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抽象派影帝-> 第380章 故事换面 第380章 故事换面
- 西安古城墙下某条烟火气十足的巷子里,藏着一家颇有名气的面馆,这里便是周乐和邓潮学习Biangbiang面的课堂。
苗阜果然如约而至,一见面就用他那标志性的陕西话热情招呼:“邓潮老师!周乐老师!可算等着你们了,走,进去拜师学艺!”
面馆老师傅姓王,精神矍铄,手上满是常年揉面留下的痕迹和力量。
见到明星们来学艺,王师傅也不怯场,操着一口浓重的陕西方言开始教学。
“咱这Biangbiang面,讲究的是一个筋、光、酸、辣、香!”王师傅中气十足,“第一步,和面!水要分次加,顺着一个方向搅,把面絮揉成团,要做到‘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邓潮听得一脸严肃,如临大敌,上手就开始猛加水,结果瞬间和成了一盆糊糊,沾得满手都是,盆壁也糊了一层,完美避开了“三光”的所有要求。
“师傅,这……这面它不听话啊!”邓潮满手的面糊,说话之间还带着些无奈。
周乐则沉稳得多。
他仔细观察着王师傅的手法,并没有急于求成,在桌面上他还是有些经验的,毕竟山西也是面食大省,虽然以前在这边上学的时候没有学过,但后来他还是了解了一下。
就像之前在录制桃花坞的时候,他还给郭麒麟做过葱油面虽然面的类型不一样的,至少也算是他自己从头到尾弄出来的了。
他一边缓缓加水,一边用筷子匀速搅拌,让水份慢慢渗透进面粉里。
他一边坐着一边看向邓潮:“潮哥,和面就像演戏,不能太急躁,得感受它的状态,跟它交流。”
他手上的动作柔和却有力,很快,一个光滑的面团就在他手中初步成形。
虽然离王师傅的标准还有距离,但已经远比邓潮那盆“浆糊”像样得多。
王师傅看着周乐,点点头:“这娃娃有点灵性!对咧,面是有灵性的,你咋对它,它就咋对你!”
接下来是醒面和扯面。
醒好的面团需要被搓成长条,抹上油,再次醒发。
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扯面。
只见王师傅拿起一根面剂子,双手握住两端,手臂舒展,利用腰腹和手腕的巧劲。
“啪!啪!啪!”地在案板上摔打、抻拉,动作行云流水,带着老师傅特有的从容与熟练。
那面条在他手中如同活了一般,迅速变长、变宽,最终变成一米多长、裤带般宽薄均匀的面条。
邓潮看得目瞪口呆,模仿着动作,结果一甩,“啪!”面条没甩开,直接粘自己脸上了,当场就贡献了个节目效果。
周乐也尝试着摔打,他的动作不如老师傅那么挥洒自如,但胜在协调性和核心力量好,模仿得颇有几分样子。
他专注于感受面团在手中的延展性和韧性,试图理解那股巧劲。
他对邓潮说:“潮哥,这有点像……嗯……控制核心发力,带动肢体,不是光用手臂蛮力。”
他几次尝试后,虽然扯出的面条宽窄不一,但总算能完整地扯出一根长长的“裤带”了,赢得了王师傅“不赖不赖”的评价。
最后是调味。
热油泼在准备好的辣椒面、蒜末、葱花上,刺啦一声,香气瞬间爆炸开来,再调入酱油、醋等调料。
一碗令人食指大动的Biangbiang面就完成了。
学习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手忙脚乱。
另一边,陈贺鹿晗组学习手撕面,各种奇形怪状的面片满天飞。
王保强郭滔组学习浆水鱼鱼,节目效果自然也是好的不像话,郭滔虽然是本地人也吃过这种鱼一旦真要做的话还是有些难度的。
就这样一直到他们勉强学成归来,三组人马在一个节目组租用的大院子里汇合。
他们需要先后把自己所学的东西给做出来,至少要在小范围内再做一遍巩固一下,以便进行后续的任务。
院子里顿时鸡飞狗跳。
最开始的就是邓潮这一组,但在邓潮主动提出的分工之下,周乐沉稳地揉面、醒面。
毕竟这两样是最难的也是最基础的,之前他在那边尝试的时候实在是有些不得要领,虽然硬做也能做,但肯定还是周乐做得更好。
还真的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做完之后就把前面的工作交给了邓潮。
只不过醒面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另外两组也上台展示。
在等待的时候周乐和邓潮闲的没事干,还时不时跑去另外两组技术指导一下:“陈贺,你撕的那个不是面,是面片祖宗吧?”
“保强哥,鱼鱼要顺着一个方向来,不然弄不出来的,我没跟着你们去学,但我们那儿也有这种吃法。”
最终,在三组人马的通力合作或者说互相捣乱之下,虽然成品卖相参差不齐,但总算是把三种不同的面食都做了出来。
彼此尝了尝,味道都不错,虽然卖相一般可至少没白学,好歹东西是做出来了。
但是接下来,他们需要前往一个是专门做饭用的食堂,然后给附近体校的学生们制作品尝,并由学生们投票选出最好吃的一组。
瞬间就从自娱自乐变成了商用,几个组都如临大敌,紧张的不行。
毕竟那些学生们愿意来多半也都是他们的粉丝,就算不是谁的粉丝也至少对他们这样的艺人带着滤镜。
因此自然不能做得太差。
厨房里瞬间变成了战场。
大锅烧水,下面,捞面,调味,装碗……几个人忙得团团转。
周乐主要负责扯面下面,动作越来越熟练;邓潮负责泼油和端碗,一开始咋咋呼呼的,后面习惯了,动作也变得越来越麻利起来。
陈贺试图偷吃,被抓个正着;
王保强和郭滔认真地给每一碗浆水鱼鱼点缀香菜;
苗阜则用陕西话大声指挥着,热闹非凡。
面条出锅,香气四溢。
饿着肚子的体校学生们蜂拥而至,品尝着这些明星亲手制作的面条。
毕竟是展示,而且过程中还有之前和面的老师傅知道,所以做出来的也差不到哪里去。
同时学生们都很给面子,纷纷夸赞好吃。
最终投票结果:周乐和邓潮的Biangbiang面凭借其霸道的卖相和相对地道的口味,勇夺第一。
当然这也主要归功于周乐的稳定发挥和王师傅的秘制油泼辣子。
获陈贺那一组的手撕面因为造型独特那家味道还可以,所以拿到了第二。
王保强郭滔的浆水鱼鱼获票稍微少一点,拿到第三。
根据规则,第一名可以休息,第二名需要扫地,第三名需要洗碗。
邓潮得意洋洋地躺在摇椅上,享受着胜利者的闲暇。
周乐也笑着坐在一旁。
陈贺苦着脸拿起扫把,开始象征性地打扫当然以他的性格和人设自然是不可能干活的,所以就指挥着他的搭档去扫地。
王保强和郭滔则对着那堆积如山的碗筷发愁。
当然,这些碗筷最后并不会真的让这些艺人们亲手洗完。
镜头拍摄完他们愁眉苦脸开始洗碗的画面后,就会有工作人员接手,进行真正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而他们几个则是要去进行备采以及短暂休息。
这其实也都是为了节目效果和保证进度的常规操作。
休息过后,新的任务发布:“故事换面”。
他们需要开一个临时面馆,但不需要顾客付钱,只需要他们讲述一个真实的、打动人心的故事,就可以免费吃一碗面。
周乐听后笑了:“这个任务倒是充满人文关怀,但也有很多不确定性。”
毕竟这种直接和路人接触的环节相较之下,过程也要稍复杂一点,毕竟要进行沟通交流不过这一部分导演组那边也不会闲着,最终能真正走进店里的其实还是经过筛选的。
就算为了要体验真实性,那他们也得进行初步的筛选。
临时面馆开张。
第一个进来的是一位中年出租车司机大哥,皮肤黝黑,带着些疲惫。
他坐下来,搓着手,有些拘谨地要了一碗Biangbiang面。
周乐给他端上面,顺势坐下聊天:“大哥,跑车辛苦吧?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有意思或者印象深刻的乘客?”
司机大哥吃了一口面,叹了口气,打开了话匣子:“唉,啥人都有呗,有喝多了吐车上的,有赶着去医院的,有失恋了在车上哭的……印象最深的是拉过一个老太太,找不到家了,兜里也没钱,我就拉着她绕啊绕,最后根据她模糊的记忆,还真找到了,她儿子非要给我钱,我没要……都不容易。”
不是这样,有些平淡但却很温馨,也很真实。
大哥这么做也挺敞亮的,这做法看着和面相也差不多,只是大哥吃过之后了解到他们是在这边录综艺,还非要付钱,结果找了一圈连个二维码都找不到。
最后被周乐连哄带推的送出了面馆。
第二个进来的是一位看起来心事重重的女学生。
她只要了一小份面,吃得很少。周乐和邓潮注意到她的情绪,温和地问:“同学,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方便聊聊吗?说不定说出来会好受点。”
女孩犹豫了一下,或许是面馆的氛围让人放松,或许是周乐的善意让她卸下心防,她低声说起了自己的困扰。
学习压力很大,成绩不上不下,更让她窒息的是来自家庭的期望和压力。
她的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却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她身上,要求她必须考上一所顶尖的大学,出人头地,仿佛她是这个家庭唯一的救命稻草。
她感觉喘不过气,很迷茫,甚至有点抑郁。
周乐认真地听着,没有打断,眼神里充满了理解和共情。
等她说完,周乐沉吟片刻,说道:“你的感受我是知道的,虽然我不是这样,但当时我在上学的时候,也有同学的家里有这种情况,家庭的压力有时候确实让人无所适从。
但是,你要记住,你的未来是你自己的,不是为了满足任何人的期望。”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继续说:“如果你对现在的环境和压力感到难以承受,或许可以考虑换个环境,我记得……嗯……成都那边,有些偏人文社科的专业氛围很好,注重综合发展和个人成长,压力相对没那么大,。
而且距离也能给你一个缓冲的空间,你可以了解一下,或许是一条出路。”
周六说完之后,邓潮也提了一些自己的意见,但离开对于这名学生来说一定是最好的。
女孩抬起头,眼中似乎有了一丝光亮:“成都……川大吗?”
“嗯,”周乐点点头,“这只是个建议,最终选择还要看你自己喜欢什么,但无论如何,要学会为自己而活,你的快乐和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女孩若有所思,然后问:“那……如果以后想参加工作呢?”
周乐笑了笑:“如果将来想留在那边发展,成都本身也是新一线城市,机会很多,尤其是文化产业、互联网行业都发展得很好,本地消化人才的能力很强,生活环境也舒适。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喜欢和适合。”
女孩听完,脸上的阴霾似乎消散了一些,她真诚地对周乐说了声“谢谢”。
不过邓潮也安慰地告诉对方,到时候这一部分会挑可以剪辑的放出来,不会把女孩子的话全部塞到节目当中,不然等节目播出之后,万一有女孩认识的人看到,肯定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个故事来自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讲述了她和老伴年轻时分居两地、靠书信往来维系感情的故事,那些泛黄的信纸和漫长的等待,承载了那个年代最真挚浪漫的爱情,听得他们几个唏嘘不已。
故事换面的任务在温暖和感动中结束。
也让《五哈》的旅程增添了更深层的意义。
西安站的录制暂时告一段落。
下一站的目的地依然在SX省内,但录制要在一周后才开始。
利用这个短暂的假期,周乐打算回一趟BJ,去国家话剧院转转,一方面是回来找领导坐一坐刷个脸,不然进了话剧院一年到头不回来也不是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