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孤岛点灯人-> 第一卷 第81章 沙虫

第一卷 第81章 沙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有活干就是累。

    余磊感觉自己都亚健康了。

    要吃早睡,今天不打篮球。

    第二天,果然精神倍爽。

    清晨八点三十分,天还未亮,海风夹杂着海藻的腥臭,吹拂在厂区门口。

    上班的几辆皮卡刚从主干道驶来,试图进入工地,却被十几名手持锄头、铁锹的村民堵在门口。

    人群中有老人,有妇女,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他们围成一圈,情绪激动,声音此起彼伏。

    “这什么情况?”

    “说我们安装电厂大门,影响到他们了。”本地人苗苗翻译说。

    “搞笑么?”龚经理直接拨打110了,他这次说的没错,以前这一片就是滩涂地,哪来的沙虫。

    要不是吹填沙造岛,根本没这玩意,而且之前也是为了方便村民赶海,一直没有阻拦。

    结果,随着能源基地的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受到沙虫爱戴了,这里的沙虫生活浅,量大管饱。

    成了各种,鱼类,鸟类,红树林的生长地。

    成经理的意思还是解释一下好,毕竟,直接报警这流程不对。

    可是本地人就苗苗和莫清零,黄急停,陈平几个,其他包括领导语言都不通。

    然而,几个人一下车就被包围,差点都被打了。

    幸亏警察来的快,这可是中央大项目,央企员工被村民无故打了,地方领导压力很大。

    毕竟几百个亿的项目,招商引资可是不容易的。

    “今天你们不给个说法,谁也别想进出!”

    余磊从车里出来为兄弟们撑腰,看到这一幕,眉头拧成“囧”字。

    其实,这些事情村民也懂,动手这事没人带头就打不起来。之前北海炼化发生冲突,带头大哥都给弄了好久才出来,其他人晓得当中的厉害关系。

    余磊平常就看见很多村民过来钓鱼,挖沙虫,只是越来越多,每天起码几百人,这个量太大了。

    摩托车,电瓶车、汽车聚集的太多了,电厂作业区域都快成了村民自留地了。

    每天,带着斗篷穿着雨鞋的老头老太太,扛着扁担来的比他们早,走的比他们晚。

    以后怕是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了。所以,这场冲突迟早要来,意料之中。

    警察来了,就是协调。

    四方,公安,镇里村干部。村民代表,电厂代表,在村里党群服务中心谈判。

    冲突的起因就是电厂安装大门,这本身很正常,里面的地属于央企的自己的。

    不让装大门,不是搞笑么。

    深层原因就是,沙虫,在深点谈就是“钱”。这个地方突然成了香饽饽。

    “谈判余磊跟着参加。”全盛总的意思就是让余磊学着点,如何处理这种事情

    沙虫身体呈长圆筒形,表面光滑,呈乳白色,略带淡红色,体长 50-250mm。体壁上有纵肌和环肌交错排列,形成格子状花纹。

    沙虫的吻部短小,长约15-35mm,表面没有环纹,但有许多疣状突起,前端伸展时呈星状。

    它们栖息于潮间带、浅海的泥沙质或砂质海底,营穴居生活。

    它们喜欢生活在海边的沙滩上,会在沙滩中打洞,吞食沙粒以及附着在沙粒上的微生物。沙虫繁殖期在每年的4-9月。

    百度上写的。

    “不就是为了钱么。”莫读说的很直接,最近他人是彻底放开了,话也多了,因为大家都晓得他要走了。

    他考上了南宁的海关,虽然这家伙嘴巴严实的很,可是政审是要来单位的,捂不住的。

    领导,同事这边都要说说好话,毕竟,他也是怕万一被说一些坏话影响政审。

    不过,莫读真是多虑了。因为笔试,复试过了,只要你没有什么身体上的毛病,犯罪记录啥的。

    被录取成公务员就是,百分之一百板上钉钉的事情,这点都不用确定。

    先说沙虫为啥价格昂贵。

    它是一种中药:

    沙虫全虫可入药,有清肺止咳健脾,滋阴降火的功效,主治阴虚盗汗,骨蒸潮热,肺痨咳嗽,胸闷痰多,牙龈肿痛,慢性痢疾,夜尿症等疾病。

    另外,它的味道不赖,而且营养价值高,市场价一度飙升至每斤百元以上,成为当地沿海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在村民眼中,电厂是“大项目”,是“国家工程”,但他们的声音却无人倾听。于是,他们选择最直接的方式——堵路。

    四方会谈。

    村民先提出诉求,他们并非无理取闹:不是反对建设,而是要求公平。

    三点诉求:

    首先,生态补偿:希望电厂能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弥补因吹填工程造成的沙虫资源损失。

    第二,就业安置:希望电厂或施工单位能优先雇佣本地村民参与建设或后勤保障。

    再次,恢复生态:建议在厂区外围保留部分滩涂区域,作为沙虫养殖或采挖的“缓冲带”。

    龚经理和成经理共同参加的四方会谈,他们将资料收集给北海领导班子上会讨论。

    条件一被否决,吹填海岛属于能源基地的土地,当地政府要落实自己的职责,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这一条,他们会向集团公司汇报,由高层领导沟通。

    二和三本身就在集团公司考虑内不是问题,集团公司给予北海公司一些自主权,就保安,厨师等后勤保障方面,先招聘一些附近的村民。

    这属于互利互惠。

    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跟当地镇政府的沟通,这不,晚上安排了招待饭。

    公司高层领导都参加了,甚至包括中层成经理和龚经理。

    这也算是“协调机制”。

    “啪。”外面的窗户玻璃被砸碎了,余磊以为是一帮广西古惑仔,等听见了声音,才发现是自己人。

    “是张斌?”

    “不,是成经理?”

    这是啥情况?两个人都喝醉了?最近真是奇了怪了,两个人经常大半夜出去喝酒,反倒是龚经理正常上下班,也不外出了。

    稀奇?

    “有啥稀奇的?”莫清零做了个“嘘嘘”的手势,他的意思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至于,龚经理最近突然笑声欢语了,就像马克沁机枪的发明,让蒙古人载歌载舞一样。

    余磊感觉自己也“八卦”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