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母仪天下,从冒充丞相寡嫂开始-> 第218章 桃子

第218章 桃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纪长卿倒也不至于当甩手掌柜。

    刚被叛军祸害完的桃县等四县乱成一锅粥,还有不少匪患要除,不可能就这么交到屈明璋手里。

    处置完降军后,他先让人将月湖堤坝填上,而后带着京师第三营将士四处剿匪,将各县逃难的百姓送回原籍。

    又临时任命了一批县官,恢复各县管辖秩序,方让屈明璋接手。

    而自己则着手救援梁县。

    梁县地势高出周围一大截,因而得以在临近三县都被洪水淹没的情形下,得以幸免于难。

    但也因此沦为孤城,和外界断绝联系,外人难以知晓其近况。

    燕驰等人那天追着承天军残军到了新县边上。

    新县便是被洪水淹没的三县之一。

    承天军早有准备,将各县舟船都集中到了新县水边,残军逃亡到那里后,乘船去了梁县。

    梁县即便原先不曾落入承天军手中,如今应该也被他们攻占。

    要抵达梁县,须得有船。

    造船耗时需以月计,眼下造船自然来不及。

    河州也没有适宜造竹筏的毛竹,做不成竹筏。

    只能造独木舟。

    一艘独木舟只能承载五到八人,纪长卿打算带一千人去梁县,须得造一两百艘。

    京师第三营将士跟着几个老师傅学了造独木舟手艺,便自己动手,砍树掏木,赶制独木舟。

    花了几日功夫,将两百艘独木舟赶制出来。

    前往梁县的前夕,纪长卿挽起袖子下厨,做了一桌晚膳。

    冯清岁过来用膳,远远便闻到了一股香甜的果香,走近一看,石桌上放了一大盘黄桃烤排骨。

    红润的色泽和淡淡的果香,看着就让人想要大快朵颐。

    她立刻净了手,坐下开吃。

    排骨渗满了水果清香,鲜嫩而不油腻;黄桃吸足了肉汁,酸甜而醇厚。

    吃起来唇齿留香,别提有多美。

    “好像还加了橙皮?”

    啃完一块排骨后,她问道。

    纪长卿颔首:“加了一点橙皮提香解腻。”

    “太对我胃口了。”冯清岁眯眼笑道,“有二爷在身边,天天都跟过节似的。”

    纪长卿唇角微勾。

    吃饱喝足,天边云朵一点点烧了起来,漫天粉蓝粉紫。

    冯清岁盯着天空看了会,低头看纪长卿:“二爷能送我到屋脊上去吗?我想坐在上面看火烧云。”

    不等纪长卿回答,又道:“算了,男女授受不亲,还是让五花送我上去吧。”

    纪长卿:“……”

    他抿了抿唇角,“五花估计还没吃完,不要打扰她为好。”

    冯清岁:“那我去搬梯子。”

    说完站了起来。

    刚要转身,腰身袭来一股力道,人旋即飞向屋顶。

    双脚落在屋脊上后,她回眸一笑:“多谢二爷。”

    “小心脚下。”

    纪长卿扶着她坐下。

    待她坐稳,他飞身回庭院,带上装着紫苏桃子饮的陶壶和两人的杯子,再次飞回屋脊。

    屈膝盘坐下来后,他斟了两杯紫苏桃子饮。

    冯清岁举起杯子,和他碰了一下杯,啜着饮子,看着远处缤纷灿烂的云彩,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聊着天。

    聊着聊着,纪长卿发觉身边没了声音。

    刚要扭头查看,右肩一沉,一个脑袋靠在了他的肩膀上。

    他顿时全身一僵。

    过了好一会,听着身侧传来的均匀呼吸声,他的心跳慢慢平复下来。

    取出她手中杯子,放到一旁后,他迟疑了一瞬,小心翼翼地将右手伸到她身后,虚拢着她的腰身,免得她朝后倒去。

    而后静静地看着远处。

    倦鸟归巢,云朵褪色,天空从浅蓝变幽蓝,星辰渐亮。

    光线愈来愈暗,他的内心却越来越平静。

    人不是活一辈子,而是活几个瞬间。

    他心想。

    此刻便是他前半生最难以忘怀的一个瞬间。

    冯清岁睁眼醒来,漫天繁星映入眼帘,顿了会,才想起自己聊到一半睡了过去。

    她撑着屋脊,坐直身子。

    纪长卿悄无声息地收回自己的右手。

    “现在是什么时辰?”

    冯清岁揉了揉眼睛。

    “大概子时。”

    纪长卿淡淡道。

    冯清岁:“……”

    他们岂不是在屋脊坐了两三个时辰?

    难怪她感觉骨头都僵了。

    她瞥了纪长卿一眼,这榆木疙瘩,就这般干坐着,不知道送她回院?

    纪长卿活动了一下自己坐的僵硬的腿脚,若无其事道:“可要送你下去?”

    冯清岁:“都子时了,要不再坐会,看个日出。”

    纪长卿:“……”

    “夜深露重,容易受凉,还是回房歇息为好。”

    “方才二爷怎不担心着凉?”冯清岁挑眉,“我若是不醒,二爷打算坐上一整宿?”

    因沉浸在愉悦之中而遗忘了时间的纪长卿:“……”

    他略显狼狈地转过身去。

    沉默片刻,蓦地伸手,揽过她的腰身,将人送下庭院。

    冯清岁见他都快变呆头鹅了,不再逗他,笑道:“夜色已深,明日还要赶路,二爷早点歇息。”

    “等一下。”纪长卿向前迈了一步,压低嗓音,“你先前说过,你有假死药,那药可瞒得住方院判?”

    冯清岁抬首,定定地看着他。

    “你要用?”

    纪长卿眸色幽深:“可能会用上。”

    梁县是此次平叛的最后一役,也是杀他的最好时机。

    皇帝若想斩草除根,十有八九会选择在他取得终战胜利之时,让人刺杀他。

    行刺之人,或许早就埋伏在梁县,也可能一直潜伏在第三营将士里。

    杀了他而后栽赃给叛军,让他落个牺牲之名,算得上是给他一个体面了。

    他要避开刺杀不难。

    但回京之后会遭遇什么就不好说了。

    毕竟君要臣死,有的是办法。

    大熙今年灾害频发,绝不止一个河州会发生动乱。

    他们这几战遭遇的叛军人数要远少于河州流失的青壮人数,少的那部分人,去了哪里?

    总归不会就此消失。

    他的生机不在别处,而在这份动乱里。

    冯清岁也知他如今处境危险,没有多问,回院取了药剂过来,告诉他用法:“服药一个时辰后见效,六个时辰后失效,服药前最好排空膀胱肠道……”

    纪长卿呼吸一滞。

    不排空的话,难道会步裴云湛后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