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打猎:带甲百万,你说是普通县令?-> 第三百三十三章 清晨 第三百三十三章 清晨
- 清晨的曦光驱散黑夜,贾川、姜虎在完成李牧部署的任务后,和他在春意坊见了面。
“牧哥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之前在城外我遇到了范帮主,他跟我只是简单聊了两句,我忙着赶路没敢耽搁,只知道林坚和曹县令翻了脸来咱们家抓人……”
贾川知晓李牧和花竹帮之间有恩怨,但却不清楚这两名安平主官为何会配合对方,突然做出背刺之事。
“花竹帮向他们透露我曾俘虏华山岳,向镇南王府索要八万两赎金的事,这两个墙头草想要攀上王府的高枝,便当了叛徒。”
李牧言简意赅的向两名兄弟解释了一下如今的状况,虽然他昔日为了给自己壮声势,故意为自己编造了一些背景来镇场面,但面对贾川和姜虎这样的心腹,他根本没有伪装的必要。
一同经历过无数生死,最开始加入狩猎队的那十几名弟兄,早已将彼此视为亲人,不会因为李牧是否有什么通天的背景或者权势而改变。
“哼!看来镇南王府是真想对咱们除之而后快,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放萧瑜那小娘们儿离开。”姜虎眉心狂跳,一拳砸在门口的立柱上:“若是将她留下当人质,看花竹帮和镇南王那个老东西谁敢轻举妄动?”
“谁能料到以后的形势?更何况,牧哥儿的性格绝做不出这种事。”贾川叹了口气,轻声开口说道。
挟持萧瑜虽然短时间内可以令镇南王府投鼠忌器,但绝对不是长久之法。
身为南境三府的统治者,镇南王不会允许自己被这样的理由长期威胁掣肘,时间一久,他本人的威信会遭到严重下降。
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上位者而言,“王”这个身份永远要比“父亲”优先级更高。
必要的时候,镇南王即便选择放弃萧瑜,也必然会派遣军队将李牧铲除,而且手段会更加狠辣、不留余地。
“如今曹县令、林坚和花竹帮的马帮主都已经被我斩杀,很快,消息便会传遍整个南境,到时候不仅是镇南王府,就连洪州府的府台衙门和守军都不会放过我们,肯定会派兵过来围剿。”李牧深吸一口气,十分认真的说道:“我们需要面对的敌人数量,可能是几万!”
镇南王府麾下有十二路都统,而洪州府境内有十几个县,每个县内亦有衙役守军几百人,再加上州府城守备衙门和府台衙门的兵,加起来绝对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几万……
闻言,贾川和姜虎的脸色都变了变。
大龙山内的军队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战力虽然已经突飞猛进,但距离真正的精锐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即便全员佩甲、装备齐全,但若是要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怕是连半分胜算都没有。
“咱们这点兵力若是想要和几万人斗,恐怕只有躲进大龙山内凭借着地形优势与其周旋,这安平城城池不小,咱们怕是守不住。”贾川在冷静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后,立刻给出了最稳妥的应对之法。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整个大龙山内已经被修建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
山道崎岖难以容纳大军同时通行,又有河流和山涧拦路,只要撤去浮桥,李牧等人全部撤回城庄内,任凭来的敌人再多也只能望洋叹兴、无计可施。
“安平城距离大龙山太近了,若是白白让出去,被镇南王府的人占据日后时时骚扰,我们将永无宁日。”李牧却摇了摇头,显然心中早已有了决断:“更何况我们的生意都在城中,若是失去了这来钱的道,怕是日后连维持军队的日常开销都做不到。”
退守大龙山虽然可保平安,但在李牧看来那是在实在没有第二条选择时、唯一也是最后的退路。
大龙山被修建成天险,镇南王和府台衙门的大军固然攻不进去,但自己也出不来了。
纵观史书,对待难以攻陷的堡垒时最好的方法不是强打,而是围!
大龙山内虽然开垦了可以种植的农田,可以满足自给自足的饮食,但药品、布料之类的必需品都需要从外界购置。
山中的城庄受到地势限制,面积毕竟还是有些太小,不可能做到可以满足一切需求的地步。
“我已经决定以安平为基,和镇南王府、洪州府的官军战上一场。”李牧声音很轻,但说出来的话却宛若雷鸣震响。
贾川、姜虎两人虽然震惊,但很快便冷静了下来目光齐聚在李牧身上,等待着他下一步的指令。
并肩作战这么久,他们早已了解了李牧的秉性,对方从来都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安平与四座县相临,山道、乡道和可供通行的荒地众多,我们只有一千多名兵卒,想要守住这些道路根本不可能,只能将敌军放进安平来与之交战。”李牧深吸了一口气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们,昔日你们曾经见过的那些银甲骑士,便是我请来的帮手。”
“我还可再将他们请来两次,大战启时,我会令他们为先锋在前冲杀斩首。”
闻听此言,贾川姜虎两人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作为昔日与董大人那一战的亲历者,他们对背嵬军的印象不可谓不深,毫不夸张的说,这支骑兵的悍勇程度可以排的上他们生平所见所有军队的第一!
即便是贾川这名在边军中服役多年的老卒,也不得不承认即便是大齐和蛮人中的王牌部队,也和这支骑兵有着明显差距!
“若是能够得到他们的相助,那我们的胜算就多了好几分!”
贾川兴奋的握紧拳头。
他是军伍出身,非常清楚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绝不是人数,从古至今,以少胜多的案例数不胜数。
绵羊的数量再多,也不可能战胜一群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