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第215章 人间有灾祸

第215章 人间有灾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自东海遇猴之后,曹空不作停留,径自归了隐雾山。

    此间,闲来诵黄庭,寂寞读南华,修行炼神通,动时炼法宝。

    至于山中诸事,有黑熊精这个心思细腻的帮他治理,且教化山中精怪,让他多得安然。

    而钦道国中,亦有神道身和四狐主持,井然有序,救劫真君信仰越发浓郁,毕竟已植根数百年。

    且在七狮的商会的宣扬之下,救劫真君的事迹被广而传之,时人皆道慈心救劫真君甚是灵验,多有参拜。

    尤其是来来往往,走南闯北的人间行商,多供奉真君之像,以求平安,不遇妖邪盗匪。

    只是人间的盗匪乃归人间,神仙自是不管,不过若有妖邪出,真君和座下四位灵狐使,自寻声赴感,显法术,诛妖邪。

    人祈神应,行商多见,故而多传多拜,上香的人多了,心更诚了,这也使得真君香火更甚,此为一正循环。

    故曹空仙道神道皆得增长。

    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四狐因真君香火,从而修为得进。

    山中的黑熊精和鹿鹤道童,亦多得曹空指点,悟得道理参法术,养精存气修长生。

    如此春去秋来之下,不觉过了五载。

    不过这五载,原承平许久的西牛贺洲,人间却是有人开始不安分了。

    所谓仓廪实而后兴刀兵,国富足则生侵掠心,便是如此。

    西牛贺洲更多小国,人心有异,心异而乱生。

    自此,人间多起刀兵,彼此之间,攻城掠地,征战不休。

    而钦道国,则因慕道,故而上至国主,下至百姓,多有平和心,未曾参与进去。

    只是,这诸多国度之间的战争,越演越烈,若再持续下去,钦道国恐也要被牵连。

    一日,隐雾山上。

    曹骧望向人间,微微一叹。

    一旁正以人间火炼制五火七翎扇的曹空停下手中掐动法决,道:

    “天下大势便是如此,人心有异,无可避免,我等亦不好插手。”

    非是曹空推辞,而是若神道肆意插手人间,无异于视人道于傀儡。

    “哥,我知道,神道不干涉人间,乃因人道自有其序,而非神道附庸,只是近些年,我多传医道,

    有医师坐于一城开馆,有郎中游历四方而救人,可此番大国起兵戈,不知人间死伤几何,

    亦不知我那些弟子有几人会被牵连进去。”

    曹空明白曹骧的担忧,如今世道兵荒马乱,那些行于世间的医师虽因其医术不会被杀,却也难免被掠夺裹挟,身不由己。

    他道:“或许有朝一日,你泥塑金身有成,受天仙箓,人间传名,那些医师承你门下,届时状况会好上些许。”

    曹骧若有所思,此为名望所至,若他能得大功德,世人感激涕零,故等同为那些医师凝了一道护身符。

    曹空微微一笑,遂复以人间火炼法宝,人间有乱,文明有亏,他所采的人间火,其神异不免弱上些许。

    若此战乱持续,人间文明之象再衰,恐比先前预计炼成之日,要慢上不少岁月。

    且此时,钦道国中,救劫真君亦传唤四狐,让他们多留意战争处,以防妖魔趁乱噬人。

    乱世之中,多造杀孽,灾气浓郁,故多妖魔滋生孕化,乃至于趁机作乱,扩大灾难。

    四狐向来尽忠职守,勤于神事,他们知己身天赋不足,当多勤勉。

    遂日复一日,游于钦道国中,凡感有异样之处,则迅速赶往,遇妖邪则斩。

    四狐身受仙箓,负有神职,且执太白金星所赠之兵,若于钦道国中,乃至于不超出过多范围,其神力不小,故妖魔难敌。

    又二年,战火越发烈,甚至有国家盯上了钦道城,觉城中民皆富饶,欲掠夺之。

    原本钦道国上上下下,已做好备战准备,可谁料,敌国大军竟未至。

    而隐雾山上,曹空前些时日因悟“小回风返火”又感,沉于其中一修月余,不问世事。

    此番从修行中醒来,复采人间火,却眉头一皱,此火比之先前,更加黯淡,便知人间有变。

    遂举目眺望那战乱之地,原本那些一支支的虎狼之师,如今竟尽数病倒。

    原是战争多死伤,死伤生灾病,而这灾病,又在种种缘故下,化为瘟疫。

    更有丧心病狂者,见此瘟蔓延军中,不仅不封锁,且转投他国军中。

    钦道国中的神道身更传来讯息,瘟疫伴随战争和死亡,蔓延极快,以至于诸国皆难防。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且原本那些征战的国家,多有号泣之哀。

    曹骧已下山多时,为寻得瘟疫解法,他虽医道通天,却也不免需要时间。

    至于用神仙法力,以滋百姓,此法自是可,却又耗时又耗力,且此非妖魔作乱,实乃人祸,故当以人道手段解决。

    只见山下,一城池中,家家有哀痛之声,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曹骧身穿百衲衣行于患病之人中,望闻问切,欲察其根。

    身旁有俩弟子相伴,乃人间医师,面容皆不小,遮住口鼻,目光无闻病而避之色,有的只是悲悯。

    此瘟疫错综复杂,曹骧一时间也是难判,此为从未有过之疫病。

    曹空亦到到来:“如何?”

    曹骧见哥哥到来,心中焦急略有缓解,又迟疑道:“我有一法,或可尽快研究出药方,只是违背世俗礼法。”

    “何法。”

    “剖尸解病,以寻其根,只是唯恐百姓不愿。”

    人死之后,当葬于地,以黄土埋之,此为世俗礼法,故曹骧担忧,此法恐不为生者所愿。

    曹空闻言道:“瘟疫横行,若得解法,大益世间,故不得迂腐,如若有顾虑,我们一问便可。”

    “问谁?”

    “将死之人。”

    遂见曹空寻来城池高官,竟也卧榻病床,得知曹空来意后,其咳如病鬼,死气弥漫的脸上却露出希翼之色。

    艰难道:

    “世有···大疫,医师郎中···咳咳,多无法子,如今得神医顾···若能寻得解法···本官,咳咳,本官何惜此身。”

    曹骧闻言,躬身一拜。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