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火红年代,我为国造核弹-> 第一卷 第31章 来了两个青霉素研究的大拿

第一卷 第31章 来了两个青霉素研究的大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机床设计与制造》就是赵杰准备编写的第一本书籍。

    这本书籍其实就是53年的时候,由哈工大的苏熊专家主导编写的。

    也是龙国第一本系统性介绍机床设计原理、结构分析和制造工艺的专业性书籍。

    内容涵盖了车床、铣床、磨床等主要机床。

    还涉及了金属切削原理、精度控制方法以及量产化制造流程等。

    当这本书出现之后,便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机床厂建设的核心指导手册。

    各大机床厂更是以这本书籍为教材培训工人。

    这本书籍对于当前的龙国来说非常重要,有了它就可以对机床制造厂的工人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也正是如此,赵杰才要将这本书写出来。

    它对于接下来蓉城一机厂的扩建也非常关键。

    相较于101厂而言,在赵杰心中蓉城一机厂才是最核心。

    101厂是用来生产先进武器的,而蓉城一机厂则是用来生产先进机床的。

    这些机床不仅可以用来制造先进的武器,还可以助力国内工业完成腾飞。

    只要蓉城一机厂能够成长起来,至少可以帮助龙国工业缩短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的发展时间,这可一点都不夸张。

    因为现在所有的工业设备都是机床生产出来的。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机床就没有现代工业。

    从这里就可以清晰的知道机床对于龙国的重要性。

    接下来赵杰就进入到了繁忙的工作状态当中。

    白天就呆在蓉城一机厂当中指导工人、学生们修复机床。

    而这些修复好的机床,则是直接用于101兵工厂的扩建当中。

    有了这些机床的加入,也让101兵工厂再次增添了一条精度更高、生产效率更高的步枪生产线。

    如果这条生产线投入生产的话,101兵工厂的50式枪族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朝着月产量5000支的大关迈进。

    就算是50式自动步枪月产能都能够达到将近1000支的规模。

    而且这还并不是101兵工厂产能的巅峰,大部分工人才刚刚来到101厂,对于环境、工艺这些都不熟悉。

    当这些工人完成了这段时间的磨合,成为熟练工人的话,月产万支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这还只是101兵工厂的产能。

    如果算上296厂、112厂、626厂这几家实力雄厚的兵工厂,50式枪族的三款枪械产量将会相当可观,月产量突破两万支问题是不大的。

    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我军就可以装备十万支以上的50式枪族。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钢铁数量不足的问题。

    虽然说现在鞍钢、太钢等钢铁厂都已经掌握了50系镍铬合金钢的生产工艺,甚至都已经开始投产了。

    但龙国的钢铁产能实在是太少了。

    一个几亿人口的国家,钢铁年产量才不到16万吨。

    总量摆在这里,就算生产工艺再先进,没有足够的规模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青霉素的生产就尤为关键了。

    不仅可以出口创汇,还能够用于和苏熊换取工业设备。

    赵杰掌握了青霉素大规模制取工艺的消息在上层还是造成了非常大震动的。

    赵杰能够想到创汇和换取工业设备的问题,深谋远虑的领导们怎么可能想不到。

    也正是因为青霉素对于当前龙国的重要性,所以效率也是直接拉满了。

    一道命令下达,多地的人员设备连夜通过军用列车送往简阳县。

    不到七天的时间,赵杰所需要的人员设备就已经全部就位。

    而C军的工程兵们也在这几天当中将赵杰设计的厂房给赶工了出来。

    赵杰在见到领导抽调过来的人员之时,也被吓了一跳。

    他显然低估了上级对于青霉素的重视程度。

    魔都第三制药厂的骨干全都调了过来。

    其中就包括了童村、汤飞凡这两位大拿。

    就是他们在53年年初成功量产了国产青霉素。

    其中童村更是研制出了棉籽粉饼代替进口的玉米浆,让青霉素的生产成本降低了70%。

    没想到倒是在这里遇到了原主。

    他如果不是有系统的话,那就真的是在这两位面前班门弄虎了。

    既然领导将这两位大拿都调了过来,那接下来的计划将会更加的顺利。

    而童村、汤飞凡两人在见到赵杰的时候,眼中也不住的打量。

    他们难以相信面前这个年轻人居然掌握了青霉素的量产制取工艺,而且还口出狂言将青霉素的制造成本降低70%以上。

    可是赵杰的战绩摆在那里,也让他们将信将疑了起来。

    “或许他是从苏熊那边获得了先进的制取工艺也说不定。”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两人才心甘情愿的来到了简阳县101兵工厂。

    赵杰在简单的欢迎了一下后,便直入主题。

    “上级已经决定在简阳县成立蓉城制药厂,厂房目前就在101兵工厂东区12号厂房,这里将暂时作为你们的场地。

    目前蓉城制药厂厂房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了,等建设好了之后你们再搬过去。

    接下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青霉素的量产问题。

    你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赵杰依旧还是采用之前的老办法。

    自己在这两位大拿眼中或许只是一个外行,想要领导他们内行做研究,就必须要让他们服气。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解决他们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简单、高效、直接!

    童村和汤飞凡对视了一眼,随即童村沉吟片刻后说道:“主要问题就是高效产黄霉菌菌株的筛选问题。

    我们尝试用紫外线诱变等技术,但效率非常低下。

    不过只要给我们时间的话,我们一定能找出来。”

    赵杰点了点头,这个问题在他的预料之中。

    青霉素研制耗时最长的就是高效菌株的筛选问题。

    他直接从自己的上衣兜当中掏出了一叠纸,然后递给了童村,努嘴道:“你看看这个菌株是否符合需求?”

    童村带着疑惑接过纸张并打了开来,汤飞凡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高效菌株X-1612》

    上面不仅有着详细的实验观察数据,还有完整的分子式结构等。

    当看到其最大活性居然达到了381 Oxford单位ml【表情】1时,两人瞳孔猛然一缩。

    随即巨大的惊喜充斥在了他们的瞳孔当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