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股海拾金-> 第四百六十章 商会会议

第四百六十章 商会会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三天后,鹏城漳城商会年后的首次座谈会议在深圳福田一家顶级酒店的会议中心准时召开。

    会场布置得比爱旭预想的更为宏大。巨大的水晶灯下,数十张圆桌摆放整齐,正前方是宽阔的**台,超大的LED显示屏上,正循环播放着商会主要会员企业的宣传片,每家公司的Logo、主营方向、创始人简介和创业历程都被精心制作成短片,无声却有力地展示着这个商会的实力与底蕴。

    爱旭提前了一个小时到达会场,先是安排人员将所带的礼品交给秦秘书长。他没有急于交际,而是找了个相对安静的位置,点了一杯咖啡,目光专注地扫过屏幕上滚动的每一家企业信息。他带着夏总点拨的思路,敏锐地筛选着潜在的目标。

    他注意到几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宣传片里仍强调着他们的厂房规模和代工订单,但字里行间已透露出寻求自动化升级和品牌化的意向;他也看到一两家由年轻面孔创立的科技公司,项目看起来略显稚嫩,但方向契合新消费趋势。他用手机备忘录快速记下了几个关键名字和要点,心中初步圈定了几个有意向、有需求、且与旭升投资方向可能匹配的企业。

    临近会议开始,夏总精神矍铄地步入会场,立刻引起一阵小范围的寒暄热潮。他目光扫视一圈,看到爱旭,微笑着点头示意。爱旭起身,夏总却摆摆手让他坐下,随后便被几位老朋友迎了过去。

    此时,会场内已是高朋满座,商界精英云集。

    上午九点整,会议准时开始。

    首先由商会秦秘书长致开幕词。他回顾了商会过去一年的成绩,感谢了各位会员的支持,并简要介绍了本次座谈会“新时代湾区机遇与产业协同”的主题,希望能激发合作,共谋发展。

    紧接着,商会何会长做了主旨发言。何会长声音洪亮,气场十足。他深入分析了当前大湾区发展的政策红利和产业趋势,强调了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内部协同、产业链互补的重要性,并呼吁在座企业家们要“开放心态、拥抱变化、敢于投资未来”。他的发言引来了阵阵掌声。

    随后,作为商会重量级前辈和投资界的标杆人物,夏总被邀请上台做创业经验分享。

    夏总没有讲太多大道理,而是用几个生动幽默又充满智慧的小故事,分享了自己早期创业的艰辛、关键节点的抉择、以及投资路上踩过的坑和摘到的果。他特别强调了“看准趋势、投对人、保持耐心”的重要性,其中不经意间提及的优选机器人等成功案例,让台下听众尤其是许多年轻企业家眼神发亮。

    夏总的报告深入浅出,既有战略高度,又有实操细节,现场反响极为热烈。

    开幕环节结束后,会议进入正式的座谈交流阶段。会场灯光变得更适于交流,服务人员引导大家进行茶歇,人们开始自由走动、交谈。

    爱旭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西装,拿起准备好的名片,目光坚定地看向他之前筛选出的第一个目标——一位正在茶歇区略显沉思的急需业务转型的传统五金制造企业的老板。

    他知道,真正的会议,现在才刚刚开始。

    茶歇时间,舒缓的背景音乐流淌在会场中,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谈。爱旭端着一杯清茶,目光精准地锁定了他的第一个目标——永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的老板,李总。李总约莫五十岁上下,穿着合身的西装,但眉宇间带着一丝传统企业主常见的、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时的焦虑感。他正独自站在餐点台旁,若有所思地看着盘中的点心。

    爱旭稳步上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李总,您好。久仰大名,我是旭升投资的爱旭。”他递上名片,语气真诚而不失稳重。

    李总回过神,接过名片,看到“旭升投资”几个字时,眼神微微一亮——显然,他注意到了近期旭升与楚氏合作的新闻。“爱总,年轻有为啊!你们的新闻我看到了,厉害。”他连忙拿出自己的名片回递。

    “李总过奖了,是楚氏给我们机会。”爱旭谦逊一句,随即自然地将话题引向对方,“刚看了商会的介绍,永丰五金是行业的佼佼者,尤其是精密模具这块,口碑很好。”

    提到自己的企业,李总的话匣子打开了,但很快语气带上了一丝感慨:“唉,老本行罢了。现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年轻人都不愿意进车间,订单要求却越来越精细,不变不行啊。一直想上自动化生产线,搞智能仓储,也琢磨着能不能做自己的品牌产品,别光给人家代工…就是这一步,不知道怎么迈,投入太大,风险也高。”

    爱旭认真倾听着,捕捉着李总话语中的每一个关键信息点:转型意愿、自动化升级、品牌化、资金压力、技术风险。

    “李总,您提到的这些,正是我们旭升投资最近特别关注的领域。”爱旭适时接话,“我们不仅仅提供资金,更注重投后管理和资源整合。比如自动化升级,我们有合作的顶尖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品牌孵化,我们也有专业的市场团队和渠道资源可以对接。”

    李总的兴趣明显被调动起来:“哦?你们对这种传统企业的升级改造也有兴趣?”

    “当然。”爱旭肯定地点头,“我们认为,拥有扎实制造业基础和成熟客户群体的企业,一旦插上技术和资本的翅膀,爆发出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关注的不是它现在是什么,而是它未来能成为什么。”

    他顿了顿,观察着李总的神情,继续深入:“如果李总有兴趣,我们或许可以找个时间详细聊聊。旭升可以针对永丰的情况,做一份初步的评估和合作方案构想。比如,我们先从一条示范性的自动化产线改造入手,评估效益,降低您的风险感知。资金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不仅仅是股权投资,也可以是长期的可转债或者结合项目贷款的模式。”

    爱旭的话语专业而切中要害,既展示了实力,又充分考虑了对方的顾虑。

    李总脸上的犹豫逐渐被兴趣取代:“听起来确实比我们自己瞎摸索要强。爱总什么时候方便?要不…等下会议结束,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简单先聊几句?”

    “荣幸之至。”爱旭微笑应允,“会议结束后,楼上的咖啡厅环境不错,我们可以那里见。”

    “好,一言为定!”

    与李总初步约定后,爱旭并未停歇。他利用接下来的自由交流时间,又分别与之前筛选出的另外两位目标人物进行了简短但高效的沟通——一位是从事服装外贸、迫切想建立独立设计品牌的张女士,另一位是儿子刚刚创立了一家人型机械人的科技公司、急需天使资金的老建材商王总。

    爱旭都以其专业的视角、真诚的态度以及旭升投资刚刚获得的强大资金背书,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并约定后续深入接触的时间。

    会议临近尾声时,夏总笑呵呵地走过来,拍了拍爱旭的肩膀:“怎么样,我看你收获不小?”

    “全靠夏总您指点迷津。”爱旭由衷感谢,“初步接触了几家,都很有潜力,也约了后续详谈。”

    “不错,动作很快。”夏总赞许地点点头,“记住,初步意向只是开始,真正的功夫在后面的尽职调查和协议条款上。把握好度,既要展现诚意,也要守住底线。”

    “明白,谢谢夏总提醒。”

    散会后,爱旭首先赴了与李总的咖啡厅之约。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更深入地了解永丰的具体运营数据、痛点难点以及李总对企业未来的真实想法。同时,他也清晰地阐述了旭升的投资逻辑和合作期望。

    首次接触,双方相谈甚欢,并约定下周由爱旭派团队前往永丰工厂进行初步考察。

    时间过得真快,离开酒店时已是华灯初上,不知不觉就呆了一天。爱旭看着鹏城璀璨的夜景,感觉这次的商会之行,已然打开了旭升投资在华南地区业务拓展的又一扇大门。而门后的广阔天地,正等待着他去探索和征服。手中的公文包里,不仅多了几张名片,更多了几份沉甸甸的合作可能。他知道,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将这些“可能”,通过严谨的“协议洽谈”,变为实实在在的合作共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