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第一卷 第60章 国生妖孽,必是君王失德!

第一卷 第60章 国生妖孽,必是君王失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时间来到五月底,五月底的洛阳,正是骄阳似火,暑气逼人的时节。

    或者说不止是洛阳,而是整个中原,皆是天似穹庐,地似蒸笼,热得人抬不起头,出不了门。

    但偏偏也是这个时候,一道来自山东的奏折,为本就炎热的洛阳,更加增添了几分浮躁与慌张。

    折子上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六个字:“旱魃现,旱千里。”

    虽只有短短六个字,可这六个字,对于如今还算平和的朝局造成的震动,却是完全不亚于一颗深水炸弹。

    一时间,国生妖孽,天降灾殃,必是君王失德的说法喧嚣于尘上。

    而身为帝王的李隆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天灾,第一时间做的,竟然不是救灾!

    反而是揪着君王失德这个说法不放,严令各部必须彻查此事。

    并且还在武惠妃的蛊惑下,将彻查此事的主导权全权交给了寿王李琩。

    于是,最后的结果,便是李琩查着查着,将此事查到了中书令张九龄的头上。

    至于为什么会查到张九龄头上,原因也很简单。

    就是山东大旱的消息传到洛阳时,身为宰相的张九龄,是第一个上书要求李隆基焚表祭天请罪的大臣。

    由此,李琩得出结论,即君王失德之说,乃为真。

    只不过君王失德,失的并非私德,而是错用了张九龄为相,这才引得上天震怒,降下灾殃。

    只需罢黜宰相,再遣人前往大旱之地焚表祭天请罪,则灾殃可消。

    这样的结论,要是放在以前,李隆基肯定是不会信的。

    毕竟宰相宰相,他的任务就是下安黎庶,上辅君王。

    天灾来了,张九龄上表请李隆基焚表祭天,本身就是正常流程,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但如今,李隆基却是不得不信了。

    至于原因,那更简单!

    且不说他本来罢相之心,就单说山东大旱之事,也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背锅。

    总之宰相不背,就得皇帝背。

    那相较之下,肯定是还是让宰相来背更好一些,毕竟,宰相本来的作用,就是用来为皇帝背锅的嘛!

    因此,这场大旱最终的结果是,罢张九龄知政事,迁为尚书右丞相。

    而前往山东焚表祭天请罪的任务,则落在了太子李瑛身上。

    没办法,谁让太子是储君呢?

    储君也是君嘛,也是老天爷的候补儿子,所以由太子去请罪,正合适不过。

    六月初,太子李瑛携仪仗自洛阳出发,前往山东祭天请罪,顺便代天巡狩山东受灾之民。

    而当李琚得知洛阳发生的事情时,时间已是六月底。

    “这是阴谋!”

    河西故道,凉州境内,西行的队伍陡然驻足。

    李琚望着手中被他攥成一团的信纸,脸上表情阴沉得几乎快要滴出水来。

    虽然他暂时想不通李琩和李林甫想方设法的将李瑛弄出洛阳,究竟是要干什么。

    但是他可以笃定,这绝逼是李琩和李林甫联手导演的一场阴谋。

    并且就是冲着他来的......就算不是冲着他来的,也定然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该死的李琩,该死的李林甫,你们最好洗干净脖子等着,老子一定亲手砍下你们的脑袋!”

    李琚心里暗暗发狠,心里对两人的杀意又上升了一个度。

    “殿下.......”

    就在他陷入暴怒之时,杨玉环担忧的声音忽地传进他的耳朵,将他拉回了现实。

    “殿下,您没事吧!”

    她从马车里探出头来,神色担忧地望着李琚。

    李琚回神,急忙收敛心中杀意,将手中的信纸捏成团,随手放进了箭袋里。

    做完这些,他才向着杨玉环摇头道:“无妨,就是得了个消息,一时有些心绪不宁。”

    杨玉环闻言,心中担忧非但没有消散,反而越加浓厚。

    她轻声问道:“可是洛阳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点小事,不足为道!”

    李琚摇摇头,不愿细说。

    杨玉环很聪明,但李琚更喜欢她的天真烂漫,他不想让她掺和进这些拨云诡谲的阴谋算计之中。

    至少,短时间内不想。

    至于以后,等以后再说。

    杨玉环轻轻蹙起眉头,有些欲言又止,可最终,却也还是没有继续追问。

    她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李琚的想法还瞒不过她,但出于尊重,她选择压下隐忧配合他.......

    与此同时,前方开路的边令诚也察觉到了李琚的异样。

    他折返回来,凑到李琚身侧,皱眉道:“殿下,您不是打算去河西营走一遭吗,怎么又突然不走了?”

    边令诚的语气算不上客气,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质问。

    因为自从太华山猎虎事件过后,两人的关系便急转直下,再不复离开洛阳时的甜蜜。

    就连这一路走来,李琚在路上组织的数次围猎,边令诚都没再继续参与。

    也不知是真的被李琚当日说的那句阴阳人的羞辱刺激到了,还是被老虎吓出了心理阴影不敢再去?

    当然,边令诚不知道的是,他不参与围猎,反而正中了李琚的下怀。

    经过这一路上的四五次围猎下来,李琚如今已经可以对这支百人队进行如臂指挥。

    这支百人队对他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

    李琚估摸着,在抵达西域之前,将这支百人队完全掌控,应该是不成问题。

    而此刻,李琚听见边令诚的质问声,也同样对他没什么好脸色。

    他瞪了边令诚一眼,没好气道:“着什么急,这么热的天,本王让弟兄们休息一下怎么了,你有意见吗?”

    边令诚被李琚呛了一下,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他不敢和李琚对喷,便只好阴阳怪气道:“既然是殿下的命令,那奴婢自然是不敢有什么意见的。只不过,咱们这都走了快两个月了,才走到河西之地,照这么走下去,猴年马月才能走到西域?”

    一番阴阳怪气的话说完,他也不管李琚什么表情。

    扭头对着树荫下乘凉的将士们没好气地呵斥道:“别忘了圣人到底是让你们去西域干嘛的,一个个的,想抗命不成,都给咱家起来继续赶路!”

    然而,尴尬的是,听见边令诚的呵斥,众将士却只是面面相觑,并未有人动弹,更别说起身赶路。

    边令诚见状,更是怒不可遏,再次怒声呵斥道:“想造反吗你们,都聋了啊,没听见本监军说话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