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943章 再见朱祁镇

第943章 再见朱祁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南宫,位于紫禁城东南,南池子大街缎库胡同内。

    南宫也称为洪庆宫,是一处皇家别苑,又称东苑或南内。

    这处宫殿还是当年徐闻监督北京城时候顺便修建的,是昔日皇太孙朱瞻基的临时行宫。

    永乐朝时期,太孙朱瞻基就曾在此小住一夏,接受徐闻教导。

    南宫的设施在当时较为完备,自从废帝朱祁镇住进来后,就不完备了。

    里面很多东西都被搬走了,就连院子里能纳凉的大树,也被砍了。

    当年修缮精致的皇家别苑,如今成了一处权力冷宫。

    废帝朱祁镇被景泰帝囚禁于此,终日不得外出,身边不再有文武百官,只有旧日妻妾与子女作伴。

    周贵妃、其余宫人、幼子,甚至是刚被废为沂王的朱见深,统统软禁于这高墙宫院之中。

    一家子,整整齐齐,犹如囚笼之鸟。

    时为午后,阳光穿过乌云,投下一缕斜光。

    越王的龙辇前后浩荡仪仗,旗帜招展、鼓声沉沉,一路进入南宫门前。

    锦衣卫守卫百余人,本来各自懒散散坐,见到越王仪仗临近,立刻齐齐站起,肃然列队,神情紧张。

    徐闻坐在龙辇上,随意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随即南宫宫门开启。

    “越王殿下驾到!”

    随着一声高呼,南宫内的朱祁镇心头巨震。

    听到“越王”二字,他面色骤变,惊愕中带着一丝惧意。

    他本以为,这位曾辅佐自己登基、后又亲手废掉自己皇位之人,此生不会再见面。

    但今日,越王竟来了!

    短暂失神后,朱祁镇连忙带着妻妾子女们出来迎接。

    宫门缓缓开启,门后站着一排衣着素旧的人影。

    为首之人,正是废帝朱祁镇。

    他衣衫虽整,却已旧得泛白,胡茬杂乱,头发潦草,眼窝深陷,一副半囚之姿,哪里还有半分九五之尊的模样?

    “相父,我……冤枉啊!这些年,景泰帝苛刻如仇,朝贺不准,供奉不济,门窗封死,只留巴掌大洞送饭,连南宫的老树也被砍了,怕我们递信传话……相父,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啊……”

    朱祁镇跪倒在地,哭声哽咽,双手死死扣地,爬行几步,竟拉住徐闻的靴角不放。

    徐闻神色未动,冷冷俯视他一眼,未答一句,抬手示意左右不必搀扶。

    他如何不知这一年来朱祁镇的处境?

    生活全靠钱皇后和周贵妃,平日里纺织做绣活换取生活物资。

    一家人勉强能维持温饱。

    当年风华正茂的钱皇后,如今身着素衣,和普通妇人无疑。

    徐闻径直越过朱祁镇,走进庭院。

    那庭院曾是池水清流、绿荫满地,如今只剩干枯泥地与半倒石凳。

    老树已被锯根而去,只余一处焦黑树桩,显得荒凉可怖。

    徐闻走到一名约莫四五岁的男童面前。

    这孩子衣衫干净,却已洗得泛白,面庞清秀,唯双眼怯生生地望着徐闻,眼中满是惧意。

    “你叫什么名字?”徐闻问道,语气平和,带着些许怜悯。

    男孩呆呆地看着他,好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朱……朱见深。”

    徐闻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轻声道:“别怕。”

    朱见深一怔,眼中惶恐更甚,似懂非懂地缩回半步。

    旁边,一个身着素衣、面容清秀的宫女,约莫十八九岁,悄悄将朱见深护在怀里。

    望着大明最有权势的男人,她满眼惊惶,身躯轻微发抖,神情里写满了恐惧与本能的防备。

    她知道,这个看似慈祥的老人,正是废了皇帝、废了太子的人。

    他的一句话,足以决定她和主子的生死命运。

    徐闻静静地看着这对主仆,良久未语。

    朱见深随父居南宫,生活困顿,史载其因恐惧而口吃。

    此时的朱见深只有四岁,还不知道自己的处境。

    最大的落差是搬出宽敞的东宫,身边少了许多太监宫女,外面多了许多凶神恶煞的锦衣卫。

    照看朱见深的宫女,名为万贞儿。

    她原是朱见深在东宫时的贴身侍女,因小皇子自幼怯弱怕生,万贞儿温柔谨慎,一直陪伴左右。

    朱祁钰虽将朱见深废为沂王,却并未将其打发出宫,或许是内心尚存一丝愧疚,准许万贞儿留下照顾。

    徐闻巡视了一圈南宫,眼角不经意间扫到角落里的织布机,顿时脚步一滞。

    那台老旧的布机旁,钱皇后正默默地将捻好的棉纱架上,动作熟练,神情专注,仿佛这不是皇宫,而是一处寻常妇人的内院。

    这一刻,徐闻他眼中浮现出一个旧影,发妻岳盈盈。

    当年在清平县,还是侍女的岳盈盈,每日在小院中纺纱织布,换取粮米,用一双粗糙的手维系一家温饱。

    布机声是她为他撑起生活的声音。

    如今,布声重现,却是落在皇后之手。

    徐闻神色如常,却微微叹息。

    太苦逼了!

    “来人。”

    看守南宫的锦衣卫千户急匆匆入内,低眉顺眼,拱手伏地,不敢稍懈。

    “卑职在!”

    徐闻缓缓转身,负手而立,不怒自威道:

    “南宫现虽无名无分,然当初圣旨封朱见深为沂王,明言依旧待遇,尔等却让皇后织布度日、让贵妃做绣换饭,是何道理?”

    那锦衣卫千户立刻脸如土色,额头上冷汗如豆,连连磕头道:“卑职冤枉……卑职不敢擅动物资,是宫中减配,卑职无权置办……”

    “无权?”徐闻冷笑:“既然如此,老夫便替你赋权。”

    他语气微沉,带着一丝冷冽威势:“从今日起,南宫饮食、衣物、药品,全按亲王府规格,不得短供,不许怠慢。”

    “若再让皇后亲织补衣、贵妃自售绣品,那就是欺君、违诏、亵社稷,你可明白?”

    锦衣卫千户跪伏在地,点头如捣蒜:“卑职谨遵越王旨意,定不敢再有怠慢!”

    徐闻点头,语气顿缓:“照顾沂王与废帝,并非图其有为,而是让朝廷不失体统,尔等当知:大明是天朝上国,岂容人言朝廷苛待宗室?传出去,是朝廷之耻,是吾等之羞。”

    “退下吧。”

    锦衣卫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出了宫门,不敢再言一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