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第三百五十七章 众人的改变

第三百五十七章 众人的改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恶人还需恶人磨。

    说的就是徐弯弯这种人。

    对这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她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徐漫漫看着哭哭啼啼的母亲,也是无语道:“娘,您就别哭了,那不孝女有这个下场,是她活该!”

    说着,她看向赵正,“赵大掰,我娘这人就是心软,要不然她也不会被我姐欺负成这样。”

    赵正摆了摆手,看向姚婉琳却是没有安慰的意思。

    他并不是太喜欢她,当然了,看在姚家的份上,也不至于苛待了她。

    成年人就这样,利益当头,其他的都要往后放一放。

    姚应熊与他有提拔之恩,帮他度过了最难的时候,所以不能卸磨杀驴。

    就算有朝一日,姚家让他不爽,要宰了,也得找个光明正大的借口。

    杀伐果断的意思,不是无脑杀,那是莽夫。

    见赵正神色淡然,徐漫漫有些惊慌, 带着一丝讨好道:“赵大掰,您累不累,我给您捏捏肩可好?”

    说着,她便走到了赵正身后,白嫩的小手用力的捏着。

    还挺舒服。

    “赵大掰,这力道可以吗?”

    “不错,以前学过?”赵正颇为意外。

    “嗯,学过一些。”徐漫漫道:“您要喜欢,我天天给您捏。”

    听听,姚婉琳还不如自己女儿呢。

    赵正拍了拍肩膀上的嫩手,道:“好,那你可别嫌弃累!”

    “只要赵大掰舒服,再累也愿意!”徐漫漫露出甜甜的笑,她喜欢被人需要的感觉。

    草草在乡里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会后,赵正便带着一行人前往乡下。

    此时,赵家村的人早就收到了消息。

    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爷们,都铆足劲修屋子,东家回来看到村子大变样,少不得要赏咱们一顿饱饭哩!”

    “好哩!”

    一众老少爷们齐齐回应牛大雷。

    潘大脑袋也没闲着,眼下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他做的蜂窝炉还有蜂窝煤,其他时间则是负责教授学徒做竹子家具。

    “都给我上心点,咱们村又要多几万人了,哪哪儿都需要家具,家里来了且,总不能让人家站着吧?”

    “是哩!”

    竹艺工坊内,百十来个学徒回道。

    要说最忙的,还得是蒋窝瓜,天天在铁器工坊内,一呆就是一天,明明家就在村子里,能好几天不回家的。

    用他的话来说,铺子里暖和,还包吃包住。

    实际上,是为了锻造武器。

    县城来了一批工艺高超的铁匠,这让蒋窝瓜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他这忙着天天偷师学艺呢。

    好在,东家还是让他主管铁器工坊的一切,他岂能让东家失望?

    “村卫队的人越来越多了,咱们得加把劲,把他们所需的武器给打造出来。”

    “还有东家让咱们打造的马鞍,那是重中之重,不能大意!”

    “等东家回来,看到咱们的努力,少不了咱们的好处!”

    铁匠工坊内,一个个精壮的汉子,赤着上身,手里拿着铁钳铁锤,干的热火朝天。

    除此之外,村子的还有酱油工坊,米醋工坊,酿酒工坊,榨油工坊。

    与其说这是一个村子,倒不如说,这里是一个县。

    相比赵正离开村子之前,村子在短时间内扩张了五倍不止。

    赵家大院,就在小山最显眼的地方,可以俯瞰整个村子。

    招娣和小娥得知公爹回来了,早都没心思上课了,跟先生说了一句,便出了学堂,安排全村的女人开始烧火造饭,杀鸡宰羊!

    “公爹这一次带回了八万人,米粥要管够,烙饼的人要手脚快些,喝不上粥,饼子要管够。”

    小娥上身穿着短袄,下身则是棉裤,是公爹给她的过年新衣服。

    头发梳理的干净利落。

    手上戴着公爹给她的女士手表,还有金镯子金首饰。

    因为养尊处优,又读了书的缘故,原本身上那股子村姑的气质没了,隐约有了一股贵家千金的样子。

    “那边的,不要偷懒!”

    “铁牛,让那些小子不要闹腾。”

    为了方便做饭,他们在村子里修建了一个临时的大厨房,能同时满足两三百人烧饭。

    因为鼠疫的缘故,村子都是统一做饭。

    小娥跟招娣轮流过来查看,吴月英统筹!

    “是,二少奶奶!”刘铁牛提溜着鞭子带着二狗就走了过去,“二少奶奶的话没听见吗?”

    说着,就是一鞭子抽在了几个闹腾的孩子身上。

    虽然看起来吓人,但力道并不重,也不会伤了他们,主要以吓唬为主。

    可如果还是不听,自有家法处置。

    赵正不在家的时候,招娣小娥已经处置了很多人,有新来的人闹事,最严重的已经被处死了。

    现在的招娣和小娥,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招娣小娥了。

    人群中,刘菊英也在忙碌。

    小娥并没有因为她是自己嫂子,就给与特殊的照顾。

    而是跟着众人忙碌,才能换取一天的口粮。

    前些日子,九里村传来消息,她奶奶,父亲,母亲,大哥,还有大侄子,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

    她没有难过,一滴眼泪都没留。

    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她也没有在意有没有人给他们收敛尸体。

    早就不把自己当成张家人了,又何必为了他们难过呢?

    除了公爹和嫂子,任何人她都不在乎。

    “小娥,别太紧张,距离公爹回来还要一会儿呢!”招娣说道。

    “我太久没见到公爹了,也不知道公爹是瘦了还是胖了,也不知道村子变成这个样子,是好还是坏,公爹满意还是不满意!”在面对公爹的时候,小娥还是曾经那个小娥,未曾变过。

    “是啊,一个多月了,我们还从来没有跟公爹分开过这么长时间呢!”

    招娣也特别记挂公爹,但是她不会跟以前一样,夜不能寐,她只是默默把这一份记挂放在心里,然后努力学习知识,帮公爹管理好村子。

    “不过,一会儿咱们就能见到公爹啦,到时候有什么想说的,你都可以说,说不完,咱们就晚上接着说,说到你累,说到你困得睁不开眼睛,说到公爹烦你个小话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