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第二百七十六章 土著活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土著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其实一开始我是不想接这角色的。”

    林浦岩刚看到剧本的时候,感觉王老师这人不咋地,贪婪自私胆小怕事,且带有狐假虎威的特质,妥妥的反面人物。

    别看他年纪大了有点油,他年轻时也是个偶像派,出演过不少正派形象。

    这么说吧,他演过武侠男主角的,妥妥的正面人物,忽然让他演个小人,多掉价啊。

    不过认真看了两遍剧本以后,林浦岩发现了这个角色的魅力,一个很立体的老师形象。

    表面上虽然有着小市民的势利和虚荣,但在关键时刻,当学生被小混混欺负时,他会挺身而出。

    这种反差感让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单薄的喜剧角色,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立体的人物。

    人一定得服老,年轻时演帅哥,现在年纪上来了,演点生动形象的小市民也没什么。

    在反复权衡之后,他还是同意了来帮场子,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角色讨喜,另一方面还是余惟的面子够大。

    要不是余惟,祁云铭的电影他可不敢来,这位的手上就没几个演员能幸免于难。

    “来了就好。”

    余惟越看越感觉林浦岩有王老师那个调调,孟寒能把他拐过来是真拐对人了,解决了选角的技术性难题。

    当然,也有可能是听说他是读者的缘故,反正现在就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王老师这个角色戏份虽然不多,但绝对是整部电影里最出色的角色之一,他一定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就在他跟林浦岩探讨剧本细节的时候,开机仪式正式开始,制片人彭朝率先上台致辞,感谢各方支持后,主持人逐一介绍主创团队。

    当介绍到余惟时,在场媒体和记者的镜头瞬间对准了他,显然是对此蓄谋已久。

    今天,他们就是奔着余惟来的。

    在副导吕舟的引导下,余惟紧随导演老祁,手持三炷香走到案桌前开始走流程。

    全场肃立,香雾缭绕中,仪式司仪高声喊道:“一拜顺风顺水!”

    余惟与全体剧组人员一同鞠躬。

    “二拜开机大吉!”

    “三拜票房大卖!”

    三鞠躬完成,余惟率先将香插入香炉,其余主创依次上前。

    这个环节尽管有点麻烦,但却是剧组祈求拍摄顺利的重要传统,祖宗之法不可变。

    随后,祁云铭和彭朝共同揭开覆盖在摄影机上的红布,标志着电影正式开拍。

    烧香仪式结束后,进入媒体采访环节,余惟与导演、制片人及其他主演一同上台接受采访。

    “祁导时隔三年又一次出山,这一次有没有信心打破外界的质疑?”

    怕什么来什么,记者一上来就把话题对准了祁云铭,也不算刁难,在娱乐圈被贴脸开大再正常不过了。

    你不能只在顺风时才喜欢接受采访……

    之前这种问题祁云铭都是懒得思考直接套公式的,但今天他沉默了片刻,表示这次很有信心。

    余惟的剧本给了他这个信心,如果这次他都没能翻身,那后半辈子估计也难了。

    “看来祁导很认可余惟老师的剧本啊。”记者问到这不禁面露喜色,终于成功把话题引到余惟身上了。

    “那请问一下余惟老师,是什么原因促成这次合作的呢,业务往来嘛还是私交?”

    这电影立项时圈内也有所耳闻,当时他们完全看不懂余惟是出于什么理由选择了跟祁云铭合作。

    他的剧本未播先火,随便选个导演都是天胡开局,选祁云铭这个烂片之王不是给自己增加难度吗?

    直到后来他和祁洛桉的事爆出来,他们才看明白,合着是对人不对事,肥水不流外人田……

    “业务往来吧,主要是欣赏祁导的才华。”

    余惟还真没说谎,当时谈合作那会他跟祁洛桉清清白白,完全没有拿电影当投名状的意思。

    他之所以跟祁云铭合作,只是因为老祁愿意放权,他想尽可能还原原作,肯定是要一定话语权的。

    这话自然不能往外说,只能解释为欣赏才华了。

    媒体人闻言是死活不信,以前的祁云铭确实有才华,现在没几个编剧信任他,余惟这理由编的不像。

    祁云铭自己都感觉怪怪的,要不是因为相信余惟,他都怀疑这是在阴阳怪气……

    “余惟老师在里,这部电影的票房是14.45亿,是随便写的吗,还是打算以此为目标?”

    记者明显是做了功课来的,居然连这种一笔带过的细节都记得。

    14.45亿是原片在15年的票房,放在当时算很高,余惟本着保守一点的态度才这么写。

    以现在的市场来看,目标怎么也得放二十亿。

    “随便写的,但也可以理解为目标吧。”

    祁云铭的烂片虽然票房还行,但确实没几个破十亿的,先当成目标没什么问题。

    新闻媒体明显是做足了功夫,逮着余惟一通问,还有问选角的,电影这么多年轻艺人,其中不乏有男女团偶像,会不会过于商业化。

    “我其实不认为年轻就等于演不好,只要有天赋肯用心,都能成为好演员。”

    余惟其实也不看好很多小偶像的业务能力,但也没必要一棒子打死,至少他挑出来的这几位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

    他要的就是一批新生代的自己人,现在的娱乐圈,单打独斗不得被资本跟老东西吊起来打啊?

    “余惟老师的最近又上热门了,请问你对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怎么看呢?”

    采访终于还是从场内聊到了场外,台上的祁缘跟章凌烨闻言神色一变,怎么采访还有人追着杀啊。

    “不是电影的事就不要问了。”

    虽然能给自己的书打广告,但余惟还是岔开了话题,在商言商,在电影聊电影。

    开机仪式又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也得尊重其他主创不是。

    记者只是想蹭个热度,见余惟不打算透露,只得悻悻作罢,走流程开始采访起其他人来。

    半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后,全体主创在背景板前合影留念,这张图是会发出去当物料的。

    中午时分,开机仪式全部结束,余惟也不敢耽误,第一时间离场打算早点回去码字。

    这次祁洛桉学聪明了,没跟着一块走,而是打算分批次离开混淆视听,也免得老祁问东问西。

    “我要是淘汰了,就赖你。”

    祁缘的声音在旁边阴恻恻响起,带着强烈的怨气,刚才他还能故作轻松,看到余惟离开后,他已经彻底开始慌了。

    余惟明显是去写比赛新章节了,投票估计下午就会出来,说不紧张是假的。

    “赖我干嘛,我不让你赢了?”

    比赛又不是祁洛桉办的,分组也跟她没关系,再怎么甩,锅也不能甩给她啊。

    “都怪你一直不把《一剪梅》给我,要是歌在我手里,这次我唱《一剪梅》肯定稳赢。”

    这种比赛,唱老歌跟新歌引起的关注度完全没法比,歌要是提前到手,小小比赛又有何惧?

    什么七里香八里臭的,通通干翻!

    “呵呵……”

    祁洛桉本来还寻思什么时候把歌给他,现在一看,没给他是对的,总想着靠歌翻红赢比赛,把音乐当什么了?

    就他这心态,歌给他他也赢不了,什么时候能做到申羽桐那种对音乐的热爱再说吧。

    他还不知道这次是余惟亲自出马吧,真可怜……

    祁洛桉也没给老哥剧透,比赛这种事,就得亲眼见证过对手的实力,才能认识到那道鸿沟。

    在现场瞎晃悠两圈后,她这才当着祁云铭的面离场,算是给老祁吃了颗定心丸。

    结果祁洛桉人还没到家,新章节已经发出来了,连带着三首歌的参赛视频。

    值得一提,成立工作室后,那个发比赛相关视频的小号已经被工作人员接手了,祁洛桉不需要再费心。

    之前她想着帮余惟的忙,现在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反而不重要了,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让我听听看你这首稳赢的歌。”

    祁洛桉没有丝毫迟疑,直接点开了最新的那首《七里香》。

    耳机里传来一阵空旷的风声,仿佛从远山幽谷间穿越而来,带着雨后泥土的清新气息。

    祁洛桉下意识放慢了走路的速度,这前奏与他习惯的流行音乐截然不同。

    当木吉他的分解和弦轻柔响起,她干脆停了下来,感觉脚步声也有些吵了……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

    你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

    歌声传来,没有夸张的技巧,更像是少年在耳边呢喃。

    祁洛桉愣了一下,这是谁?

    她那么大一个余惟去哪了,这声音就不是余惟,她当然知道声音是调过的,但为什么唱法也变了啊。

    余惟平时唱歌咬字很真,像这么含糊不清的唱法还是第一次,圈内可不多见。

    更让她意外的是,这种吐字方式,听起来居然意外的好听。

    “麻雀”的尾音轻柔模糊,“这一句”中的“这”字带着气声颤音,仿佛少年面对初恋时紧张得语无伦次。

    这些字句的咬字带着一种朦胧感,像是透过沾满雨水的玻璃看风景,美好得不真实。

    就好像这歌本来就该是这样的。

    祁洛桉知道是余惟故意唱成这样的,但网友不知道,他们点开《七里香》,没有等来熟悉的AI,反而听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声线。

    这是谁啊?

    这声音这咬字这唱法,他们从没在内娱见过类似的,但配合歌曲食用又格外和谐。

    AI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了,不像啊,开头一句情绪丰沛情感真挚,这是AI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但他们也没见过类似的真人歌手,这种独特的技巧,如果存在,他们不可能没听过。

    难不成,土著活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