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此去直上青云路-> 番外 李纲的视角 番外 李纲的视角
- 黔贵的冬日冷的刺骨,不过李纲这会儿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他背着手眯着眼站在屋檐下,望着在庭院玩耍的小孩儿。
“这孩子,和瑜儿幼年时真相……”
张三娘扶着丈夫的手臂,柔和的眼眸里全是慈爱。
“瑜儿的亲孙子,能不像么?”
李纲笑着点了点头,招手将重孙唤到跟前逗弄半天。
瑜儿带着老婆闺女去游山玩水,却嫌弃这孩子太小爱哭闹不好带,居然将他丢给自己这把老骨头带。
真不知道该夸他孝顺,还是该说他不孝顺。
老人总是爱睡觉的,不过是陪孩子说了会儿话,李纲便觉得有些困了,于是顺势便躺在太阳下的榻眯起了觉。
在梦里,他好似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营山李氏,在当时已经算是个有头有脸的家族,祖辈世代耕读,父亲是中过举子当过县丞的人物。
父亲风流除了母亲还有两位,还甚爱与官妓清倌吟诗作赋,家中兄弟算上自己有七。
李纲在家里排第二,兄弟姊妹之间相处也算是和睦。
可也仅仅只能算是和睦,父亲对自己不能说不疼,也不能说疼爱,长辈的目光永远放在长子与幼子身上。
受些冷落,在所难免。
后来他科举不成,父亲虽然有些失望却也不太在意。
最初他也不是很在意,老爷子还能饿死自己不成?
可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妻子,妻子病弱长年吃药,他乡试又落榜两次,只能一次又一次去求母亲接济自己。
“咳咳……伯群呐……你也该为你以后想想才是……”
母亲一边打开自己的私房,从已经为数不多的几样首饰里头,拿出一件最平平无奇的递给他。
“母亲日子也不多了,还要给你大哥和小妹着想,尤其是你那小妹,女儿家嫁妆少了日子可不好过啊。”
“你媳妇又是个病秧子,儿啊……爹有妈有哥有嫂有,那都不如自己有,爹娘这一死兄弟也是要分家的啊。”
妇人目露不忍地看着李纲,让他去寻自己的父亲。
“你父亲不是不疼你,他是儿女太多一时顾不过来,你当儿子的要上进一些,有孝心一些才是啊……”
“母亲倒是想为你打算,可母亲已有大半年没见你父亲了,我病成这样也出不了门。”
李纲听了母亲的话,去求父亲为自己在衙门谋个职位。
他本想着,当个文书能自己赚钱也是好的。
谁知道他运气就能那么好,国朝初立读书人太少。
当时他父亲又还是县丞,竟然还真就捡了个官儿做。
再后来爹娘接着去了,家里的田按理大部分给了大哥,他和余下的弟弟各自分了一小部分。
从此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除了妻子病弱没有生育稍有遗憾外,其余他便觉得一切都好。
他内心其实不喜欢父亲的风流,不喜欢父亲晚年冷落母亲,也不喜欢有那么多的兄弟。
所以对着妻子一直敬重喜爱,他才不要和父亲一般。
后来他与发妻有了瑛儿,李纲觉得更加满足。
再后来发妻离世,他有好几年的时间都生活在悲痛之中,浑浑噩噩,只有看到瑛儿时才有些许欢愉。
“李巡检,李巡检,我给你说个娘子如何……”
快下值的时候,衙门里的沈捕快快步上前来叫住了他。
“这位娘子可是貌美得很,丈夫是服劳资的时候没的,今年才二十有三还不到,你娶回去还能给你生儿子,她可是生了两个儿子了。”
沈捕快说得天花乱坠,可李纲却在当他跟自己说笑。
“如此貌美的妇人,怎么会嫁给一介徭役?”
这个沈捕快,就喜欢跟人开玩笑。
沈捕快却很是正经:“那这就说来话长了……”
他将张三娘的情况仔细说来,又仔细为他分析道。
“李巡检您仔细想想,您家大姑娘今年都八岁了,家里没个女主人可是不行,您也别嫌弃人家张娘子是寡妇,还带着两个儿子。”
“丈夫去世能守三年的可不多,她家那公公婆婆可老早就……想将她打发出门再行改嫁了。”
“我娘可是看了,这张娘子就是生儿子的命还是生好儿子的富贵命,娶了她你绝对不亏。”
“您今年也四十多了,娶妻不就是照着贤惠能生上娶吗?”
“那黄花大闺女哪有这种寡妇好,知冷知热还受过委屈,只要你好好待她,还怕她对你、对你家大姑娘不好?”
“人家那两儿子也还小,你把人娶进门来从小养着,那不比过继来的、或者是将来招婿要靠谱些。”
“尤其是她家那个大儿子,小小年纪又机灵又懂事,才六岁割草做饭样样行,还知道帮着母亲照顾弟弟。”
“前几日我看他可怜,将给我闺女买的糖给了他一块,谁知道第二日他就给我家打了一背猪草来道谢。”
“这孩子,可懂事儿了……”
沈捕快越说就越起劲儿,要不是这孩子这个举动,他都想不起来要把张三娘嫁给李巡检。
毕竟一个是寡妇农妇,一个是读书人当官儿的。
差别太大了。
没关系。
李巡检要是不喜欢,他就去陈员外家里头看看。
漂亮生了俩的寡妇,还愁说不到好人家么?
总之像大魁这么好的孩子,可不能给那老两口糟践了。
“我想想,让我想想。”
李纲将沈捕快的话听了进去,又自己悄悄去看了眼这个张三娘,再托人四处多方面打听。
确认没有问题以后,又征得闺女点头这才派人求亲。
没想到那家人本事虽小,脑子却坏得很。
居然使了那样的心机,将人家的小儿子留在那乡里。
李纲不想多管闲事,也不想因为娶妻落个欺负百姓的名声,所以他选择直接略过这件事。
直到张三娘过了门,他与妻子与继子相处段时日确定他们心地淳朴,便又决定送沈二魁读书。
至于沈家二老不乐意?
他有的是办法让他们乐意就是,接着沈捕快被他提为沈捕头,也算是谢谢他给自己做了个好媒。
“老太爷,老夫人,京城宫里给二老送来了年节赏赐……”
张三娘急匆匆拉着李纲进屋,让人给他换上一品大员的衣裳,自己也换上一品诰命服准备去领赏谢恩。
李瑜当年是官至太傅,他们当父母的自然也跟着沾光。
衣裳一换,满室都亮堂了。
李纲轻轻握着妻子的手道:“三娘,吾生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