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国之劲旅,从少将师长起-> 第365章 兵工厂之行 第365章 兵工厂之行
- 重庆距离泸县约150公里,而李振华一行人出发的时间是下午两点。经过将近四个小时的时候,很快终于到达了兵工厂位置。
兵工厂的外墙是一座高约10米的城墙,由砖混结构构成,警卫营在城墙上架设了四挺民二四重机枪和四挺九二式重机枪,还有各个班来回巡查,一旦发现可疑人物立即实施行动。
兵工厂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只是由一个警卫连为护卫队,现在也已经扩编为了警卫营,人数也从最开始的两百多人变成了现在的八百多人,虽然人数比51集团军其他的主力营要少很多,但是也比其他部队的营级单位还要多两三百人。
因为兵工厂早就接到通知,所以兵工厂的主要负责人:刘永贵,警卫营营长徐方杰和汽车营营长郑德强,以及各个工程师站立在大门口等候李振华。
轿车在兵工厂门口的位置稳稳的停下来,李振华打开车门,从车上走下来。
刘永贵快步走到李振华面前,停下脚步后,他迅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然后挺直身子,向李振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地说道:“卑职刘永贵,见过总座!欢迎总座及各位长官莅临我厂视察!”
李振华微笑着回了一个礼,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刘厂长,你辛苦了!兵工厂能够顺利建成,你的功劳可不小啊!”
刘永贵听了,心中一阵激动,他连忙说道:“能为总座效力,为国争光,这是卑职的荣幸!”
李振华点了点头,目光转向站在刘永贵身后的几名工程师。他微笑着对刘永贵说:“刘厂长,先给我介绍一下咱们兵工厂的各位工程师吧!”
刘永贵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羞愧之色,连忙说道:“是是是,卑职真是糊涂,见到总座太过激动,竟然把这事儿给忘了!”他稍稍定了定神,然后转身面向身后的工程师们,开始逐一介绍起来。
说着二人走上前去。
刘永贵面带微笑地介绍道:“总座,这位是王师傅,他可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啊,曾经在汉阳兵工厂工作过呢!”
接着,刘永贵将目光转向另一位师傅,继续介绍道:“这位是柳师傅,他可是金陵兵工厂的资深工程师,技术相当精湛。”
刘永贵稍作停顿,然后指着第三位师傅说:“这位是段师傅,他之前可是太原兵工厂的工程师,对兵工厂的运作非常熟悉。”
最后,刘永贵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后一位师傅身上,郑重地介绍道:“还有这位是沈师傅,他可是在东北兵工厂工作过的,而且还是东北兵工厂最主要的工程师之一呢!”
刘永贵介绍完后,四位工程师同时向李振华问好,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专业和自信的笑容。李振华也微笑着伸出手,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对他们的认可和尊重。
随后,李振华转身向四位工程师介绍起自己的得力战将们。他首先介绍了谢晋元,称赞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卓越指挥能力;接着介绍了谢承瑞,强调他的智慧和策略在战斗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介绍了彭林生,对他的勇猛和果敢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位工程师认真倾听着李振华的介绍,不时点头表示认可。他们对李振华的战将们充满了敬意,也期待着能与他们一起合作,为国家的兵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都认识了,李振华转过头去看向徐方杰和郑德强二人,对他们说:“徐营长,郑营长,你们辛苦了,有你们在,兵工厂才能够平安生产。”
警卫营营长徐方杰立即回答:“多谢总座夸奖,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够保证兵工厂的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李振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对刘永贵说:“刘厂长,那我们进去说吧!”
“好!”刘永贵回答说,“里面请,总座,以及各位长官!”
刘永贵现在挂的是上校军衔,但是由于他入伍时间比较晚,所以是职务军衔,铨叙军衔仅仅是少校,所以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相差了两级,不过这种现象在国军当中是很常见的。
同时为了方便工作,包括四位工程师都被李振华授予了军衔,均为中校军衔。
一行人一同走进了兵工厂会议室里,这里的布局很简单,一个约50平方的房间,中间摆放在一张大长桌,在正墙上挂着一张民国地图,并且还标明了国统区与日占区。
李振华坐在首位上,其余所有人分别坐在两边的椅子上。李振华先是向四位工程师了解一下在这里的生活是否到位,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又肯定了工程师们的成绩,对他们做出了表扬。
在会议室里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后,李振华等人亲自进到工厂里视察工人们的工作,但是为了不影响到工厂的正常生产,李振华没有让刘永贵通知工厂的工人们,只是简单的走个过场,看看工厂的环境,还有工人们的生产力。
等下班了以后,李振华才与工人们交谈,看看他们是否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和自己说,自己一定会尽量满足他们。
工人们看到李振华没有高高在上的样子,也是敞开心扉的与李振华交流,给李振华提供了很重要的意见和帮助。
夜晚,华灯初上,城市的喧嚣渐渐被夜色掩盖。在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李振华正与四位工程师围坐在一起,进行着一场深入的技术交流。
尽管李振华的前世并非专业的军工人员,但他对枪械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56半自动步枪,他也知道一定工作原理。在交流中,他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对这款步枪的认识和见解分享给了工程师们。
工程师们原本对李振华的专业背景有所疑虑,但随着他的讲解,他们逐渐被他的知识储备所折服。李振华不仅对56半自动步枪的结构、性能了如指掌,还能对其设计理念和改进方向提出独到的见解。
正当工程师们对李振华的表现赞叹不已时,李振华也把话题突然转到了美国的加兰德M1半自动步枪上。这款步枪早在1936年就已经问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美军尚未大规模装备,因此知道它的人并不多。
与此同时,工程师们也提到了华夏在枪械技术方面的发展历程。事实上,早在1914年,华夏就已经拥有了第一款半自动步枪——“刘式半自动步枪”,它是由刘庆恩先生研发出来的。这款步枪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但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政府的不重视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它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和大量生产。
而刘庆恩先生,这位杰出的枪械设计师,也在1929年离开了人世,令人惋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的枪械技术逐渐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
碰巧的是王师傅在汉阳兵工厂的时候曾经与参与过“刘氏半自动步枪”的设计和生产,被李振华这么一提醒,王师傅就有了更多的想法,然后王师傅就被李振华任命为半自动步枪的总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