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侦探推理 -> 神级破案群:我真不是神探啊!-> 第25章 意外结果!

第25章 意外结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衡市!

    佛山静苑,疑似松本子青被杀的房屋内。

    一众警员看着沈庭拿着测量工具,飞快测量荧光血点的数据,然后进行计算,都有些惊奇。

    卓岩看向身旁的熊贝贝、许心一二人:

    “看样子,沈组长好像真的会血迹形态分析啊?

    他之前破案的时候,用过这技巧吗?”

    熊贝贝挠挠头:“这个,还真没有。”

    许心一也道:

    “这应该是第一次用。

    不过,我们都习惯了。

    沈庭这家伙经常不声不响,忽然就用以前从没使用过的刑侦技巧破案。

    天知道他还会多少刑侦技术。”

    旁边的眼镜女警,第一次跟随沈庭出来查案,明显还没适应沈庭的节奏,颇为惊讶道:

    “我看组长测量血迹的手法,明显很专业啊!

    而且,有的操作,我似乎有点看不懂。”

    卓岩点头:

    “这案子的血迹,其实不属于常规血迹。

    被重度擦拭、清理过。

    血迹初始状态可能存在的毛刺、辐射状溅射、彗星尾等关键特征,都会因擦拭而变得模糊,或者直接消失。

    沈庭的很多操作,应该是在想办法,规避擦拭、清洗的影响。”

    卓岩说得没错。

    以最常见的蝌蚪状喷溅血迹为例,如果一个血迹,被上下左右反复泼水擦拭,喷洒鲁米诺后,荧光明显不可能再呈现蝌蚪形态,而是不规则的一坨荧光。

    这样的血迹,除非神仙来了,否则再专业的专家,也测算不出血迹的飞来方位。

    如果犯罪现场都是这样的血迹,那沈庭也没必要兑换血迹形态分析了,直接卷铺盖回家得了!

    沈庭之所以兑换了,是因为凶手擦拭时,不可能每个血迹都擦得这么彻底。

    比如一个血迹,可能只会被从左到右擦拭一次,右边的特征自然会被抹除,但左边还有特征残留。

    总会有这种特殊的血迹,可以作为鉴定的目标。

    而且!

    血迹不是单一的。

    本案里,从受害者身上的伤势以及血迹分布看,凶手使用的凶器应该是锤子——

    锤面整体呈现方形,边缘有一定的弧度。

    凶手每次用凶器砸击受害者,不可能只溅射出一个血滴,而是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血滴同时溅射而出。

    这些血滴,大部分会在承接物上,相近的位置形成血迹群。

    这些血迹,即便九成九都被擦拭,特征全部消失。

    剩下的零点一成,也因为擦拭没有一个是完全完整的,但仍然可以鉴定。

    零点一成血迹残余的局部特征,只要整合到一起,顶级血迹专家也足以分析出这次攻击时!

    凶手和受害者的相对位置、锤子砸击的躯体部位、挥舞锤子的角度和力度等等。

    只不过,相比没有被擦拭过的原生态血迹,这种分析明显要复杂很多。

    当然!

    一次攻击形成的成百上千血迹,实践中,一般不会被全部擦拭,总会有特征完全遗留的完整血迹。

    因此!

    血迹形态分析领域,有一句名言——

    “总有血迹,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这里的“你”,既可以指行凶者,也可以指调查者。

    血迹的形成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过程中会受到重力、空气阻力等很多力的作用,承载体特性、遮挡物等等,也都会影响血迹的形成和分布。

    凶手的一次攻击,绝大部分血迹喷溅到墙面上,但也可能会有几个血雾溅到天花板上,或者有血迹进入柜子后面的缝隙。

    关键是!

    恰恰是这种血迹,通常非常细微,达到肉眼不可能见的程度。

    行凶者看不到,自然不会擦拭相应区域。

    而对于调查者来说,这些血迹,为擦拭后的血迹现场,提供了鉴定的重要依据。

    这些肉眼看不见的血迹,在鲁米诺试剂的作用下,无所遁形。

    因为鲁米诺有高达百万倍的精确度——

    一滴血液,滴到一百万倍体积的水里,鲁米诺同样能轻松鉴定出来。

    而沈庭现在所做的,就是整合血迹群的残余特征,并尝试寻找完整血迹,通过这些,复原血迹形成过程,逆推案件发生的经过。

    ……

    差不多半个小时后,微型激光发射器送了过来。

    沈庭立刻在之前计算过的血迹上,安置发射器。

    而亮起的激光就是他测算出的血迹飞行轨迹。

    随着安装发射器的位置越来越多,产生了多个激光交汇的区域。

    这些位置,就是产生血迹群的血源!

    沈庭对这些区域进行测算后,基本确定——

    张黎的确不是行凶杀死松本子青的人。

    正常来说,行凶者不是张黎,那就只可能是本案的另一名嫌疑人余庆伟了。

    但这就是让沈庭疑惑的地方,他通过血迹初步判断——

    那余庆伟,似乎也不是持锤行凶的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