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第271章 现代药物之祖,开启新支线

第271章 现代药物之祖,开启新支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福建的局势,因《光复新报》的传播而变得更加纷繁复杂。

    尤其是在靠近江西的闽西地带。

    尽管光复军的主力尚未进入汀州府,但清廷对此地的控制已名存实亡,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权力真空状态。

    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是近期从江西溃散或主动转移至福建的太平军部队日益增多,他们如同溪流汇入大泽,搅动着地方的秩序。

    另一方面,则是《光复新报》所带来的思想冲击。

    地方豪强中,有人敏锐地嗅到风向变化,开始自行组建民团,意图在新的权力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更多底层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听过报纸宣讲、心中积压着对清廷不满的年轻人,则躁动不安,将投奔光复军视为一条出路。

    整个闽西,暗流涌动,呈现出一种山雨欲来的热闹与混乱。

    相比之下,被光复军所辖的邵武府前线,则呈现出一派外松内紧的临战状态。

    光复军第三军军长何名标麾下各部,在抓紧整训、巩固防务的同时,也掀起了学习《光复新报》内容的热潮。

    军中派出的宣讲员深入各营,为官兵们详细解读报纸上那三篇石破天惊的文章。

    “……统帅在文章里说,咱们光复华夏,不只是要赶走清妖,更是要让咱们中国人能挺直腰杆,站在世界之林!不能再做井底之蛙!”

    这些出身教导团的宣讲员,声音慷慨激昂,将从在秦远那里学到的东西,尽心尽力的传到各个军营。

    何名标听着宣讲,心中感慨万千。

    他原本只是凭着对翼王石达开的个人忠诚和一股造反的狠劲走到今天,对于“为何而战”、“未来何在”并无清晰概念。

    此刻,听着宣讲员的讲解,他仿佛拨云见日,终于更加清晰地理解了,为何殿下要耗费心力办报纸,为何要反复强调“开眼看世界”。

    “这不仅仅是争一时一地之长短,”何名标心中震撼,“这是在重塑我等的精神,是在为我等指引一条前所未有、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道啊!”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浮现出庆幸。

    跟着殿下这样的雄主,何愁大业不成!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兵掀开帐幕,急步而入,打断了宣讲:

    “禀军帅!光泽县胡其相师帅急报!在杉关岭一带,突然出现一支规模不明的军队,打着太平天国旗号!”

    “太平军?”何名标眉头一挑,并未显得十分紧张。

    如今的光复军,自上而下,对昔日的“友军”都带着一种微妙的政治和心理优越感。

    回想起在太平天国时,浑浑噩噩,除了打仗就是抢掠,何曾有过这般清晰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

    洪秀全那套“天父天兄”的宗教迷雾,与秦远这基于现实、开启民智的堂堂正正之师相比,高下立判。

    “胡其相查清楚是哪部分的了吗?”何名标问道,语气沉稳。

    胡其相是他的第八师师长,作战勇猛,但为人处世略显圆滑,何名标不甚喜欢,故将其部署在战略要地杉关。

    此地素有“闽西锁钥”之称,与仙霞关并重,是隔绝江西与福建的重要屏障。

    “胡师帅尚未探明具体番号,只知对方自称来自江西瑞州!”

    “瑞州。”何名标心中一跳,在太平天国的时候,他的一位老对头的驻扎地可就在瑞州。

    当年在江西战场上,他曾与那人并肩作战,也曾因争功而互别苗头。

    最终,那人留在了瑞州独当一面,而他则跟随翼王回了天京。

    没想到,时过境迁,竟会在此地可能重逢。

    “我大概知道是谁了。”

    何名标咧着大牙笑道:“走,备马。”

    “点一队亲兵,随我去杉关岭,会会这位‘铁公鸡’!”

    前来之人,毋庸置疑,正是那位在三年前率先攻破瑞州,立下头功,而后又在此地坚守两年,屡挫湘军,甚至阵斩湘军名将刘腾鸿的翼王殿帐下头号先锋。

    且以勇悍顽强、寸土不让著称的“铁公鸡”,赖裕新!

    “这小子,终于来了。”

    何名标扬鞭抽马,哈哈大笑。

    与此同时,建宁府府城,光复军统帅府。

    十几日来,从北面仙霞岭方向南下来投的太平军络绎不绝。

    其中最具分量的,当属陈玉成麾下大将程学启、李秀成部将谭绍光、李世贤麾下黄呈忠等数员将领及其所部。

    他们的到来,不仅增强了光复军的实力,更与驻守仙霞关的石镇吉第一军里应外合,将徘徊在关前的近万清军一举击溃,彻底扫清了北面的威胁。

    端坐于统帅府大堂之上的秦远,听到这些消息时,面色平静,并无太多意外之色。

    他在《光复新报》上直接署名“秦远”。

    为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就是想试试看,在这个副本当中,会有多少原先来自第一副本的玩家。

    现如今看来,还不错。

    虽然只有五六名,但是这些人,登陆的身份,却都颇有潜力。

    “卑职等,参见翼王殿下!”

    从仙霞岭南下,来到建宁府城的一众投诚太平军,在大堂内向秦远行礼。

    为首三人,分别是谭绍光、程学启、黄呈忠。

    谭绍光不用过多介绍,秦远前世在看《太平天国》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就对这位“慕王”印象很是深刻。

    不仅是接了东王的盘,娶了女状元傅善祥。

    更是因为谭绍光在太平天国后期,崭露头角,却被同僚所杀。

    死的那叫一个惨。

    不过他的能力确实出众。

    是洪秀全后期大封诸王之中最为杰出的几个。

    不过秦远的目光并没有在谭绍光身上停留多久,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谭绍光身边那个矮个子青年。

    “你说你叫程学启是吗?”

    秦远开口,声音平和。

    程学启心中微讶,没想到秦远会率先注意到他,连忙上前一步,按照此身份的记忆回答道:“启禀翼王殿下,卑职正是程学启。”

    这名玩家,说着从记忆当中的出身:“咸丰三年(1853)十月间,太平军攻占桐城,正值皖北遭受大旱,遍地饥荒,民不聊生。军锋所至,从者纷纷,桐城一县参加者即达四五千人。我家贫困,随即投了太平军。”

    秦远微微颔首,他确定了这就是后世那位李鸿章创建下的淮军六大核心嫡系“开字营”的主将。

    有趣的是,这个程学启正是他身旁“谭绍光”之死的罪魁祸首。

    这因缘际会还真是巧妙。

    不过,秦远看重他,不仅因为其人作战勇猛,更因为其麾下有名精通海战之人,其名——丁汝昌。

    此时的丁汝昌自然不是甲午海战中的北洋海军提督。

    而是一名刚刚二十岁出头,正一身热血,图谋救国救天下的太平军青年。

    秦远没有刻意提及丁汝昌的名字,他只是和眼前几人分别说了几句。

    从言语之中,对于他们玩家的身份也是确认无疑。

    “好了,说说吧,几位怎么想着放弃天京那边的‘大好前程’,跑到我这福建山沟里来了?”

    秦远屏退众人,笑着问道。

    看着其余人都离开了,谭绍光松了一口气,笑道:“京爷,我要是知道石达开就是您的马甲,当初天京出事的时候,我说什么也得跟着您走啊!”

    “哈哈,我也是,京爷,我之前可就在远东贸易下面当一个区域代理,要不是没有你,我可不够星币兑换黄呈忠这个角色,不过幸好,我也拉来了五千多人,他们听说要跟着翼王干,一个个都兴高采烈。”

    一番交谈下来,秦远了解到,这来的六人,有五个,都或多或少与远东贸易,远东集团有关联。

    都想再跟着秦远下面,再多赚一些成就点。

    唯独程学启的情况略有不同。

    他坦言道:“统帅,不瞒您说,我在《纵横商海》里,走的是实业路线,主攻的就是医药领域。”

    “靠着九十年代抓住维生素出口的国际浪潮,厂子发展得还不错,也积累了一些资本和……成就点。”

    他语气平和,颇为务实道:“我个人对战场上的搏杀兴趣不大,这次下定决心来投奔您,是希望能重操旧业。看看能不能在咱们光复军里,把医药卫生这一块系统地建立起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和应用。”

    他顿了顿,语气平静却颇为意味深长:

    “毕竟,打仗……也是需要药物,需要医生的。”

    “减少非战斗减员,提升伤员救治率,本身就是在增强战斗力。”

    这番话,精准地触动了秦远。

    他自身就拥有系统认证的【医学(A级)】能力,尤其在外科领域堪称专家。

    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一套现代的医疗体系和药物,对于这个缺医少药、战场上因感染和简单伤病而死的士兵远多于战死者的时代,意味着什么。

    那将是碾压级的优势,是维系军心士气、保存有生力量的绝对基石!

    秦远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你会制作青霉素吗?”

    这是他最先想到的、能极大降低战场死亡率的“神药”。

    程学启对于秦远能直接问出“青霉素”并不意外,他从容地摇头笑道:“统帅,我在第一个副本,现实中的专业就是药物学,深知青霉素这类抗生素在战场上是名副其实的救命神药。”

    “但以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有的工业基础,想要规模化、稳定地生产出纯净可用的青霉素,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需要完整的微生物发酵、提取、纯化工艺链,我们现在不具备这个条件。”

    然而,他话锋一转,“但是,青霉素不行,并不意味着我们束手无策。”

    “阿司匹林,或者说其前体高纯度水杨酸,是完全有可能在现有条件下,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

    “阿司匹林……”秦远脑中如同电光石火,相关的药学知识瞬间被激活。

    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抗炎……

    而它的合成基础——水杨酸,其来源柳树皮的镇痛退烧作用自古已知。

    虽然此时法国人已经合成了水杨酸,但因其对胃肠道刺激大而应用受限。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纯化工艺!

    如果能引入更先进的纯化技术,完全可能生产出高纯度、低刺激的标准化药片。

    这对于处理军队中常见的发烧、疼痛、炎症无疑是一大福音,能有效保持部队战斗力。

    最为关键的是,进入南洋的话,阿司匹林毫无疑问是一大法宝。

    “我怎么把这个‘现代药物之祖’给忘了!”

    秦远目光骤然变得灼热,紧紧盯住眼前的程学启,仿佛看到了一座移动的宝藏。

    他原本只是期待来几个能打的将领,没想到却迎来了一个能为他打造后勤医疗体系的关键人物!

    程学启的价值,在秦远眼中瞬间超越了寻常的万马千军。

    “好!非常好!”秦远抚掌,微微一笑:“程学启,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一支强大的军队,绝不能只依靠前线的刀枪!”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光复军后勤部医药司的主官!”

    “我给你权限,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尽快把医药司的架子搭起来,首要任务,就是攻克阿司匹林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初步的生产线!”

    程学启摇摇头道:“统帅,现在光是依靠着建宁府和邵武府两府之地的资源,光复军并没有这个条件,去建立一个高标准化,规模化的阿司匹林生产线。”

    “必须要与上海的那些洋人有所贸易,从他们手里购得一套精准的设备,才有可能进行实验投产。”

    秦远大手一挥:“这没有问题。”

    “要与那些洋人沟通交易,简单。”

    “我们光复军,打下泉州,厦门,那些洋人自己就会来我们的港口和我们做生意。”

    他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道:“浙江的周天受已经南下,与福建的巡抚庆瑞形成了合流。”

    “我本就有计划,将他们彻底消灭。”

    “既然你们来了,也正好。”

    “那我便先拿这福宁府的十万人开刀。”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