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天幕放映:现代生活震撼古人!-> 第69章 【有哪些正史比野史还野?】

第69章 【有哪些正史比野史还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一些朝代的佛家寺庙僧人。

    看着那些对我佛毫无敬畏之心,甚至多有怨言的评论尴尬不已。

    只能双手合十。

    重复着令人听不懂的阿弥陀佛。

    ……

    大秦。

    “阎罗王。”

    “这好像是一个专门掌管生死的神明。”

    “那寡人信奉他的话,是不是能够让他多给朕延长几年寿命呢?”

    嬴政有此想法后,立即付出了行动,命人按照阎罗王的画像制作了一个铜像。

    并设立了一处祭坛在咸阳宫内,日夜供奉。

    ……

    东汉末年。

    张角望着这些神仙评分,时不时的点着头。

    而当看到他们的道教祖师也出现在天幕上,后世仍旧有人在信奉着道教时。

    欣慰的笑了。

    他们的道教,以黄帝和老子作为教徒崇拜的信仰,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

    然而如今的汉帝,气数已尽,却不愿意顺应自然死去。

    摸向腰间佩剑,张角的眼神中出现了一丝狠厉。

    既然他不愿死那就只好由我来帮他去死了!

    贫道张角,当请大汉赴死!

    ……

    【有哪些正史是比野史还野的?】

    【根据正史记载:

    秦始皇听信了“亡秦者胡也”的预言,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结果他死后亲儿子胡亥上位,一顿操作猛如虎。把大秦给整没了。】

    嬴政:“……”

    刘邦乐呵呵的看着天幕:“政哥听信预言,做足了准备防胡,结果防了个寂寞。笑死。”

    【根据正史记载:

    明朝时期,朱棣在得知铁穆尔帝国的第二任君主夺了他侄子的皇位之后,便写了一封书信过去劝他身为叔叔,就应该和侄子搞好关系,不要把矛盾闹得不可开交。

    ……

    根据正史记载:

    李世民曾经批判过刘邦对于立太子一事上犹豫不决。

    ……

    根据正史记载:

    朱元璋曾经骂过刘邦滥杀功臣。

    ……

    根据正史记载:

    吕布的辕门射戟没有任何作假,他真的能够隔150步,200多米的距离射中只有樱桃大小的戟上小枝。

    ……

    根据正史记载:

    春秋霸主晋景公晚年病重,某日,他做了个噩梦,就去寻找解梦师询问这个梦是否寓意着什么?

    解梦师告诉他“您这是快死了,吃不了今年的新麦了。”

    晋景公听后很是不服,扬言自己偏偏要吃到今年的麦子。

    于是在等新麦收割完的当天,他就得意洋洋地煮了碗麦粥,准备打脸解梦师。

    结果刚刚端起碗,肚子就突然传来一股剧痛,跑去上了个厕所。

    然而却久久没回,属下好奇之下前去查看,发现他不知为何掉进了粪坑里,淹死了。

    ……

    根据正史记载:

    靖康之耻之所以爆发的原因,是因为金人兵临汴梁城。宋钦宗疾病乱投医之下相信了道士郭京能请来“六甲天兵”击溃外面围墙的全兵,于是就把城墙上的士兵全部撤走,换成了道士,结果被注意到的金兵趁虚而入,轻松攻破城门。

    ……

    根据正史记载:

    元朝时期有一个叫范孟瑞的小吏,他找了一帮兄弟,和他假扮钦差大臣,趁着天黑溜进省里假传圣旨,直接骗杀了河南省长副省长以及一大堆元朝高官。

    然后范孟瑞和同伙又假传圣旨,封自己为河南都元帅,还调兵封禁了河南的水陆交通。

    本来这件事情没那么快暴露的,结果有一天范猛瑞喝酒喝多了,说漏了嘴,一旁的宣抚使冯甲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仔细调查了一下,发现他们是假的朝廷命官之后就联合都政府袭杀了范孟瑞,结束了这场闹剧。

    ……

    根据正史记载:

    1974年,淮安市的一名中学老师在语文课上讲完西游记后对学生们说:“吴承恩是淮安人,离世后也葬在家乡,但是墓一直没被找到,大家可以去寻找一下线索。”

    本来只是想给学生们增加一下印象,没想到几天后竟然真的有学生喜滋滋地跑过来说在自家猪圈里发现了疑似吴承恩的墓碑。

    老师半信半疑的跑去学生家查看,结果发现碑文上真的篆刻着“明吴菊翁之墓”和“吴承恩”几个字,其中的吴菊翁是吴承恩父亲的号。

    老师见状,急忙联系了考古专家。

    经过一系列线索追查,专家发现是盗墓者盗取了吴承恩的墓地,还将吴承恩的棺材板卖给了这个学生上课的学校,变成了课堂里的书桌和窗户。

    并且由于当年做工的木匠师傅也姓吴,疑似是吴承恩的亲系后人,所以悄悄留下了棺材上面的雕刻字——荆府纪善。

    而这,也是吴承恩生前所任命的官职。

    过了一段时间后,专家还找到了吴承恩夫妇的尸骨,甚至还以此还原出了吴承恩的原貌。】

    「朱棣写信给沙哈鲁的时候,他自己笑了没?」

    「我都替他尴尬。」

    「根据正史记载:大明洪武三十五年,朱元璋传位于皇四子朱棣。」

    「朱元璋:啊对对对,我在孝陵里打电话传的。」

    「胡说,明明是朱棣学了秽土转生,给朱元璋又延了四年寿命。」

    「那很有孝心了。」

    「骗过自己才是真骗,朱棣他脑子里八成真以为他爹多活了几年传位给他了。」

    「洪武三十五年传位于朱棣,这句话可是被老四编进明实录了。他本以为忽悠住了后人,结果后人拿这句话来嘲讽他到现在,把别人当傻子才是个大傻子。也就是朱棣开创了永乐之治,才相对淡化了他在历史上的各种骚操作。」

    「朱元璋这个人居然也好意思笑话刘邦滥杀功臣?我真的是笑死。」

    「最近这两天凤阳明古楼不是又塌了吗?这要是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出现这事故,都不知道又得死多少个官。」

    「只是一侧瓦片脱落而已,没塌,不过若让朱元璋知道了,确实会砍不少人。」

    「以前我总以为吕布辕门射戟是站在辕门把方天画戟搭弓射出去。」

    「这简直是超人!」

    「三国演义很多都是编的,偏偏这个最像编的辕门射戟却是真的。」

    「辕门射戟之后,张飞只能从道德层面去骂吕布了。」

    「晋景公可以说是历史上死的最有味道的君王了。」

    「并不一定是,德国那边也有类似的案例,公元1184年德国国王亨利六世召开贵族大会,结果木质地板不堪重负,60多位贵族掉进城堡下方的粪坑里,当场窒息身亡。史称——埃尔福特粪坑惨案。」

    「那很有味道了。」

    「真正的遗臭万年!」

    「靖康之耻那个,本来金兵久攻不下,都打算退了,结果事情就发生了转机。」

    「历史是真有戏剧性啊。」

    「昨天看藏海传,皇陵进水导致棺椁漂流堵住门,我还想咋这么扯淡,结果往后一看居然是康熙的墓。(尴尬)」

    「吴承恩那个我是真绷不住了。别人说棺材板盖不住,那只是调侃,结果到了吴承恩这,是真的棺材板盖不住。」

    「离谱到比野史还野100倍。」

    「以前的木材质量是真好,几百年了还不见腐化,而且我们这里还有土葬,一般10年左右那个木材就会腐化掉。」

    「不是以前木材质量好,是以前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是用顶级的木材。“荆府纪善”就是荆潘王府的教书官,地位也不低,死后肯定是用得起柏木、杉木一类质地坚硬耐腐性强的木头做棺材的。」

    「值得庆幸的是,出于对吴承恩的历史贡献,事后他一家的尸骨被考古队重新包装好,装进了缸中,埋回了他的墓里,也算是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了。」

    ……

    万朝观众看着这些正史记载的内容。

    一个个都啧啧称奇。

    “哦,原来这些皇帝们在历史上还发生过这么些事啊?真是有够好笑的。”

    “居然还有皇帝是掉进粪坑里死的?粪坑那味道,我平时上茅房都得捏着鼻子,掉进去那还得了,真惨啊。”

    “假扮朝廷命官,拟造圣旨,还封自己为了河南都元帅?不是吧,这么离谱的故事,居然是真实发生的历史!?”

    “诶!既然有人能够在历史上假拟圣旨,封自己当官,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效仿啊?”

    “别想了,没看到人家最后不还是被发现了?假冒官员,那可是砍头的罪!”

    “他最后被发现不是因为喝酒误事导致的吗?咱们小心一点,说不定能成呢?”

    “对呀对呀,万一成了呢?那可是一个跨越阶级的机会呀!”

    “假冒官员是死罪,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造反也是死罪,这假冒官员貌似还靠谱点。”

    此时,一些朝代的平民百姓在看到了《庚申外史》的记载后,生起了一些胆大包天的心思。

    ……

    大宋。

    赵匡胤目瞪口呆的看着天幕,他一直以为靖康耻单纯是因为宋军打不过金兵,被金兵攻破都城掳走了两位皇帝。

    结果这么一看。

    tmd,结果竟然是靠着相信道士的话,撤走了守城士兵才被攻破的城门!

    “直娘贼!龟儿子!我顶你个肺啊,扑该仔!你还敢相信道士的话,你还敢撤走守城的士兵!你个臭不要脸的子孙,我说你的历史评分怎么会这么低,你是真的愚不可及,猪狗不如啊!!!”

    赵匡胤气的破口大骂。

    但骂的再大声,再狠辣,也发泄不完自己内心之中的怒火。

    ……

    楚汉。

    项羽眉头一挑:“相隔相隔150步,居然还能够射中戟上小枝?看来这吕布也是一员猛将啊,真希望他能与我是生在同一个时代,那样咱也好跟他较量一番!”

    刘邦望着那朱元璋和李世民的正史记载,乐了。

    “哟呵,这俩千古一帝原来还骂过朕啊?不过晚年都遭到报应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每个人都会活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哈哈哈。”

    ……

    大明。

    朱元璋双拳握紧,浑身上下都在小幅度的抖动。

    被气的。

    “来人了,给咱拿马鞭来。”

    “!”

    朱棣第一时间感觉到了不妙。

    “爹!爹!你才刚打完,不能再打了,你这是要打死孩儿啊!”

    尽管朱棣已经开始了求饶,然而并不怎么管用,很快就有两名太监把他给摁住,并且把马鞭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上。

    “你个不孝顺的!”

    “给你爹我多延了4年寿命很爽是不是?啊!”

    “给别人写信劝叔侄和睦,你怎么不和睦!啊!”

    “你对得起你老爹我吗?你对得起你大哥吗?你对得起你侄儿吗!?”

    “哇呜呜呜呜呜!!”

    沉重马鞭,一鞭又一鞭不断地抽打在朱棣的身上。

    下方官员和身旁的朱标看了沉默不语,孝顺的儿子,确实该打。

    另一明朝时空中。

    吴承恩看到了关于自己的正史记载。

    惊得目瞪口呆。

    我一个普通的小官员,也不是秦始皇汉武帝呀?

    更不是什么王公贵族,陪葬品少的可怜!

    你们盗我墓干嘛?

    盗我墓就算了。

    还把碑丢进了猪圈里面!棺材板也被人做成了课桌!

    我吴承恩跟你们是有仇吗?

    两眼一黑,差点没被气晕过去。

    唯一值得人庆幸的是,自己的尸骨还在。

    并且被重新安放回了坟墓。

    ……

    【以如今华夏的繁荣程度,跟古代相比算不算盛世?】

    ?

    新视频的出现很快吸引了不少古人的注意力。

    看到标题的那一瞬间。

    他们一个个的都忍不住头冒问号?

    这问题问的,不纯属弱智吗?

    通过之前所看到的短视频,无数朝代的观众都已经了解到了后世华夏的时代有多么的繁荣昌盛。

    军事武力,所向披靡!

    人口十四万万人;

    粮食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经济发达,文化昌盛,高楼林立,人民衣食无忧。

    汽车、轮船、飞机各种交通工具速度快到能够一日之内从南到北,甚至仅凭一台手机便能联络五湖四海的亲朋好友,再也没有所谓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更毫不客气的说,这个时代很有可能已经做到了真正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如果这样的时代都不能够算得上是盛世的话,那什么样的时代才能够算得上盛世呢?

    ……

    ……

    ……

    【“大家也许很好奇,以我国目前的繁荣程度,跟古代相比,能不能算得上是盛世?”】

    【“今天我们便展开来说说。”】

    【“先说结论,以目前华夏的发展阶段来看,不算。”】

    老祖宗们:“???”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