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第349章 惊觉 第349章 惊觉
- 英国的军情六部主要负责海外情报的获取,其情报网络不仅遍布欧洲各国,更在新加坡、美国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
然而,随着欧洲战事日趋激烈与全球战线的不断延伸,军情六处需要同时应对多个战场的情报需求,导致其力量过于分散,经费也就捉襟见肘起来。
正因如此,像戴维这样活动于沪市的情报员,在购买情报时,绝不会轻易报出“十万美元”这样的天价。
这也是为什么,沪市的情报贩子都喜欢把情报卖给华国人。
倒不是戴春风和林致远喜欢当这个冤大头,而是他们深知,要想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就必须舍得投入。
没有足够的金钱激励,这些情报贩子又怎会冒险去策反日本军官、发展内线?
另一边,法国驻沪领事馆武官安托万・杜邦,在接完一通电话后,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等到晚上下班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沿着霞飞路漫无目的地走着。
在确认没有人跟踪后,他才推门走进了一家酒吧。
与街外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酒吧内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劣质烟草、酒精与汗液混杂的气味。
随着公共租界的沦陷,法租界的酒吧愈发拥挤,大厅里挤满了买醉的水手。
杜邦微微皱眉,径直走向在吧台,要了一杯啤酒。
付钱时,他的目光与酒保短暂交汇,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
随后他端起酒杯转身上楼,走进一间无人的包间。
约莫五分钟后,包间的门被再次推开。
两名身着风衣、帽檐低压的男子迅速闪入,并反手将门锁扣上。
其中一人摘下帽子,露出一张饱经风霜却目光锐利的脸——他是皮埃尔・勒梅尔,军情六部在沪市的特勤行动负责人。
“杜邦,你不该冒险直接来这里。”皮埃尔的声音中带着责备。
杜邦将杯中啤酒一饮而尽,沉声道:“皮埃尔,‘花粉小组’很可能已经暴露了。”
皮埃尔的瞳孔微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杜邦迅速将今天接到电话的内容转述了一遍,最后补充道:“正常情况下,他绝不可能开出如此高价。他们很大概率已经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这是在向我们示警。”
“我没敢去眼科诊所,那里可能已经布满了陷阱,我只能先来找你。”
杜邦曾是法国第 4 骑兵师的下尉军官,去年法国战败投降,维希政府成立,他对当局的妥协政策深感失望与屈辱。
机缘巧合下,他被军情六处发展为外围成员。
去年底,在军情六处的运作下,他被派往沪市,以法国领事馆武官的身份作为掩护,负责与“花粉”情报小组进行联络。
凭借领事馆武官的特殊身份,他很快涉足沪市的情报市场,既多了一层伪装,也更便于收集各类情报。
皮埃尔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公共租界沦陷后,英国在沪的情报力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公共租界内的19 号站全军覆没,花粉小组由于一直潜伏在法租界,反而侥幸躲过一劫。
而皮埃尔手中的行动力量,还是在法租界临时招募组建的。
“你的判断很可能是对的。”皮埃尔深吸一口气,“你打算怎么做?”
杜邦显然已经思考过对策:“我会按正常程序将消息扩散给其他情报掮客,也会在《字林西报》的指定版面登报回应他,并安排见面,你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之所以要将情报扩散出去,是因为不确定情报市场中是否有日本眼线。若日本人发现消息没有传开,必然会引起怀疑。
皮埃尔点了点头,他也赞同将人约出来,如果真的落入日本人手中,正好可以给对方一个沉重打击。
皮埃尔作为军情六处在沪市的特勤行动负责人,他还肩负着在敌后开展特种作战的使命。
行动代号“东方行动”,主要任务就是破坏日军重要设施与行动。
可惜他新组建的行动小组尚未找到合适时机出手,若能诱使日本人进入租界,提前设下埋伏,定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一周后,桥本快步走入佐川太郎的办公室,将一份《字林西报》与一张译稿轻轻置于桌上。
“课长,对方登报了,这是翻译后的内容。”
鉴于《字林西报》是英文报刊,桥本已安排人员对相关版面进行了全文翻译。
佐川太郎迅速拿起译稿迅速浏览起来,脸色逐渐阴沉。
内容与戴维此前供述的情报交接方式完全一致,情报贩子果然作出了回应。
“八嘎!”他猛地将纸张拍在桌面上,低声怒喝:“仅仅一周时间,情报就已经泄露了出去。这个‘鼹鼠’的潜伏级别,恐怕比我们预计的还要高,必须把他挖出来!”
佐川太郎急于查清究竟是哪份假作战计划流入了情报市场。
他抬头看向桥本,目光锐利如刀:“尽快安排双方见面,行动时一定要带足人手,确保万无一失。”
桥本面露难色:“课长,本土补充的人员尚未抵达。而且我们要进入法租界行动,是否考虑让76号协助?”
佐川太郎沉吟片刻:“可以让他们参与,但必须在行动前两小时才通知,具体任务细节暂不透露,以防计划外泄。”
“嗨依!属下明白!”桥本肃立应答,随即转身离去安排相关事宜。
与此同时,石川商行。
林致远放下手中的电文,眉头微蹙,陷入沉思。
眼下顾志雄已顺利调往滇南边境,所以日军是否真的调整作战计划,对他而言就无关紧要了。
因为他知道无论日军如何部署,英军在缅甸的溃败都只是时间问题。
只是竟然还有人愿意砸下十万美元,购买日军新的作战计划,这就让他十分费解了。
他反复思量,仍想不出在如今的沪市,还有谁具备这样的魄力与财力。
整件事处处透着蹊跷,可他思索良久,始终理不出头绪。
最终,他轻叹一声,吩咐周慕云通知赵天明,暂时停止与情报市场的一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