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211 蛟龙走水!群雄助浪

211 蛟龙走水!群雄助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蟒蛟蓄势多日,破开桎梏,由潭入河,由河汇江。浑浊江水中,龙躯若隐若现。

    雷光璨璨,鳞甲衬照,寒光四溢。

    见那蛟龙翻滚,硕大蛟尾拍打岸边。轰隆隆一声,江岸塌陷,化为滚滚泥流冲刷而去。

    稍有平息的江流。顷刻又急涌数倍,风哭雨嚎,天地皆色变。

    唯群雄…

    恐天下不乱,恐潮浪不高!

    历千帆掌舵在前,高呼道:“这江浪才得劲!”拨转船舵,风吹长帆,紧跟随蛟龙身后。

    江河浩荡,奔涌不息,乘龙船在江中飘摇,却不倾倒。被江水裹挟而下,速度之快,两岸景色飞快掠过。

    李仙怎见过这等景象。江涌愈急,他愈热血。听得雷鸣阵阵,胸腔鼓荡,火热难消。来到甲板,见江头一席大浪,直卷十数丈、数十丈高!

    李仙也高呼几声,敞开心胸呼唤。长发飘舞,紧抓船身扶手。船身时而被浪裹数丈高,重重砸入江中。

    时而颠簸颤抖,时而将要倾覆。看似摇摇欲坠,却兀自坚挺。

    叹阳书生站在船头,无论船身如何晃动,他始终淡然,有感而发:“万里江河东奔去,今朝入海化真龙!”

    蟒蛟破水而出,冲天而起。跃起数十丈高,蟒蛟之躯尽显,龙鸣阵阵,似在回应叹阳书生的豪情诗句。

    如此江流,一日千里?

    是一日万里!

    蟒蛟捣江,何等大势。走水已经开始,天地精彩之所集,气运之所促。皆在此中。

    忽听蟒蛟吼叫,响声震天。

    奔流百里,眼前出现第一道关隘…一道布满尖刺的闸口,横立江中,阻截走水之势。

    两岸边上。

    百里席中诸位,已等候多时。见蟒蛟走水,见乘龙船靠近。席位首座“张宇”,站在高处拱手道:“老龙前辈,请登龙席!”

    朝众人说道:“给我放!”

    众席中强手,手段尽显,将巨石推入江中。江水裹挟之下,那巨石轰撞匣口。“咔嚓”一声…匣口破碎,尖刺皆折。

    蟒蛟吼叫两声,算为道谢。冲过匣口,腾游而去。

    那张宇率领诸雄,站在岸头行以目送,拱手行礼。李仙站在舟中,遥目相望。

    天地间大精彩、大盛席、大事件…是助长意气、挫败意气的关键。盛景在前,若惧,则意气挫。若奋,则意气丰。

    不见天下雄景,所谓意气,便全凭一点心意支撑。见过天下雄景,揽尽天下风采。刀劈斧琢,意气若仍不挫减,方才动人心魄。

    “我辈武人,不驰骋天地,还修个屁武。今日观蛟如海,他日…我若能乘龙游世,当真不枉费走此一路!”李仙心头激荡。衣袍鼓荡,江风吹涌,刹那之间,那豪气涌荡心间。

    温彩裳透窗观察。眉头一皱一松,瞥了眼江中老龙,又闭目养神,静待时机。

    如此蟒蛟走水千余里。

    沿途险阻重重,皆有豪雄相助。

    “晚辈二百里席首江开,助前辈登龙席。”

    “晚辈三百里席首贺齐,助前辈登龙席。”

    ……

    两道英雄,皆聚江旁。一路驰骋,遇险开险,遇阻开阻,遇难开难……走水之势一往无前。

    待到路经“渝南道阳春府”内一条江河岔道时。

    距离龙爪镇已有数千余里,此处设有‘千里席’。席首“震雷嘴·铁大嘴”,乃江湖老牌强手。

    他骂骂咧咧,声音传扬极远:“他娘的,一群鼠崽子,尽使那阴险手段。若被我抓到,不得宰了他们吃喽!”

    旁席铁腿神足吴飞羽,乃渝南道有名轻功高手,说道:“要么咱们谨慎,保不齐真叫他们得手了。”

    铁大嘴见江水愈急,皱眉说道:“老龙前辈要来了,此事需尽早解决!”

    原来…

    此处名为“子母岔道”,乃走水中第一道大险关!

    奔花江行到此处,被一地势一分为二,一左一右两处江道。两岸花草建筑,山势均极相似,凭借肉眼,难看出端倪。

    然左江道汇流入海。右江道却渐渐化江为河,化河为泊。倘若蟒蛟行以右道,越走越浅,越走越窄,走水已然落幕。

    最终受困湖泊之间。

    便如案板鱼肉,被屠龙宴者肆意宰割。故而此节关乎成败,不得马虎。

    偏生就在此地。有歹人借此处地势,设有颠倒迷阵,可叫人方向不分,迷雾遮挡,神志飘忽,难分左右。

    可谓阴险至极。

    铁大嘴说道:“他奶奶的,咱们席间有谁晓得风水堪舆?能否破了这狗阵?”

    众人面面相觑,均感焦急。但对此迷阵毫无奈何。眼见江流急涌,蟒蛟走水将到此处。若出差错,功亏一篑,着实可惜。

    铁大嘴说道:“奶奶的雄的,这些鼠崽子玩这一手,着实叫我料不到。但咱们也不是吃素的。”

    “吴飞羽…你脚程快,此处左右不分,你任意择一江道走,跑出个数里、十数里远,确定入海江道,立即燃烟会知!”

    吴飞羽说道:“如此…确实唯有这样了。”脚踩浪头,横跨奔涌大江,速度之快,眨眼间便已成黑点。

    奔花江长四万九千里,蜿蜒盘旋,支流奇多。众位赏龙宴强手,数日前开始赶路。

    依靠急涌的江水,搭乘灵巧快舟,先蟒蛟一步赶到。为其保驾护航,应对屠龙危局。蛟龙走水,精彩之所汇聚。

    人斗、天斗、地斗…尽在此中!

    “来了!”

    铁大嘴见江水滚涌,碧绿龙躯显露。再远之处,乘龙船水中摇晃,亦随江流而来。

    温彩裳眉头一皱,站在船头,沉声道:“风水舆阵?”

    乘龙船内,叹阳书生齐开颜、金刀地蛟朱不同、抱剑老妪苏雨、还有数位高手,皆聚在船头。

    苏雨说道:“素闻温夫人才学博广,此处设有何阵?作用如何?”

    温彩裳指向江岸两侧所耸立高山,“你等细看,这是子母山。因为两处风水相近,人文风俗,山水地势均相近,日久天长,孕育两座相似大山。”

    “宛若双胞兄弟,样貌相似。但同胎兄弟,亦有长幼之分,这子母山再是相似,也分为子、母。有人依据山势,布置迷阵。”

    “这两座山中,皆摆有一铜鼎,诸位可见得?”

    朱不同遥目眺望,见山顶之处,有大鼎立足,说道:“果真如此。”

    “这两尊铜鼎,亦是一子一母。子山中放母鼎,母山中放子鼎。有混淆子母、逆乱左右之意。”

    “此处水汽弥漫,风水混沌。我等身处此间,左已非左,右已非右。便容易行错江道。”

    温彩裳凝重说道:“倘若走错江道,必然万劫不复!”

    齐开颜问道:“温夫人可有法子破解?”

    温彩裳摇头说道:“鞭长莫及。倘若我早到在此处,小小迷阵自然轻易破解。可惜将到岔口,时间紧迫,已是晚矣。”

    “这却怎生是好?”苏雨急道。

    “左右颠倒,却也无妨,不过赌运而已。”温彩裳淡淡说道。

    “如此情形,温夫人尚自沉稳,当真好气度!”齐开颜、朱不同赞道,皆感敬佩。目视江道,却不住忧心忡忡。

    忽听一声震响,铁大嘴运施武学,声震如雷,说道:“老龙前辈,请朝此处来!”

    见千里席诸位江湖客,施展武学,拍击巨浪。制造声势,铁大嘴声音嘹亮,如雷炸响,更叫众人精神一震,目光穿透迷阵,见得席间英雄。

    蟒蛟翻滚龙躯,依照指示,游入正确江道。再驰行十数里,迷雾渐消,游过迷阵。见江水浩瀚,顿感豁然开朗。

    船中诸雄皆稍稍安心。如此这般.漫漫万里江,蛟龙走水,过重重阻,越重重碍。何止蛟龙呈威,沿江的江湖高手,谁人不风采夺人,各显身手。

    五千里时。

    奔花江拐道向北,拐入泷雄道。

    此处有一落差险地,难得异景:天回水瀑。

    此处山势特殊。竟叫水朝上走,使得江流路经此处,需爬上一面陡峭悬崖。

    江流奔流不息,朝上朝下,旁人又怎看得清?故而外人看来,此处是一千丈高瀑。

    实则水是朝上流的,乃逆流瀑布。

    这独特天险,乃天赐难题。奔花江延绵入海,近五万里水路,奇特地势数不胜数。化蛟为龙,岂能容易。

    蟒蛟走水至此,需跨过千丈高涯。水质虽朝上流,却难托起硕大龙躯。便是体型小许多的乘龙船,也难跨此关隘。

    蟒蛟介于蟒、蛟之间。会飞却不高,千丈高涯,如何越过?

    忽听“轰隆”一声。

    蟒蛟第一次起跃,数百丈高,龙躯尽显。但距离高涯尚且极远。蟒蛟冲入瀑水中,借助瀑水向上流的力道,再次翻腾起跃。

    又高百余丈,再次冲入瀑水中。借助水质夹带,再次起跃…又是百余丈。如此持续数次,离地已九百丈。

    却显露极难处境。它每次入水腾跃,只有十余丈高。但落下的幅度也是十余丈。

    故而…使尽浑身解数,都仅是维持不倒退。百般无奈,蟒蛟落回涯下,休息蓄势,筹备再一次冲击。

    李仙见过诸多奇事奇物奇景。这时再见这“天回水瀑”,已不惊奇。但仍为这壮观景色赞叹。

    水逆朝上流,云篜霞蔚,水涯矗立。

    看到此景,不禁沉咛:“如此水涯,即便流水逆流,中途可提供借力。却甚难跨越。”

    蛟龙走水,可大不轻易。

    忽在这时,听闻异响!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