比,龙安府可就轻松太多了。

    年前,四川巡抚刘汉儒带兵尝试着从南面的江油县,对江瀚的根据地发起进攻。

    但却被驻守在江油县的邵勇,带队给打了回去。

    之后邵勇更是亲率三千精锐,从彰明县一路追杀官军,一直把刘汉儒的部队赶回了安县境内,斩首三百余级。

    眼见贼兵凶猛异常,吃了大亏的刘汉儒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他只能紧守城池,苦苦等待远在云南平叛的总督朱燮元,以及总兵侯良柱带兵回援。

    就这样,江瀚和他的部队,在龙安府安安生生地过了一个好年。

    当然了,过年该有的赏赐肯定是少不了的。

    只不过发赏一事,还是让江瀚感觉有些肉痛。

    想当初在陕州城里,他麾下也不过才三千多人,所以江瀚才敢大手一挥,每人赏银三十两,用以劳军。

    可如今,他麾下的主力战兵,已经膨胀到了八千多人。

    要是还按之前的标准来发,恐怕府库都要被掏空一半。

    无奈之下,江瀚只能按照随军的年限,分级发赏。

    那些在陕州之前,就跟着他的老弟兄们,还是老样子,每人一个三十两的红封。

    而后面在宁夏、甘肃等地,新加入的士卒们,江瀚则是每人减半,只发了十五两。

    虽然赏赐比老兵们少了一半,但这些新加入的士卒们也没什么怨言。

    反倒是一个个拿着沉甸甸的银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以前在墩堡里戊边,过得是什么日子就不用多说了。

    别说十五两银子,有时候一年到头,连几个铜板都见不着,大家用的都是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法子。

    如今不仅每月能领到月饷,过年竟然还有这么大一笔赏钱,这帮新兵们别提有多开心了。

    并且,大帅还承诺,等他们随军年限上来了,一样也能领到三十两的赏银。

    拿到银子后,士卒们照例轮流放假,整个龙安府都洋溢在一片兴高采烈的节日气氛之中,所有人都结结实实的过了个肥年。

    江瀚这边发银子倒是发开心了,可负责管账的赵胜,脸却垮了下来。

    这笔赏银发下去,那就是将近十七万两,任谁来了都要心疼。

    “大帅,这日子没法过了!”

    “府库里的存银本就不多,如今更是空了将近三分之一。”

    府衙里,赵胜拿着账本,对着江瀚大倒苦水。

    “咱们来年怎么招兵?怎么打制军械甲胄”

    江瀚倒是不急,笑眯眯地亲自给赵胜沏了杯热茶,示意他稍安勿躁:

    “哎呀,赵赞画,你看你,又急。”

    “银子没了,可以想办法再挣嘛。”

    “再说了,还有不少珠宝首饰,古玩字画呢。”

    赵胜顾不得烫嘴,猛地灌了口热茶,越说火气越大:

    “这些玩意儿根本就找不到地方变现,堆在府库里还不如粮食来得实在。”

    “再说了,咱们拿啥挣银子?”

    “龙安府这穷乡僻壤的,茶,它不产,盐,它也没有;更别说炼铁了。”

    “咱就算想挣银子,也没地方挣啊!”

    他叹了口气,提议道:

    “依我看,咱们要不先把商税提上来?”

    “前阵子过正旦,弟兄们手里的钱可是用了不少,现在把商税提上来,能回一点是一点。”

    江瀚听罢,点了点头:

    “嗯,可以,暂时定到十税一。”

    “但只针对城里的大商家,街边那些小商小贩,引车贩浆之辈就先别收了,让他们多留点在手上。”

    “咱们龙安府商业不算发达,这点商税解决不了问题。”

    “依我看,还是要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商道出来。”

    其实开辟商道这件事,江瀚一直都有在仔细考虑。

    龙安府的虎牙薛氏,就掌握着一条松潘饷道。

    江瀚本想有样学样,从松潘饷道进入松潘卫,和周边的番部土司们做生意。

    但由于高原反应,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只能作罢。

    可入藏通商一事,江瀚又不得不去做。

    这里面的利润,实在太丰厚了。

    松潘地处岷江上游,是连接四川、西藏、青海、西宁一带的重要枢纽。

    龙安府更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根据江瀚这些日子打听到的情况,在松潘的羌族部落里,一百二十斤的茶砖就可以换到一匹上等的川西战马;八十斤茶砖,可以换一匹中马;六十斤,换一匹下等驮马。

    本来松潘草地是不怎么产战马的。

    可只要越过岷山,北面就是水草丰美的青海和西宁。

    那里可是绝佳的养马地,养的都是上等的河曲马。

    在青海、西宁一带驻扎的蒙古部落,由于大明长期的经济封锁,正处于一种极度缺铁的的状态。

    而此时,统治着乌斯藏的,是信奉的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白教)的藏巴汗丹津旺布。

    可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信奉的却是格鲁派(黄教)。

    所以,两方一直在为了信仰和地盘,争斗不休。

    青海和西宁的蒙古部落,一直想要入藏“卫教”,只是苦于缺少甲胄和兵器,一直无法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江瀚可是听说了,在青海西宁一带,十副布面甲,就可以换到二十五河曲马,其中还包含三匹上等种马。

    一把精锻镔铁长刀,可以换两匹中等河曲马。

    即便是一口最普通的铁锅,都能换回来一整头肥羊。

    这等堪称暴利的买卖,要说江瀚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战马在古代的军事价值,自然不必过多赘述。

    可到了明末时期,由于财政崩溃,明军的马匹数量少得可怕。

    朝廷连人都养不活了,自然也没办法再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战马队伍。

    也只有在辽东这样少数军费充足的地方,还保持着万余人的骑兵队伍。

    可辽东的关宁军,面对的却是动辄数万的后金骑兵。

    后金采取的可是以人养马的政策,随时都能集中优势兵力对付关宁军。

    江瀚日后肯定是要对上后金的,想要征战北方,骑兵的数量就绝对不能少。

    编练车营,打的是阵地战,只有骑兵,才能完成追亡逐北,一锤定音的歼灭任务。

    但现在的问题是,江瀚的人马,根本没办法越过松潘草地,北上青海。

    而且,藏地各种土司、寺庙的势力,盘根错节,外人想要进去做生意,简直难如登天。

    而松潘卫的各处羌人、白草番部落,他们虽然也有不少马匹,但这些番部更多的,则是青睐于茶叶。

    江瀚所在的龙安府,由于地处川北,海拔较高,所以气候寒冷,霜期较长。

    全年的无霜期,仅有五个月左右,远低于川南或川东的茶区,不是茶叶的主要产地。

    龙安府只是一个中转枢纽罢了。

    所以,江瀚的计划是打通一条横跨,松潘卫——龙安府——保宁府——成都府的商道。

    他可以从成都府或保宁府等地购买茶砖、精铁等物资;然后把精铁加工成刀甲、铁锅,最后把成品转运到松潘卫去。

    至于启动资金,府库里还有些珠宝首饰,古玩字画,这些玩意儿虽然变现慢,但好歹也是笔不小的财富。

    实在不行,那就搞点穿越者的老几样,白糖、玻璃、香皂、香水一个不落,全都给安排上。

    白糖虽然用黄泥水淋糖法做不出来,但用活性炭吸附的法子,是可以搞出来的。

    玻璃就更简单了,这些玩意儿虽然老套,但不得不说,做起来简单,挣得也多。

    当然了,挣钱肯定没有抢钱来得快。

    所以江瀚还准备往商队里塞些探子,借着经商的名义,偷偷往保宁府、成都府的各个州县里安插人手。

    平日负责探查情报,战时化作内应,里应外合,协助破城。

    想法很好,但问题来了,手底下没人执行。

    手底下这帮大老粗,杀人放火倒是在行,可要是出去做生意,说不定白天和顾客吵两句,晚上就要出去杀人全家泄愤。

    思来想去,江瀚还是打算从本地的土司身上打开突破口。

    他扭头看向一旁的赵胜,开口询问道:

    “那个虎牙薛氏,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动?”

    赵胜思索片刻,回答道:

    “咱们入主龙安府已经几个月了,这薛氏的家主薛志恒,除了最开始的时候派人来过一趟,送了些皮毛药草示好之外,就一直没见响动了。”

    “我几次派人去薛家,想要打听打听松潘饷道的事,结果都被他们顶了回来。”

    “看那意思,是摆明了不想让咱们掺和进去,断了他薛家的财路。”

    “大帅,您这是.想对薛家动手了?”

    江瀚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不管怎么说,这条商道,必须掌握在咱们自己人手里。”

    “他薛家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听了这话,赵胜却有些犯难:

    “大帅,那您打算怎么做?”

    “现在还真不太好动这个薛家。”

    “就像之前说的,咱们的人根本上去高原,也没有薛家经营多年的人脉,贸然入藏,恐怕风险不小。”

    江瀚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反倒是问起了另外两家土司的情况:

    “平武的王家和江油的李家,最近怎么样?”

    “有没有再搞小动作?”

    赵胜摇摇头:

    “之前统计田亩,他们干的还不错,现在都已经登记造册完毕了,基本没什么事儿干。”

    “只不过,我听说王家的家主王承弼,还有李家的家主李熙,都不爱在衙门里待着,没事儿就回自家宅子里呆着了。”

    “大帅,您是想用他们?”

    江瀚嘴角一咧,坏笑起来:

    “你之前不是说,龙安府的三家土司之间有世仇吗?”

    “等会你带着我的手令,去一趟王家,让王承弼出马,去给这个薛家上上眼药。”

    “让土司去查土司,把这个薛家给我往绝路上逼,逼到薛家受不了,亲自来我府衙谈判。”

    “免得咱们出面,反而被人拿捏了。”

    江瀚接着补充道,

    “另外,让驻守在石泉县的李自成,和驻守在黄阳关的李老歪换防。”

    “入藏一事,就交给李自成去办。”

    “让他先去熟悉熟悉高原环境,如果薛家靠不住,就让李自成带队开辟商道。”

    “我就不信了,难道离了他张屠户,咱们就吃不了带毛猪不成?!”

    赵胜点点头,随即准备去操办此事,但他还是有些疑虑:

    “大帅,您怎么会想到让闯将去办这入藏一事?”

    “这可是要过草地,翻雪山的,他.能行吗?”

    江瀚摆了摆手,胸有成竹地笑道:

    “没事,这叫专业对口,就他了。”

    入藏这事吧,别人可能不行,但李自成准行,过松潘草地,翻岷山雪峰,他可是都干过的。

    赵胜见状,也没再多问,随即便领了将令,带人往县城里的王家大宅去了。

    自从王家“欣然”接受了江瀚的招安,并举家搬入平武县城后,王家子弟就一直老老实实的。

    除了完成江瀚交代的任务外,王家人每天就呆在宅子里,诵读典籍,两耳不闻窗外事。

    可没想到,赵胜竟然会亲自登门拜访。

    本以为这次又是什么处理民政的杂事,结果没想到竟然是让他代表官府,去整治薛家。

    王承弼听完,先是愣了半晌,随即脸上便露出了狂喜之色。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王承弼很清楚,江瀚这是想拿他当刀使,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接下了这个任务。

    他王家和薛家那可是有血海深仇的,当年薛家祖先造反,差点就灭了王家满门。

    如今风水轮流转,王承弼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当即拍着胸脯,向赵胜保证,一定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帖帖!

    第二天一大早,王承弼便以平武县令的身份,带着一千多“衙役”,浩浩荡荡地赶往了薛家所在的龙溪堡。

    他当然没有蠢到直接带兵去攻打薛家的碉楼,相反,王承弼准备的手段,全是官面上拿得出手的东西。

    王承弼祭出的第一招就是查税。

    他以“新府初立,清查旧账”为名,要求薛家,提供自崇祯初年以来,所有的田赋、商税记录。

    薛家人都傻眼了,田赋?!开什么玩笑?!

    他薛家自从在宋理宗景定三年担任龙州知州以来,就没听说过“田赋”这两个字!

    每年交给朝廷的,仅仅只有八十两银子的商税。

    当然了,即便薛家老实交了税,王承弼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他在前一晚,就已经连夜指使户房小吏,将薛家五年内已缴商税,全篡改成了“漏报”。

    而江瀚这边,也连夜出台了新法,不仅提高了商税比例,而且把罚银定得极重。

    五年利滚利算下来,薛家现在倒欠了江瀚三十二万两银子。

    这还没完,王承弼接着便要量田。

    他以“重订鱼鳞册,明确田地归属”为名,让手下的人,去重新丈量薛家名下所有的土地。

    量地的时候,标准自然是怎么松怎么来,硬生生给薛家账上,多算了三千多亩上等良田出来。

    这些良田,自然也是要交税的。

    至于真正的田土,则是以无主荒地来算,当场收归了官府所有。

    这可把薛家家主薛志恒气得七窍生烟,他族中子弟甚至快马找来了麾下的番兵,想要宰了王承弼这个狗官。

    但王承弼身边可全是护卫,千总曹二手带着一千多“衙役”,就等着薛家人动手呢。

    薛志恒见此情形,连忙想把底下的番兵喊回来。

    可这帮人本就是不服管教的番族,平日里在龙溪堡作威作福,哪能轮到别人骑在他们头上撒野?

    结果不到一个时辰,五百番兵就被曹二杀了个一干二净,甚至脑袋都被筑成了京观,整整齐齐地摆在了龙安堡门口。

    清除了薛氏的武装力量后,王承弼顺理成章的接过了薛家“安防”的任务。

    他以“龙安堡地处要冲,恐有乱匪余孽藏匿”为由,要求全面搜查,随后带着曹二等人,堂而皇之地驻进了薛家把守的各个要地,美其名曰协防,实则监视。

    当然了,这官府派人协防,肯定是要收费的。

    这一干人等的人吃马嚼,全都要算在薛家的头上。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不过短短半个月,薛家被整得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被王承弼带人这么一搅和,薛家的生意自然是一落千丈,各个城里的商铺更是三天两头有官府的人上门“光顾”。

    薛志恒被气得差点吐血,他当然知道,这背后肯定是江瀚在捣鬼。

    薛志恒几次想要找江瀚服软,可现在他薛志恒不过只是一介白身而已,就连龙安堡的寨门都出不去,更别提去府城了。

    而王承弼这边,更是咬死了不松口,拿着各种“律法”,铁了心要把他薛家往死里整。

    王承弼驻扎在龙安堡,时不时以“蓄奴”、“私藏刀弓”为由,不停地敲诈着薛家的钱财,想要借机把薛家摁死。

    终于,薛志恒受不了了。

    再这么下去,薛氏族人就算不被吓死,也得被活活耗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于是薛志恒连夜带着心腹,备上了两车厚礼,亲自赶往了平武县,准备拜见江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