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238章 李白,公主,王维(+10)

第238章 李白,公主,王维(+1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陈闳回过身,没看见人。目光往下移了好几寸,才看到两个不大的小道士蹲在后面。

    旁边的仆从跟他们解释。

    “我们郎君这几年作画,所画仙人的时候,都是从不点睛上去的。”

    初一奇怪。

    “为什么啊?”

    道观里的道士也很不解。

    这个说辞仆从这几年已经解释了数遍,他道:“万物有灵,我们郎君说,该对仙神和佛祖心存敬畏。”

    “若是点睛,没准这画画就会生出神智。到时候发生什么也不好说……”

    两个小弟子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

    那道士蹙眉。

    “贫道之前也听闻过有画师绘下仙人,被一点火星焚去。不过这多半是传闻……”

    陈闳心里哭笑不得。

    什么事但凡沾到天家就传的很广,他当日奉旨点睛之事已经过去了三年,道观里的道人却还在传。

    他抬手一拱。

    苦笑道。

    “不才正是在下。”

    三水和初一瞪大眼睛,连声追问起来,“真遇到了神仙?”

    “世上还真有神仙啊?”

    “神仙和江前辈谁厉害?”

    听到两个小儿追问,陈闳笑笑,无端想起来行船两月遇到的那人。心里无奈,那位说是会去越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碰面。

    他心里颇为后悔,当时在船上怎么没想起打听打听住处。

    陈闳随口应了两句,漫无边际望向四周,忽而觉得那亭子里的几人有些眼熟,多看了两眼,不由急匆匆走过去。

    “江郎君!”

    陈闳闯入亭中。

    笑着拱手,又看向另外几位:“太白和霞子也在。几位多日不见……那位老丈呢?”

    李白放下茶盏。

    “那位今日未曾与我们一起上山。”

    陈闳想着也是,那老丈真是他见过最老的人了,起码也有八九十岁,问春秋也没有确数。

    这么大的年纪,腿脚不好也是应该的,爬山恐怕身体不济。

    “原来如此,哈哈,恰巧今日相见,也是缘分。”

    陈闳说着,也坐了进去。

    他关切问:“江郎君说之前到杭州是寻人,可寻到了?”

    李白在旁边说。

    “过世了。”

    陈闳笑意一顿,就要致歉,听到李太白在旁边安抚他一句,“无事,那人生前没少作恶,死了也好。”

    元丹丘大笑。

    陈闳莫名其妙坐在席亭子里,他给自己斟了一杯茶。

    环顾一周,不知为什么,邀请他来作画的司马承祯上师却一言不发,像是在出神想着什么。

    江涉打量着陈闳。

    时间过去的不久,这人瘦了一些。

    他笑问:“我与待诏一月未见,如今可安好?”

    “安好,安好,一切都好。”

    守孝能做什么,不能食用荤腥酒水,也不能宴饮,若不是今日是为道观绘制壁画,间带能为祖父祈福消灾,陈闳本也不该出游。

    他饮了一口茶水。

    旁边那两个小道士跟过来,陈闳见了一笑。

    再次见到认识的人,他心生感慨。

    “未想到这两个小道长还同江先生认识,刚才还问我是否见过神仙呢。”

    “说来也妙,实际上我还真见过两次,也算是有仙缘的人,哈哈。”

    李白和元丹丘在旁边笑。

    “两次?”

    陈闳颔首。

    以为这两人颇为羡慕自己,他忘了船上醉酒的时候讲过,从头把当年的事说了一遍。

    老道士司马承祯听的格外仔细。

    听到他说自己旁观几人饮酒,不知不觉也像是醉过去,睡了一场。

    梦中见到能一口吞掉一锅鱼龙君,还听人说自己见到了三回神仙。第二天被仆从提醒,才知道自己睡在甲板上,被人扶着才回到船舱。

    陈闳说到一半。

    忽地奇怪起来,不禁摸了摸头发。

    “上师为何如此看我?”

    司马承祯收回目光。

    笑道:“待诏继续说吧,是老道我一时想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陈闳放下心,继续道。

    “别说,那船刚行到下一个渡口的时候,我就看见那灶夫下船去了。”

    “回来的时候一脸喜气,做饭的时候神采飞扬,汤勺都快要甩飞出去,不知道在船上得了什么好处。”

    初一好奇:“难不成是赏钱?”

    陈闳回想:“我看是不少钱,不然不能笑成这样……”

    他们几人在亭子里谈笑。

    江涉抱着茶盏饮茶。

    偶尔能听到远处,道观中传来的话声,棋子落在棋盘上的轻响,还有论起佛道、论京中风物的对话。

    偶尔看了李白两眼,见到这人心思不在谈笑中,神思不定的样子。

    江涉心中玩味,生出戏谑来。

    ……

    ……

    道观前面,还是那棵树,婢女重新布棋,又是两人对弈。

    婢女们都在打量着下棋的两人。

    几年不见,王摩诘姿仪更加出众。

    之前只觉得如春山新雨,如今看来,神情散朗,更添了一分旷达。

    玉真公主敲着棋子,说起这两年京中来信,叹道:“四兄在兖州过世,皇兄为他过继了儿子,岐王一脉也不至于断了嗣。”

    王维下棋,是另外一种风格。

    谋定而后为,落子慢些,脾气也好,能容人悔棋。

    “岐王好饮酒,从某回宴上,身子就一直不算康健。”王维道。

    玉真公主觉得闷,瞧了一眼对方容光,又觉得能继续说下去,刚才在棋局上已经问过了对方这几年走过的山水。玉真公主读了一些对方的诗作。

    玉真公主念着。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你不是崇佛,怎么开始念道了?”

    王维一笑。

    没有提到自己这几年云游寻仙的事,而是笑着下了一子,说:

    “当时读陶翁诗文,心有所感。”

    公主也没打算深究。

    她随口说起,这两年听过一些诗赋不错。

    李龟年奏过一曲《夜游鬼神宴醉闻妙道》,曲调颇佳,传闻是襄阳那边的诗人作的,楚地自古多有神鬼传说,那诗人便是以此做诗。

    文采斐然,传到了京中,这两年还不断有人传唱。听人说起来,那诗人也写过不少佳作。

    玉真公主打量着棋盘,正想下几步如何行棋,随口问。

    “摩诘云游在外,可曾听过?”

    王维下棋的动作一顿。

    迟迟没有落子。

    【求月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