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以神通之名-> 第125章 围堵

第125章 围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晚上。

    张立科与陆昭在食堂开小灶。

    自从陆昭是边防站长的消息传开,他就不太好在外边露面。平日去的大排档也不能去了,因为一去就容易被围观。

    大排档老板情商也不太高,竭尽所能的想要攀关系,每次都是送菜送酒的。

    就算是张立科这种喜欢出风头的也觉得烦,说句比较功利的话,靠几盘菜也想要卖人情?

    于是张立科就找了食堂厨师,使用了一点小小的特权,时不时让对方开个小灶。

    对于这种不损害联邦与人民的小特权,陆昭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何况他也在吃菜喝酒。

    有时候陆昭就在反思,自己这样享受着特权不觉得错,这种思想是否是错误的?他是否需要改进?

    答案是需要的,他依旧做不到大公无私,他需要往这方面去靠拢,去学习。

    至于其他人能不能享受小特权,陆昭觉得在现阶段的社会状况与思想,特权是无法避免的。

    在联邦社会,人事实上存在贵贱之分,法律都无法一视同仁。

    事物的发展是要循序渐进的,绝对的平等不是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比起口号与过于遥远的理想,陆昭更愿意设法去为农民减负,尝试在微小的地方作出改变。

    比如他的村粮农会,将运输粮食的责任移交给地方管理单位,为农民省下一笔钱。

    一小步是陆昭觉得应该去尝试的,至于其他的事情,那是以后该考虑的,也可能是后人该考虑的。

    “一个月后,考核组就要到防市了。”

    陆昭谈论起了今天下午接到的通知。

    “我也接到通知了,比往年要早一个月。”

    张立科道:“你之前四十点生命力,确实可以参加,说不定能拿到一个超凡青年人才奖。”

    就像科学家有联邦青年科技奖,超凡者也有青年奖,类似的奖项遍布联邦各行各业,算是一种社会性节选人才的机制。

    得了青年奖不能说一飞冲天,往后评级评优都会得到倾斜,也容易被大人物看中。

    “拿到了青年奖,后面还有能进一步评杰出青年,最后是联邦杰出青年。”

    张立科跟画饼一样,奖项一个接一个。

    陆昭哭笑不得道:“你当是去买菜呢?”

    这些奖项每一个都是让全联邦人才抢破脑袋的,地方青年奖还好说,每年一个郡都有几十个名额。

    平均到每一个市,能有两三个人能获奖。

    杰出青年奖就是面向整个道,名额只有十个,每三年一次,每一次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联邦杰出青年顾名思义就是面向全国,如今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社会,挑选着最杰出的十个三十三岁以下的超凡者。

    张立科笑道:“你不是剑指庙堂吗?就你这个出身,如果不是绝世天才,又怎么登上去?”

    陆昭摆手道:“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目前我们该考虑考核的事情。我需要更高级别的生命补剂,你有办法弄到吗?”

    张立科稍加思索,道:“不正规的容易搞到,但都是动辄万把块一瓶,你肯定买不起,我也没那个钱。正规的得申请,也比较难搞。”

    陆昭道:“那就是能搞到?”

    “当然可以,生命补剂配给是单位自己跟酒厂谈的,想要中级生命补剂我们也可以谈。”

    张立科知道陆昭穷,非内部渠道是买不了,自动忽略掉。

    “以前边防站没有,是因为一个山坳里的营级单位,用不着那么好,也没有这个钱。如今只要粮食一收上来,都不需要我们去找,酒厂自己就会闻着味来。”

    粮食是新时代的金子,只有精米白面才能制造出好的生命补剂基底。

    蚂蚁岭边屯兵团看似是有大约每年四千万经费,实际价值会高上许多。

    粮食不能私人直购,但酒厂都是联邦持股的,许多都算是国营企业,购买粮食并不犯法。

    所以为了更好的盈利,许多酒厂是会到地方去找人签订收购合同的。之前是酒厂跟市里边谈,谈妥之后再对各部门进行分配。

    如今边防站已经变成了边屯兵团,有自己的耕地,酒厂必然会找上门来。

    “不过单纯为了你弄个配给合同有点浪费了,我到时候看看能不能走走内部渠道。”

    陆昭问道:“中级生命补剂多少钱一瓶?”

    他不太了解这方面,因为之前都进不了领导层。

    生命补剂内部价格差异极大,主要看所在单位与酒厂谈下什么样的合同,或者上级单位分多少配额下来。

    其中有许多一些弯弯绕绕,比如以次充好来把财政拨款套出来。

    真正的好东西永远是“内部的内部”,不掌握权力核心,只能喝口汤。

    陆昭因此喝了四年的劣质生命补剂,他还以为是小地方财政紧张,只能够提供这种级别的生命补剂。

    在此之前,他都不知道联邦内部渠道流通的生命补剂竟然存在劣质品。

    张立科回答道:“价格一般都在1000-1500,数量上看情况。你要得多就可以便宜,少就会贵。”

    陆昭沉吟片刻,道:“老张,如果可以我希望拿到较好的生命补剂,给营区里的兄弟用。一二阶生命开发,生命补剂的质量至关重要。”

    “他们不一定会花钱买。”

    张立科没有直接反对,如今他已经摆正了姿态,只是劝说道:“你拿品质好的,不如省下一些钱多发年终奖金,你也能多拿一些。

    采购高品质的生命补剂,对于管理层来说是吃力不讨好的,只要钱省下来就不可避免的进入他们口袋。

    诚然培养超凡者一直是一大业绩,但不如金钱来的实在。

    “有了钱,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内部渠道,直接向那些酒厂的地区负责人购买,价格可能还便宜一点。”

    陆昭摇头道:“老张,我想增加单位生命补剂配额,不单单是为了自己,还有营区里的兄弟。”

    “联邦终究是看生命开发的,我们要看兄弟们一条出路。”

    生命开发并不是一条公平的道路。

    曾经因为陆家被作为典范宣传,陆昭得以进入了联邦抚养院,得到顶尖教育资源。

    生命补剂都是喝纯度最高的,命骨也是挑选最优的,教师都是名校出身,可能陆昭考不上帝京。

    他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但边防站许多兄弟没有这个红利。

    张立科无奈道:“好吧,你是领导,你说了算。那要不要我扩招队伍,比如跑去高中大学去拉人入伍?”

    “可以考虑,改成边屯兵团后,我们编制增加了不少。”

    陆昭拍着张立科肩膀,开玩笑道:“小张同志,以后边屯兵团人才培养就交给你了。”

    ——————————

    七月二十二号。

    市里风平浪静,但张立科通过市里的一些朋友,获知了韦氏粮米总裁被带走调查。

    当日下午,韦氏粮米被勒令停业整改。

    七月二十三号。

    防市内所有涉及韦氏粮米商品下架,仓库被查封,大量高管被抓起来。

    七月二十四号。

    防市农业处财务主管被调查,这是一个副吏岗位,但又极其重要。

    财务被调查,意味着打击将牵扯到更上层,范围将可能无限扩大。

    市场监司,行政监司,市大理司,特反支队等等多个有监察权的部门,一时间同时发力,毫无征兆的对韦家进行了围堵。

    陆昭刚刚接手蚂蚁岭辖区根基不稳,被粮所弄得焦头烂额,同理韦家宏也是一样的。

    并且要比陆昭面临的打击面更大,边屯兵团只需要围绕粮食生产问题,能发力的只有地方粮所。

    而韦家宏面对的是整个防市,遍布各级各部门的赵德余党。

    他固然可以靠着一把手的权力,加强手下人在部门内的话语权,但韦家宏无法在短时间内替换掉原有的部门领导。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